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仁禪法師:修行人如何面對貧窮和疾病?

仁禪法師:修行人如何面對貧窮和疾病?

時間:2019-07-08 17:03:0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仁禪法師:修行人如何面對貧窮和疾病?

常言道:“富貴學道難”,貧窮、疾病實際上是好事情。就像周易陰陽八卦講的,世間任何一件事都沒有絕對的好壞,陰陽可以互換,五行也是互相生克的。當壞事到來的時候,可能馬上就會變成好事,而且壞事本身也有好的一面。

比如,在沒有財富的時候,可以讓你去學佛;如果特別富有,你是很難學佛的。一般按八字理論,一旦發財、升官,要學佛就很難,這會影響你學佛的動力,影響你的善心。因此,所謂的好壞,就是一體兩面,有得有失,不是絕對的好,也不是絕對的壞。貧窮、疾病實際上也有它好的一面。

世間之爵位,尚須如此憂勞,方可不負天心

《印光法師文鈔》復鄧伯誠居士書一:“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故知天之成就人者多以逆,而人之祗承天者宜順受也。”

“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許多道友在中學的時候,都讀過孟子的這段教言。以前隻是把它拿來念一念,作為高考的敲門磚,卻不知道是可以拿來修行的,這非常可惜。我們學佛後就知道,儒傢的這些教言,實際上是非常殊勝的。

“故知天之成就人者多以逆,而人之祗承天者宜順受也。”天要成就一個人,往往是以種種的考驗、種種的逆境。而對於我們來說,天以逆境來考驗我們的時候,需要逆來順受。

什麼叫“順受”?就是“樂天知命,隨遇而安”。你沒必要去攀緣,要樂天知命,隨著自己的因緣而隨遇而安。佛法裡經常講“隨緣”,這就是隨緣。真正的修行,就看你能不能隨緣,而不是去攀緣。所謂攀緣,是用自己的分別心、妄想心,總想用自己的手段去達到目的。

所以,我們要樂天知命,隨順因緣去做事情,而不是自己主動去追逐、索取。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你隻要“順受”就可以瞭。

藉挫折於貧病,凈業易成

“然孟子所謂大任,乃世間之爵位,尚須如此憂勞,方可不負天心。何況吾人以博地凡夫,直欲上承法王覺道,下化法界有情。倘不稍藉挫折於貧病,則凡惑日熾,凈業難成。迷昧本心,永淪惡道。盡未來際,求出無期矣。”

“然孟子所謂大任,乃世間之爵位,尚須如此憂勞,方可不負天心。”孟子講的“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這是指世間的爵位,比如做帝王,或者做大臣、宰官等。即使是世間的爵位,也需要如此憂勞,才能不負天心,才能與你這個爵位相稱。

天也是因人而異,給你相應的福報。你是什麼器,就得到什麼果報,如果你沒有這樣的修養,即使給你這個位置,你也承受不起。因此,有些人在大富大貴的時候,馬上就大禍臨頭瞭,這是因為福報不夠,所以就要出事情。

記得在唐朝的時候,唐太宗李世民有一位從小在一起玩的兒時夥伴。後來李世民當瞭皇帝,他的幾個孩子都封瞭官。但一直沒有給原來的那位小夥伴封官。這位小夥伴就提出來想要封官,而李世民一直沒給他。

這時,身邊的大臣就說:“他要官位,你就隨便給他一個,何必這麼小氣?”

李世民說:“我看他是沒有福報的相,如果給他做官,實際上會害瞭他。但他再再地要,看來不給也不行。”

李世民沒辦法,後來就給他封瞭一個官。但是官帽還沒到傢門口的時候,這位小夥伴就死掉瞭。

這就是福報不夠,一下子把福報全部消盡瞭,沒有福報的人是承受不起的。常言道:“宰相肚裡好撐船”,因為他量大福大,可以做宰相。而你的心量不大,讓你做宰相,可能馬上就要一命嗚呼,因為你承受不起。世間都是這樣,我們學佛的行者當然也是如此。

“何況吾人以博地凡夫,直欲上承法王覺道,下化法界有情。倘不稍藉挫折於貧病,則凡惑日熾,凈業難成。迷昧本心,永淪惡道。盡未來際,求出無期矣。”何況我們這樣的博地凡夫,通過學佛想要轉凡成聖,去上承佛陀的菩提道,下化眾生。如果不通過貧窮、疾病來鍛煉我們,磨煉我們,我們凡夫的煩惱就會很熾盛,自然就“凈業難成”,甚至“迷昧本心”,永遠沉淪在惡道裡面,盡未來際也不可能有出離的時候。

因此,對於我們學佛行人來說,如果碰到貧窮、疾病,實際上是最好的修行資糧,你要感到非常慶幸。反之,富貴的人是很可憐的,因為他沒有你這麼好的因緣。越是貧窮、疾病,就越好修行。

摘自:仁禪法師《印光法師文鈔選講》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凈土解行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