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凈因法師:把握機遇,還要隨順助緣

凈因法師:把握機遇,還要隨順助緣

時間:2019-07-09 16:59:4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凈因法師:把握機遇,還要隨順助緣

助緣是指天時、地利與人和。一個人若能隨天時、地利、人和,就做到瞭隨助緣。把握好助緣,積極創造條件,促成飛躍,就能改造我們的命運。

隨天時,把握機遇

譬如在1970年代,如果有人提倡在英國中小學推廣佛法,人們一定會說他不切實際,英國政府自然也不會考慮,不管你有多大的熱心都不會成事,因為機緣不成熟!

1994年7月6日,英國《泰晤士報》報道瞭英國政府對宗教教育的新政策,宣佈全英國公立及私立學校五歲至十六歲的學生,除瞭必修的基督教課程之外,還需在其它五種宗教課中選讀一門。教育部同時又公佈瞭全英國中學的宗教教科書,及教學大綱與指南,其中包括佛教教學指南,呼籲各大宗教團體各盡所能,大力協助政府在中小學中推廣宗教教育,以促成新宗教教育法成功施行。這是史無前例的殊勝因緣和機遇,表明英國推廣佛法的時機已經成熟。

正因為如此,1995年成立瞭“英國佛教教育基金會”,負責編寫佛學教科書。在短短的幾年內,已有一千多傢中小學采用我們編寫的佛學教科書。這一事實表明,隻要我們順應天時做事,就一定能成功。

隨地利,適應新環境

地利是指環境,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和成功影響極大。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良好的傢庭環境,對子女的成長有著直接的關系。

古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子是我國的大聖人,為瞭讓孟子健康成長,他的母親三次搬傢。起初,孟子的鄰居是屠夫,孟子小的時候經常看屠夫殺豬,孟子的母親很擔心孟子長大後志向低下,決定搬傢。搬傢後,孟子傢不遠處有一個公墓,孟子經常去學哭喪,孟子的母親決定再次搬傢。這次鄰居是位讀書人,因此孟子也跟著他讀書,環境對兒子的成長有利,孟母非常開心,他們從此定居下來。後來孟子成瞭我國有名的大儒傢。

父母是子女的啟蒙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子女的影響很大。同樣,學校環境對子女的成長有很大的關系,很多有心的父母,為瞭能讓孩子去名校接受良好的教育而費盡千辛萬苦。

機緣欠佳時不可強求

在機緣不成熟時,不應浪費光陰,要有超前意識,敏銳地思考時事的變化,預測即將發生的事件。一旦局勢發生變化,你準備越充分,成功的幾率就越高。

比如說,政府計劃修建高速公路,聰明的人便會想到,一旦高速公路建成,長途駕駛五、六小時的司機,最需要賓館、餐廳和茶室,以便放松休息。他們會趕在公路建成之前,把這些設施準備就緒。而一般人往往因為高速公路還沒修好,就不作計劃。高速公路一旦建成,機會已被那些有超前意識的聰明人“搶”去瞭,為時已晚,其他人隻能徒呼奈何。

當周圍環境對一個人不利時,我們必須接受這一事實,不可強求,應耐心等待,這也是隨緣的一種表現。

我有一位朋友,在臺灣做很大的生意,由於兩岸關系不穏定的因素,他考慮投資移民新西蘭。移民後,由於各地的風土人情不一樣,當地的環境不利於他的發展,生意很難做,賠瞭很多錢,最後隻能返回臺灣發展。

如此周折,不僅勞民傷財,而且他每年還必須在新西蘭住半年以上,否則公民資格將自動喪失,這是新西蘭政府有關移民的規定。這位朋友之所以進退兩難,就是因為他在決定移民之前,隻是主觀上考慮必須移民,而忽略瞭新西蘭的環境是否適合他的發展。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寶蓮禪寺HK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