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揭秘生活中的因果:兩傢人的興衰

揭秘生活中的因果:兩傢人的興衰

時間:2019-07-10 09:08:1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前幾天受同事所托,幫她姑姑去看看風水。她姑姑在昆明做生意,這次回老傢在公路邊買瞭一塊宅基地,讓我參考一下這地方的風水及建築規劃。她買的那塊地,後側有一傢人的一片地緊鄰著,是一塊沒有出路的死角。於是那傢人找到她,請她幫忙買下。她這人心軟,本來用不上,但還是以同等價格買下瞭。從風水角度而言,恰恰是新買的這塊地讓地形格局得以改觀。平平常常的一塊地變成很聚財的地方,同時向旁邊一擴展,就得瞭玄武正脈,得瞭正脈如同八字用神得力,整個風水格調就高瞭。很多時候,助人即是助己。從小母親經常教導我“明裡去,暗裡來”,許多年後才體會到其中的智慧。

當然風水並非決定因素,僅僅是一紙說明書而已。但從這事上,也能看出她平時的為人。與人為善,自有天助。心地成就風水,如斯人方有斯地。從風水中可以看出,她傢日後之持續興旺是確定無疑的事。

同事經常聊起姑姑的事。這位姑姑平時老是被人拿住心軟心善的“弱點”,經常吃虧。以前在農村,婆婆是村子裡有名的悍婦,對待這位姑姑如同買來的奴婢,打她罵她是傢常便飯。有一次婆婆將她鎖在房間,幾頓不讓吃飯,還特意在傢裡守著。她老公好不容易等到老娘出去一下時,才借機偷偷地去送碗飯。窗格子太窄,飯碗遞不進去,老公慌慌張張用手一把把抓著喂給妻子。婆婆回來時,他們嚇得碗都砸瞭。從這件事上,足以看出這位婆婆的兇悍程度瞭,也可以看出這兩口子心性之淳良。那時她兩口子的個子比父母還高,在農村兒女頂撞與不敬父母都是很普遍的事,但他們的心裡就沒這個概念,壓根兒想不起還有這一轍。

老公心疼她,不得已帶著妻子離傢到昆明謀生。從打工開始,慢慢做小生意,後來越做越大。現在做工程,已是身價不菲瞭。這兩口子待人熱心,從他們到昆明謀生開始,傢裡就成瞭一個免費旅館與飯店,幾乎天天有親朋,在傢裡吃住幾個月甚至寄住一兩年的親戚也從來沒斷過。

現在婆婆臨到暮年,常年重病纏身,經常輾轉於各傢醫院,痛苦不堪。公公脾氣很壞,多少年來,隔不瞭多久就要打婆婆一次。這小兩口倒是有孝心,盡心盡力地贍養婆婆,給她治病。但從婆婆自己所受的種種痛苦看,何曾繞過瞭因果?

她婆傢的四弟傢境不好,就勸著他們湊錢買瞭一臺挖掘機一起做工程。那兩口子開著殺雞的店,供給餐館,沒時間也沒有關系去經營挖掘機生意,就完全交給同事的姑姑瞭。姑姑長期幫四弟從攬活到結算全程打理,有時工程量少,就將自己的挖掘機閑著,將活兒讓給四弟的挖掘機去做。就這樣,她還被四弟坑害一把。前兩年,四弟臨時有急用,向村子裡的人借瞭一萬元錢的高利貸,被她知道,擔心四弟被坑。正好那個放高利貸的人還欠著她的錢,她就幫四弟抵掉瞭。當面說得清清楚楚的,過瞭不久,四弟死活不承認有這回事瞭。就這樣,她至今還是在幫他盡心盡力地打理著挖掘機的生意,定期給他結算利潤。因為她要撒手不管,四弟的挖掘機生意就做不下去瞭,她幹不出這樣的事。

像這類看起來傻乎乎的事,她兩口子經常在做。正如我同事說的,這種憨事,也隻有他倆幹得出來。所謂“心善人欺天不欺”,他們的生意之順如有神助,想做什麼都能做成,做得好。親戚中那麼多聰明伶俐的人,就這最憨厚的兩口子最為富足。

再回頭說說她四弟的事。前面說瞭,她四弟專門殺雞,供貨給餐館。從事的是殺生行業,心術又不正。自傢嫂子一片好心,他都幹得出如此不講道義的事,平時之為人可想而知瞭。他進貨記賬,經常玩心眼,喜歡在賬目上做點小手腳,多要少付。結果前些時候,傢裡的賬本沒放好,被狗叨去撕扯得稀爛。事情被供貨商們知道瞭,個個趁火打劫多要賬。外面欠的錢,人傢也不認或少認瞭。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生活圈子。人算不如天算,幾年苦心算計來的那點小利還是從原路上倒賠出去,附帶著將生意越做越差。所以說“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如果排除現世積福的因素的話,各人的福報都是註定的。算來算去,到手的還是應得的那一些。為利益不擇手段,並不能多得一分利益,隻會平白無故地攬來一身的惡業。你說這小人做得冤不冤?

她四弟有一兒一女。兒子是有點缺心眼的人,現在半大小夥子瞭,成天在外瞎混。沒錢瞭就回來要,從來都是語氣惡劣地整一句“拿錢來”,父母剛將錢從口袋裡往外掏,兒子一把奪瞭就走。你想想這種兒子,將來還能指望得上?

他傢女兒倒是會讀書,當地縣一中的高材生,一直成績拔尖,看起來前途光明。旁邊的人還好生奇怪:就這麼一傢人,怎麼就養出這麼個有出息的女兒來瞭?去年放暑假時,女兒到昆明來幫父母殺雞,認識瞭一個餐館打工、經常來提貨的小夥子,偷偷談起瞭戀愛。等回去上學後,小夥子到縣一中去找上她,將她哄回瞭貴州老傢。那地方窮鄉僻壤,小夥子腿還帶點殘疾,走路一瘸一瘸的。也不知道小姑娘哪根筋搭錯瞭,書也不讀瞭,一心要跟著他。她媽媽找學校要人時,嗓門又高,將女兒被人拐騙走的事滿學校大聲嚷嚷,鬧得滿城風雨。後來好不容易將姑娘找回來瞭,再也沒臉回縣一中讀書瞭,現在上著職業中專。傢裡唯一的指望,看著好好的錦繡前程也算是毀得差不多瞭,這也算是這一傢子業障現前吧。無論從因果,還是從現實的角度來分析,這一傢子的未來,都不容樂觀。

《易經》說:“積善之傢,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傢,必有餘殃。”這是前人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豈虛言哉?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