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星雲大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25

星雲大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25

時間:2019-07-11 16:34:55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

在佛教中,很多人以為不尊重婦人,像這樣說法,實在是錯誤的!佛教不過指示男人的修行,恐怕有所妨礙於修行,所以叫不要接近婦人,並沒有一點輕視婦人之意。

就是婦人,也可以修到佛菩薩的地位。在釋尊住世的時侯,如勝鬘夫人,她所說的釋尊都已認可,現在大藏中還留有勝鬘經。

勝鬘夫人,是普光如來所化身,可是,不妨把它看為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這裡有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不一定要拘泥於這個文字,一切在俗的婦女,已做人妻的婦人,將要做人妻的婦人,已一度作人妻而現在已守寡者,一切都可通稱為婦人。若她現有大慈悲、大智慧、大勇猛,就可以看為是觀世音菩薩的示現說法。

玉耶經中說:

「永離所生之傢,而以夫傢為傢,與夫異體同心,事夫父母,如事所生父母,尊崇敬慎,無憍慢之心,善治傢事,能接賓客,禮富傢庭,揚傢名聲,此為婦人之道。」

婦女到瞭丈夫的傢,始盡為婦之道,叫做歸傢。那個所生父母的傢,是暫時的假傢,進到丈夫的傢,才是歸到真正的傢。

所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的婦女和丈夫,均共同舉出。

慈悲、智慧、勇猛的三德中,第一是慈悲,因為婦女之道,雖有多種,但為根本的不外慈悲。

慈悲是德性中最重要的,觀世音菩薩現女相,就是因為這個德性,是女性最能代表之故。所以女性中應以此為第一。

若是女性,而缺乏這德性的話,簡直就沒有女性的價值瞭。

近來的風氣,在社會上表現的現象是怎麼樣的呢?女性大都缺乏這個慈悲的德性。其中尤以貞操的觀念最不註意,為瞭金錢,一切都可以不顧。西洋的思想不錯,但囫圇吞棗,光在外形上模仿,終歸是最危險的!婦女的德性所以會墮落,大概就是因為如此。

希望今後的婦女,不可以不養成謙讓的美德,這不光是婦女,男子也很必要。但是謙讓與膽小不可以混同。誤會瞭謙讓而成膽小,則易成為卑怯。這也是不足取的。

女姓之德,應該註意言語動作,尤其是最重要的,是不可缺少淑德。

 

閱讀全文
上壹篇:忍辱六種妙招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