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益西彭措堪佈:天人耽著欲樂而被纏縛,不得自在

益西彭措堪佈:天人耽著欲樂而被纏縛,不得自在

時間:2019-07-11 17:21:0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集法句》雲:“若行於放逸,即壞凡夫心,如商護財貨,智當不放逸。”

《集法句》說:“如果一個人的行為常常在放逸當中,那就會失壞自相續。如同商人護持財富一般,智者應當不放逸地守護自心。”

《薩婆多論》中有這樣一則公案:往昔,目犍連尊者因為弟子有病,就升到忉利天去向醫師耆婆問診。當時正趕上天人們進入歡喜園,目犍連在路旁站著等待,沒有一個天人看他。隻有耆婆最後到的時候,看見尊者,向他舉起單手致意,然後乘車飛馳而過。

尊者心想:他在人間本來是我的徒弟,現在耽著天上的欲樂,都忘本瞭。

於是尊者以神通力定住耆婆的車。耆婆不得以隻好下車,向師父目犍連頂禮。

尊者以種種因緣訓斥他。耆婆回答說:“因為我在人間是您的弟子,所以才舉一隻手向您問訊,您見到其他天人有這麼恭敬嗎?”

目犍連尊者就去勸誡帝釋天王:“佛陀出世很難值遇,為什麼天人不時常親近佛陀,請受正法呢?”

帝釋沒有正面回答,他想讓尊者瞭解一下天上的情況,就故意派使者去傳某位天子,反復傳瞭三次,最後不得已,此天子才來見帝釋天王。天王就以此事告訴尊者:“這是最貧困的天子,隻有一個天女和一種伎樂的享受,就足已使他染欲情深,割舍不下,何況天王擁有各式各樣的宮殿、樓閣,有無數的天女陪伴,有百味飲食可供享用,有百千天樂可以娛樂,天人陶醉在這樣的欲妙中,看著東邊就忘瞭西邊,他怎麼能學進正法?所以,雖然知道佛陀難遇、正法難聞,但是耽著欲樂而被纏縛,不得自在,知道又能如何?”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