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如何走出修行的誤區,真正修行要從哪裡入手,修什麼?

如何走出修行的誤區,真正修行要從哪裡入手,修什麼?

時間:2019-07-11 17:24:15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修行要從生活的實際問題入手!

修行必須從實際問題入手,空談沒有任何意義。道理你能說出一大堆,但遇事你仍然苦仍然惱,修行又有何用?

修行必須在具體的煩惱中進行,不要把修行變成逃避現實或煩惱的借口。修行不是給自己開後門,修道不是修一條逃跑的小道,修行更不能成為一種心靈的麻醉或娛樂。當然,這一切你都可以反對,但結果苦的還是你自己。

修行要從生活的實際問題入手,每一個實際問題都是入口,每一個問題都是道場。每一件煩惱的事是道場,每一次情緒的起伏是道場,每一次恐懼的到來是道場,每一個念頭的生滅是道場。真正的道場不是寺廟、不是禪堂,不是修行者共修的地方,真實的道場就是每一個當下、每一個眼前的存在、每一個念頭。

如果你的婚姻有問題,有問題的婚姻就是你的道場;如果你和老公的關系有問題,和老公的關系就是道場;如果你和事發生矛盾,你和同事的矛盾就是道場;如果你陷入生活的無聊,這無聊是道場;如果你有金錢的問題,金錢就是道場。

如果你畏懼死亡,生死問題就是道場。道場在你的每一個受難處,道場在你生命中每一個被卡住的地方,修行必須在那裡進行。

不要試圖繞過人生的種種問題。哪裡有問題,就在哪裡修,直到修通它。

在寺廟、在禪堂、共修點心情好、沒問題?那不過是自欺欺人,有什麼用呢?修行也不是向他人顯示你的自我:“看我修得多好!”修行的“果”是給自己的實惠,不是為向別人炫耀而獲取那虛幻的虛榮。修行不是為瞭遇見佛,而是為瞭遇見你自己。修行並非隻是為瞭見證你的“本來面目”,而是見證你每一件痛苦的事,每一個被卡住的點,每一個煩惱心念的“本來面目”。證悟必須發生在此刻、當下,解脫必須在具體的事和具體的念頭上,而不是某個幻想的將來或境界之中。修行不能把你帶離實際,修行必須帶你走向實處、在實處用功。

修行必須使你走在堅實的大地上,你不能離開生活和大地修行,否則修行隻是另一種回避問題的方式,或是頭腦的思維遊戲而已。

修行不必執著於哪個信仰、哪部經典,不必執著於哪個法門、哪個境界等等。修行必須打破一切的界線,打破一切限制、死板的教條。修行是不斷地“破”,為什麼破?

因為你從前不斷地“立”,你立瞭太多,那些堅執的“立”都變成瞭你的障礙,所以必須破。修行的究竟是破我執——你對某個信仰、法門、上師的堅持也是一種“執”,是我執的另一種延續,你註意到瞭嗎?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破掉它們,不要猶豫。

修行必須帶給你活生生的生命體悟。修行不能帶你離開眼前的現實存在,而進入你的頭腦、你的夢、你的故事。修行應該時刻把你拉回當下,回到眼前如實的存在。修行是一種呼喚的聲音,它時刻隻重復一句話:“回來,回來,回到當下來”。

如果著意修行,修行隻是另一場幻夢;如果“專業”修行,修行隻是一種與生活的割裂;如果執著某一信仰、某一法門、某個上師,修行隻是在為自己編織另一條鎖鏈!修行不是問題思辨,不是頭腦探討,修行不是玄想未來,不是演繹智慧,修行是全然地體驗當下。當下覺知問題,當下解決問題,當下體證問題,當下沒有問題。

有個朋友問我:“請問你相信輪回嗎?”體驗你的當下吧!在你還沒有死的時候討論死,沉醉於咒語而忘瞭對妻子說愛,學習經論而忘瞭孝敬父母,沒有體證卻去爭論是否對錯……得瞭,修行者,或許你弄錯瞭什麼。“你相信輪回或中陰身的說法嗎?”罷瞭,別跟我探討這些。看看生活中還有哪些你過不去的坎吧?看看還有哪個想法讓你不開心?看看還有什麼事情讓你煩惱?如果你要探討,就從這裡開始吧。修行要從實際中,從具體的事情裡。從一個疑惑、一份煩惱,從一個不愉快的念頭開始,這才是真正的實修。離開具體的事而修行,離開當下而論道,都有逃避現實或頭腦在遊戲的嫌疑。指望通過修行找尋神通、探索神秘、獲得長生,更是外道修行。

走入世路,修出世心,證當下果,才是正道;於事論道,心上修法,證如來覺,才是正修;在此刻即獲自在、喜悅,是正解;當下釋然、無事,是真解脫。

理上說得通,事上行不通,這種修行有什麼用?辯法時滔滔不絕,問題上愁眉不展,易知難行太虛榮!火焰生紅蓮,煩惱即菩提,直面人生,如實而修,行起來!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