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悟顯法師:修行人要將學佛擺在第一

悟顯法師:修行人要將學佛擺在第一

時間:2019-07-12 17:04:5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修行人要將學佛擺在第一

這個古德講所謂「重教逾珍,輕金若塊。」重視佛法超過世間的珍寶,這個叫「重教逾珍」,逾就是超過的意思。「輕金若塊」就是把這個金磚把這個金子,你沒有那麼在意金銀財寶,甚至把它當作石塊磚塊一樣,那麼這一段話就是我們常講的,學佛人要以佛法為核心為中心,這個世間你就算再有名,你有再多的財富,釋迦牟尼佛講這個世間的五欲六塵,就像人的排泄物一樣,你在這裡面貪名圖利,貪愛這個財、色、名、食、睡,就好像食人的涕唾一樣,什麼叫食人涕唾?就是把人傢吐掉的痰、鼻涕,從地上撿起來,然後自己再吃掉,叫食人涕唾,這聽起來有點惡心,但是很多的世俗人都是這樣做。

我們看到世尊貴為太子,所謂太子就必然紹繼王位,富有天下,他都能夠舍掉這世間的名利財富、還有地位,來出傢來行道,你想想你要的東西都是人傢不要的,人傢不要的你還撿起來當寶,所以佛講的沒有錯,你就是食人涕唾之人哪!所以說這個世間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都是應該放下的。

學佛人要以學佛為第一,以佛法為第一。這世間人情傢親眷屬,因緣合和虛妄有生,這因緣合和,虛妄聚在一起,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世間人不懂,他認為說你看你們都去學佛瞭,這傢裡好像都沒有人瞭,這個傢庭好像都四分五裂瞭,我告訴你,這個世間本來就是因緣合和的,人傢世間人不懂,你不能因為一句話,人傢世間話,就把你給轉瞭,你當觀這世間無常,本來就是緣起緣滅,你不要想說這些人定是我的傢人,我非得在這裡如何如何,這產生情見之想,給自己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實際上都是自己的執著而已,放不下而已,從這裡產生巨大的苦惱,所以在《華嚴經‧梵行品》裡面講,這親屬聚會的時候,當願眾生知傢性空,免其逼迫,你傢庭,你就要聚和在一起,其性也是空寂,就是因緣合和聚在一起,那本體是空的,並非實法,所以學佛人要有這樣的覺悟,要以佛法為主,修學佛法為主。

你看看我們且不講釋迦牟尼佛他做太子的時候;我們看看我們中國唐朝的時候,你看善無畏大師,善無畏大師他本身十幾歲的時候就繼承王位,他的叔父叛變,他出兵把他叔父作亂給平掉瞭,最後還把王位傳給他,這個善無畏大師是釋迦族的,在唐朝我們知道他是密宗的……算是我們我們中國密宗的一個開山祖師,密宗初祖。

我們再看看玄奘大師,玄奘大師有國士無雙之才,你看他到印度取經回來,戒日王要留他,他不願意留,他說我要把佛法傳回到我的國傢,傳到中國來,所以他帶瞭六百卷的經文回來,回來以後,唐太宗每天找他,除瞭談佛法,還跟他談這個世間事,所以不是寫瞭一本《大唐西域記》,那麼唐太宗很欣賞玄奘大師的才能,他勸他說大師你別出傢瞭,他說你來給我當宰相吧,唐太宗底下兩個宰相很有名,房玄齡跟杜如晦,他還覺得不夠,他還要請玄奘大師來當宰相,他說我讓你享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玄奘大師說不要,我就想要翻譯經典,我就是想要學佛而已。你看像這個高官厚祿,有這樣能掌天下大權的這種機會,他都放下,所以你看這世間的名聞利養,這些都是祖師大德不要的,那你有什麼好在意的!

我們再看看韓國,就是以前叫做高麗新羅這一代,高勾麗新羅,這些我們旁邊的小國,有一位金喬覺大師,就是九華山的開山祖師,也是地藏菩薩的化身,你看他化身作金喬覺大師,也是放棄王子的身分來出傢,所以這些人都是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擁有至高無上的身分,也為一方之主,他都放得下,他都知道這學佛是最重要的。

我就講回剛玄奘大師,玄奘大師他有名氣,他不是去印度才有名氣,他是在我們中國就很有名氣,他還是西行去取經,這個就是祖師大德,你看看你跟祖師的差距,祖師放下的,你倒撿起來當寶;祖師要的,你當草,那你這個學佛怎麼會增進?

這世間賺錢沒有那麼重要,學佛才是最重要的,有很多人有些人覺得我賺瞭錢我才能有飯吃,你知不知道有很多人有那個命賺那個錢,沒那個命花錢啊,這個是真的,有些人四十歲就死瞭,五十歲就死瞭,很有才幹的,過勞死的,有那個命賺錢,沒那個命花錢,真的有錢就溫飽瞭嗎?還有很多煩惱等著,所以這個世間,佛告訴我們萬法皆空,告訴我們這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跟你的傢親眷屬再好,你在這世間你得到的權利再多,你得到的財富再多,終究是跟作夢一樣,永嘉大師說的「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你不如你現在能夠發心學佛,能夠發心瞭生脫死,這個才是最重要的,這個東西能夠解決一切的問題!

你看你在面對生老病死面、對煩惱的時候,你看看這個財、色、名、食、睡,哪一樣能幫助你?這五欲六塵哪一樣可以幫你?沒有東西可以幫你。隻有「佛法」,隻有佛教,可以利益眾生!可以在一切苦難當中,在一切眾生煩惱當中,能夠令眾生解脫煩惱、心得清涼,這個就是「寶」!

你看一個人在臨終的時候,哭爹喊娘的,沒有用啊,旁邊的人講在多安慰的話,你看有些很會臨終關懷的,講一些再多世間話,講再多世間話也沒有用,他還是得死啊,你看有再多財富的人,這個人一走,他的錢就是大傢分,所謂前人財產後人收,那他走瞭以後去哪裡呢?隨業受生,隨業受報。正當他在病重的時候,他在生死臨終之際的時候,這個時候有「佛法」他就不害怕瞭,有佛法就有辦法,佛法是解決一切苦惱的辦法,所以稱為三寶,稱為佛寶、稱為法寶、稱為僧寶,為什麼是寶?為什麼說它超過金銀?因為這金銀不一定可以給你帶來幸福安樂,不會給你帶來身心清凈,它反而給你帶來苦惱。有多少人是為瞭爭奪世間的名聞利養、金銀財寶,兄弟鬩墻的,傢庭悲劇的,一間公司你看為瞭爭奪名利,整間公司瓦解的,什麼原因呢?不要說公司,大到一個國傢也是一樣,貪污腐 敗,你看清朝末年貪污腐敗,大傢各為其利,各為其名,結果清朝就亡國瞭,我們中國歷代經歷過這麼多朝代,一直到現在新中國成立,你看看歷朝歷代,哪一個到後來不是為瞭自私自利而亡國的?周朝褒姒亡國的,點烽火臺,周幽王點烽火臺,都是為瞭自己的貪瞋癡,你一個國傢都可以亡掉瞭,不要說一間公司,不要說一個傢庭,所以你貪愛這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些東西,是讓你破傢亡身的最好的工具,沒有辦法解決你任何的問題,你貪著隻會給你帶來無邊的苦惱,我們看歷史上我們就知道,反而佛法在一切苦腦當中教你回頭,在生死當中教你回頭。

在你最無助的時候,你可以念觀世音菩薩,你可以念阿彌陀佛;而學佛人他不等到那個時候,所謂臨時抱佛腳,這個幾乎沒什麼用處,所以平常就要修學佛法,平常就要修學正法,把佛法擺在第一位,凡事以學佛為優先,你做什麼決定,都以學佛為優先,這個就對瞭!這是一個學佛人應該有的正知正見,應該有的行為,你心裡有佛法,你覺得學佛最重要,你就能放下你世間的知見,你甚至可以放下你的工作,隻要你福德因緣俱足,你都能放下,然後發心來學佛、來瞭生死、來護持正法,所以一個人的善根非常可貴,一個人學佛的這個機緣,非常地重要的,不要用世間人的角度來衡量,世間人的角度那畢竟都是出自他自己的這種世間的知見,世間的情見,沒有辦法瞭生脫死,終究還是帶來生死,而且這一生命終之後墮三途惡道,受無盡的苦惱,受無間斷的苦惱,我們講無間地獄,一人亦滿,多人亦滿,你幹犯一種惡業,它就遍滿整個地獄,要是犯五種那就痛苦加倍,沒有休息,然後再逐步減輕,到大地獄到小地獄然後才出來,你看看這個要受多少苦。

所以我們學佛人看得深看得遠,懂得去規劃你的未來,這未來在哪裡?未來我們學佛人在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在六道輪回,這個才是真正前途光明。為什麼叫前途光明?這個也是佛教的話,光明就是代表凈土啊,我們的前途是光明的,是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世間人的前途是黯淡的,為什麼黯淡,黯淡幽暗就是三惡道,前途黯淡就是三惡道,這個鬼他是不見日月的,畜牲也是一樣,畜牲還能感覺得到,鬼他都是生活在幽冥之處,所以為什麼叫幽冥界。所以學佛人你要懂得,你要有道心,不要因為世間人幾句話,或是遇到一些事情不如意,你就開始世間意起來瞭,把佛法給忘瞭,忘瞭佛法,那就是悲哀的開始瞭。好,那麼今天時間到瞭,我們就先講到這裡。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