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明一法師:隨順世緣善學戒

明一法師:隨順世緣善學戒

時間:2019-07-13 08:55:0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隨順世緣善學戒

前幾天寫瞭日記《隨順世緣來學戒》,講瞭如果我們要想學佛,就先要學戒律。因為隻有我們的五戒(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善,身三(不殺、不盜、不邪淫)口四(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意三(不貪、不嗔、不癡)做得好,戒體清凈。那麼我們才能不會整天用身體去胡作非為;不會整天用嘴巴去胡說八道;不會整天用思想去胡思亂想。這樣才能隨順世緣無掛礙。

百丈禪師的從林二十法則中說:“從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精進以持戒為第一……”。“精進以持戒為第一”被排到第三句。也就是說,佛教要怎麼才能興盛?要大傢來修行才可以;那麼要怎麼來修行呢?念佛最穩當;怎麼樣才算精進呢?持好戒律就是第一精進。

《廣普經》裡面這樣說:“夫人欲出傢,禁戒以為首,不著飾好法,行權菩薩道,畢命不惜身,不犯如毫厘,身如草土糞,隨人所攫割,忍如安明山,堅固不可沮,護戒方便道,毀譽無增減。”所以,持戒就是一種修行,是能夠到達彼岸的一種修行方式。

很多學禪的人,對戒律不屑一顧。看瞭一些古人的公案後,總覺戒律是束縛自己修禪的條條框框。這樣的人很可憐,很容易墮落入狂禪(實際上已經掉進去瞭)。他就不看看絕大部分開悟後的人是如何嚴持戒律的啊。這就是我們這些凡夫的毛病,隻看自己喜歡的,受不瞭自己有一點點的約束。

這也和社會上的宣傳有關系,總是宣傳濟顛禪師等沒有多大成就的開悟人。應該知道,就算是開悟瞭的濟顛禪師,靈隱寺也無法容納。當年他的師父在靈隱當方丈,他在那裡鬧騰,被大眾所不容。他師父說:“若大一個靈隱,還容不下一個瘋僧嗎?”才被留下。他師父一圓寂,就被攆出瞭靈隱。

何況,我們現在有幾個人具有濟顛禪師這樣的功夫?我們不學人傢的功夫,卻去學他的隨意那不是“太不可思議”瞭?所以,我們是要老老實實地嚴持戒律,隻有嚴持戒律才能保障我們的功夫上路。否則禪堂裡面的大規矩,小法則你是受不瞭的。學習其它法門的人也是一樣。

所以,不要以為自己有點智慧,就什麼也不管瞭。什麼是有智慧?看看《廣普經》是怎麼說的:“智者將護身,堅固不傾動。如彼犯罪人,擎持滿缽油,若棄油一渧,罪交入大辟,左右作眾伎,懼死不顧視。菩薩修凈觀,執意如金剛,毀譽及惱亂,心意不傾動,解空本求凈,無彼此中間。”這才是有智慧的人。

所以,我們修禪就先要持戒,沒有戒律的保障是沒有希望的。經中不是說嗎?怎麼修禪?要像捧著滿碗的油的罪犯一樣,如果滴瞭一滴就殺頭,這樣你就會因為怕死而心無雜念瞭。這也是自己常常說,很多人一禪修就叫腿子疼,一疼就動個不停。如果有個人拿把槍在邊上,你要敢動一下就一槍殺瞭你,看你還會不會動?

何況很多開悟瞭的祖師都是嚴持戒律的榜樣,我們這些凡夫不好好持戒還想幹什麼?所以,要精進,要持戒,這樣我們才有機會瞭生脫死,這樣才是真正的佛傢種草!

所以,百丈禪師的從林二十守則中說:“精進以持戒為第一”,可見持戒在學佛中的重要性。為什麼說持戒的人才是最精進的呢?因為學佛是要熄滅貪、嗔、癡,用的方式是戒、定、慧。隻有嚴持戒律,才能保障我們的身心不犯過失,才能進一步地去修定,才能得到智慧的開發。

打個比方,如果你的戒律沒有持好,借瞭別人幾萬塊錢沒有還。那麼,你做不到安心地在禪堂裡面打坐用功,因為別人隨時可能來向你要錢,做其它的修行也是一樣。所以,護持戒律就要像護持眼睛一樣仔細,這樣才能使得自己安下心來,用功辦道。這在自己的日記《禪修中的第一個條件》講瞭很多。

下面敬請關註《隨順世緣持戒律》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