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黃念祖:一面念佛,一面作惡,如是修凈,決定不能往生
時間:2019-07-15 16:47:1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本品廣明善惡果報。《觀經》三福中“深信因果”,亦正以此為勸也。世人愚癡不重因果,或更狂妄,撥無因果。故諸經中,反覆教誨也。
又《吳譯》曰:“諸欲往生阿彌陀佛國者,雖不能大精進、禪定、持經戒,大要當作善。”
彭際清居士曰:“十善本為天業。今以念佛因緣,回向極樂,即轉天業而成凈業。何以故?念佛之人能轉惡業,何有天業而不能轉。”
是故修凈業者,當盡己力,兼行眾善也。且所謂帶業往生,其業蓋指宿業也。宿世惡業雖未全消,但仗佛本願,及持名妙德,故可帶業往生,不更惡趣也。(彌陀第二願曰:“來生我剎,受我法化……不復更墮惡趣”)。
但所謂帶業者,隻限宿業,而決非現行之業。如《涅槃經》中,廣額屠兒,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故知成佛,必須放下屠刀也。若行人習凈,一面念佛,一面作惡,如是修凈,決定不能往生也。
又有以行善為人天乘,而輕之者。唐鳥窠禪師以吹佈毛示弟子會通,弟子悟入。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示白居易。白雲:“此二句三歲小兒亦說得。”鳥窠曰:“八十老翁行不得。”
以此二句為淺、吹佈毛為深者,白居易也。以此二句與吹佈毛平等無二者,鳥窠禪師也。一迷一悟,何啻天淵。若是圓人,法法皆圓。人天乘即是一佛乘。又何能輕之耶?
凈宗之妙,在於照真達俗。若廣行眾善,則造福於當前之社會,且成為凈業之助行。復深信願,持佛名號,則自他兼利,常樂無極。(《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解》,黃念祖著,中國書籍出版社)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5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