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三個小孩被活活煮熟,隻因父親創造的一道菜中菜

三個小孩被活活煮熟,隻因父親創造的一道菜中菜

時間:2019-07-16 08:55:5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在泰國東部的農村裡,一對夫婦育有二男一女,分別是九歲男童烏弟,七歲紅弟和五歲的白妹。

有一天,阿邦夫妻去參加一位親戚做和尚的剃度禮,留下三個孩子在傢裡,他們住的是雙層樓的泰式木屋,屋旁的木柵堆放幹稻草,另外,有一字排開的十隻盛雨水的大水缸,是飲用的儲水缸。農戶各傢住屋之間距離很遠,疏落散佈在田園裡。

那天,木屋突然起火,遠處的鄰居隻見烏煙沖天冒著火焰,整座木屋迅速地燃燒起來,在屋旁玩耍的三個孩子不懂得逃離,妙想天開以為水能避火,男童烏弟把弟妹分別抱進儲滿瞭水的大缸,並蓋上蓋子,然後自己也跳進另一隻水缸裡。當鄰居和消防員趕到時,整座木屋和四堆稻草已燒成灰燼,並燒死一條被縛住的牛。但是不見孩子的蹤跡,大傢都認為孩子逃到屋外去瞭。阿邦夫婦回來,也一直慌忙尋找孩子,直到天黑都找不到。

第二天一早。有位親戚叫侖包的,也跑來幫忙尋找孩子,好似有什麼預兆,跑到大水缸前,揭開水缸蓋子,驚呼起來,阿邦夫妻聞聲跑過來一看,是大兒子烏弟的屍體。侖包再打開第二、三個水缸,分別是紅弟和白妹的死屍。這時阿邦夫婦當場傷心暈厥倒地,不省人事。

報紙和電視臺都報導這樁令人傷心的新聞。當時電視臺記者采訪時,問起老人侖包,為什麼知道三個孩子死在水缸裡?侖包說,火災的那天夜裡,他夢見大傢都在焦急地尋找孩子,忽然來瞭一位素不相識的老人,白須過胸,對他說:「水缸裡有一群小鮫魚。」醒來覺得很奇怪便匆忙地跑來看看水缸,想不到孩子們竟然避火,而躲進水缸裡。

像夢境裡一般,一群被水燙死瞭小鮫魚……侖包說到這裡,阿邦大叫一聲,再次暈厥於地。經急救醒來,阿邦目光無神,呆望著三個孩子的屍體,自言自語地說:「報應!報應!因果報應!」大傢體諒他傷心過度,神志不清,不敢再問。

純樸的農村習俗,凡事大傢齊心協力,阿邦兒女的喪事,在鄉鄰協助下,料理完畢。阿邦夫婦在一天之中,失去三個心愛的兒女和棲身的木屋,傢中所有用具、積蓄也付之一炬,兩夫妻受此慘烈傢變,頓時看透人間的悲歡離合,毅然雙雙出傢。大傢寄以無限的同情,阿邦這位忠誠勤勞的農夫,為什麼會遭受如此慘重的責罰?而他又時時念著:「報應!報應!因果報應!」真是令人費解。隻有阿邦妻子的弟弟阿巫略知一二。

阿巫說,阿邦為人和氣,熱心幫助人,生活正派,無不良嗜好。隻是非常喜歡和賞識自己創新的美食菜中菜。阿巫曾再三強烈反對他的做法。

泰國是魚米之鄉,每逢春雷雨季是生魚產卵季節,十幾天後長成筷子般大的魚苗,阿邦喜歡用蚊帳佈制成的小魚網,捕捉小魚苗,少則幾十條,多則百幾條,用小水桶裝著,保證鮮活。

烹煮時,先把空心菜(香港人叫翁菜或蕹菜)一節一節切成空管,把菜和魚苗加冷水放進鍋裡,用文火慢慢煮。水由冷逐漸變熱,初時小魚悠然遊動,水溫漸漸升高,小魚本能地快遊,小魚遇到空心菜管便鉆進去避熱……目睹這觸目驚心殘忍屠殺的場面,阿邦夫婦卻沒有絲毫惻隱之心,反而自鳴得意創造這味奇特的菜中菜,每一節空心菜便有一條小魚,拌油加醬,自覺可口無比。

有一次,阿邦在田裡一網把一群小魚苗抓盡的時候,突然有兩條大魚,是一雌一雄父母魚,跳上田埂。可能是眼見一群兒女被捉去,悲痛至極而作自殺性的抗議。而阿邦卻迷昧人性,作為意外收獲,順手撿瞭兩條大魚回傢煮食……

人類的惡毒冷血造殺孽,全是無明蒙蔽瞭良心。隻知道自己死瞭父母、兒女、兄弟姐妹、夫妻親人,而呼天搶地悲慘痛哭,卻不想想動物也有父母、兒女、兄弟姐妹、夫妻親情。古詩說:「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

如今因果報應,輪到阿邦親身遭受喪兒之痛,一群兒女一網被殺絕的悲慘滋味,怎不令他灰心喪志呢?

古代詩人白樂天的戒殺詩: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人類每天都為自己增添殺生孽債,當我們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手術臺上,我們應該撫心自問,總結一下今生吃瞭多少隻雞?多少隻鴨?多少隻豬?多少隻牛?今天是報應到瞭,到醫院探病者也應同時醒悟。倘若人類能夠這樣反躬自問,就會產生慈悲心、懺悔心,殺孽自然而然的會減少,冤孽的奇異病癥也會逐漸消失。

少年時代放生,青年婚戀如意。

青年時代放生,中年財運廣進。

轉世魚蝦成人,都成助你賓客。

中年時代放生,老年無病無災。

放生換來福緣,緣分全靠德行。

放生一盤魚蝦,勝過閉關三年。

放生提升運勢,一年就遇神奇。

人生乾坤轉化,就在你的善念。

莫道周遇小人,隻怪當初無德。

要想命運改變,就得現在做起。

人既愛其壽 生物愛其命 放生合天心 放生順佛令

放生免三災 放生離九橫 放生壽命長 放生官祿盛

放生子孫昌 放生傢門慶 放生無憂惱 放生少疾病

放生解冤結 放生罪垢凈 放生觀音慈 放生普賢行

放生與殺生 果報如明鏡 放生又念佛 萬修萬人證

人惟欲眷屬團聚,壽命延長,身心安樂,諸緣如意,正應發大悲心,行放生業,使天地鬼神,悉皆愍我愛物之誠,則向之所欲,當可即得。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