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釋迦牟尼佛出傢日由來與出傢功德

釋迦牟尼佛出傢日由來與出傢功德

時間:2019-07-17 08:38:2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農歷二月初八(2017年3月5日),是釋迦牟尼佛出傢日。出傢乃成佛必由之路,十方諸佛皆示現出傢而成佛道。釋尊降生於三千多年前的古印度,一生示現,目睹老病死,舍棄王位、妻子,及後宮六萬婇女,種種上妙伎樂,夜半踰城出傢,苦行六年,成無上道。

《方廣大莊嚴經》中記載:太子出北門,遇到天人所化的比丘,便下車作禮問出傢利益。比丘答言:“我見在傢生老病死一切無常,皆是敗壞不安之法,故舍親族處於空閑,勤求方便得免斯苦。我所修習無漏聖道,行於正法調伏諸根,起大慈悲能施無畏,心行平等護念眾生,不染世間永得解脫,是故名為出傢之法。”太子聞後欣喜,贊言:“善哉!天、人之中唯此為上,我當決定修學此道。”

經論所贊出傢功德:

◇ 在傢之人多諸煩惱,父母妻子恩愛所系。常思財色,貪求無厭,得時守護,多諸憂慮。流轉六趣,遠離佛法。當作怨傢惡知識想,應厭傢垢,生出傢心。無有在傢修習無上菩提之道,皆因出傢得無上道。——鬱伽長者經

◇以一日一夜出傢故,滿二十劫,不墮地獄餓鬼畜生,常生天人,受福自然,最後人中,生富樂傢,財富珍寶具足。——出傢功德經

◇居傢生業,種種事務,若欲專心道法,傢業則廢;若欲專修傢業,道事則廢。不取不舍,乃應行法,是名為難。若出傢離俗,絕諸忿亂,一向專心,行道為易。——大智度論

◇設滿恒沙界珍寶供養佛,不如一日中,出傢修寂靜。——大寶積經

◇若放男女,若放奴婢,若聽人民,若自己身,出傢入道者,功德無量……是故佛說出傢功德,高於須彌,深於大海,廣於虛空。——賢愚因緣經

◇若復有人歸佛出傢,功德有十。雲何為十?一遠離妻室,二染欲不貪,三愛樂寂靜,四諸佛歡喜,五遠離邪魔,六近佛聽法,七遠離三惡,八諸天愛敬,九命終生天,十速證圓寂。如是十種功德,歸佛出傢獲如斯報。——分別善惡報應經

◇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日一夜出傢修道,二百萬劫不墮惡趣,常生善處受勝妙樂,遇善知識永不退轉,得值諸佛受菩提記,坐金剛座成正覺道。然出傢者持戒最難,能持戒者是真出傢。——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佛告文殊師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一切諸功德,不與出傢心等。何以故?住傢無量過患故,出傢無量功德故。住傢者有障礙,出傢者無障礙;住傢者攝受諸垢,出傢者離諸垢;住傢者行諸惡,出傢者離諸惡;住傢者是塵垢處,出傢者除塵垢處……——文殊師利問經

◇聽人出傢,若自出傢,功德最大,以出傢人,以修多羅為水,洗結使之垢,能滅除生死之苦,為涅槃之因;以毘尼為足,踐凈戒之地,阿毘曇為目,視世善惡,恣意遊步八正之路,至涅槃之妙城。以是義故,放人出傢,若自出傢,若老若少,其福最勝。——賢愚經

◇聞說出傢心生歡喜,功德無量譬喻不及,出傢之利,高於須彌,深於巨海,廣於虛空。所以然者?由出傢故方得成佛,三世諸佛未有不因舍傢出傢成佛者也。——菩薩本生鬘論

◇居傢憒鬧,多事多務,結使之根,眾惡之府,是為甚難;若出傢者,譬如有人出在空野無人之處,而一其心,無思無慮,內想既除,外事亦去。——大智度論

帝王將相贊出傢:

◇宋仁宗皇帝禦題贊僧賦:“夫世間最貴者,莫如舍俗出傢。若得為僧,便受人天供養,作如來之弟子,為先聖之宗親。出入於金門之下,行藏於寶殿之中。白鹿銜花,青猿獻果……”

◇順治皇帝贊僧詩:“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身難。朕為大地山河主,憂國憂民事轉煩。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傢半日閑……世間難比出傢人,無牽無掛得安宜。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五湖四海為上客,皆因夙世種菩提。個個都是真羅漢,披搭如來三等衣。”

◇裴休丞相送子出傢警策箴:“含悲送子入空門,朝夕應當種善根。身眼莫隨財色染,道心須向歲寒存。看經念佛依師教,苦志明心報四恩。他日忽然成大器,人間天上獨稱尊。”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