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凈土法門:單復三身,三而一,一而三

凈土法門:單復三身,三而一,一而三

時間:2019-07-17 08:46:0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摘自凈空法師《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下面這一段很重要:

要解【雖辨單復三身。實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縱橫。不並別。離過絕非。不可思議。】

大師這一段話,是唯恐我們聽瞭前面的話,起瞭分別,起瞭執著,那就壞瞭,那就錯瞭,這個地方立刻把這些錯誤的分別執著為我們糾正。我們知道,從理上講有體相用,從佛上講有三身,就眾生來講,迷惑、造業、受報。這是三而一,一而三,這是理,這是覺,那是迷,眾生是迷,佛是覺。實實在在是一樁事情,理是一,事也是一。所以決定不要有分別,不要有執著,一切明瞭,沒有分別執著,這就對瞭。所以他說實實在在非三非一,不可以說三也不能說一,可以說一也可以說三,在言說方便,使我們對於事實真相真正瞭解,真正明白。所以“三”是“不縱橫”,非縱,非橫,它是圓的,它是一個。“不並別”,別是差別,並是並列,它不是並排的,它是圓融的,一就是三,三就是一。“離過絕非”,如果執著是三,執著是一,你有分別執著,就有過失,就錯瞭,非就是錯瞭。離過絕非,不可思議。這也就是《大乘起信論》裡面教給我們的原則,說法、聽法都要懂得這個原理原則,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說的人不離開這個原則,說法清凈,說的人清凈。聽的人不執著言語,不執著名相,不起分別執著,聽法清凈,真正有覺有悟,他有悟處。說、聽都要清凈。《金剛經》說:“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也是這個意思。給你說三十二相,底下說即非三十二相,舍離瞭,是名三十二相。這個名是假名,希望你從假名當中體悟事實的真相,事實真相裡面唯有不起心、不動心、不分別、不執著,才能完全通達明白;你完全不迷,這是通達明白。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