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南懷瑾:《金剛經》中講的重點

南懷瑾:《金剛經》中講的重點

時間:2019-07-18 16:49:0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不管儒傢、佛傢、道傢,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類一切的修養方法,都是這三個字──善護念。好好照應你的心念,起心動念,都要好好照應你自己的思想。如果你的心念壞瞭,隻想修成功有瞭神通,手一伸,銀行支票就來瞭,或是有些年輕人,想得神通瞭,就看見佛菩薩瞭,將來到月球不要訂位子,因為一跳就上去瞭。用這種功利主義的觀念來學佛打坐是錯誤的。你看佛!多麼平淡,穿衣服,洗澡,打坐,很平常,決不是幻想,決不亂來,也不帶一點宗教的氣息,然後教我們修養的重點就是“善護念”。

善,好好的照顧自己的思想、心念、意念。譬如我們現在學佛的人,有念佛的,能念南無阿彌陀佛到達一心不亂,也不過是善護念的一個法門。我們打坐,照顧自己不要胡思亂想,也是善護念。一切宗教的修養方法,都是這三個字,《金剛經》重點在哪裡?就是善護念。大傢要特別註意!

因講到善護念,我們曉得佛經、佛學裡三十七道品,修大徹大悟的方法中,有個四念處,就是念身、念受、念心、念法。念心是四念處裡非常重要的,隨時念這個心,知道瞭這個念頭,就是善護念。我們的這個身心很重要,念身,此身無常。念心,我們思想是生滅的,靠不住的,一個念頭起來也立刻就過去瞭,去追這個念頭,當它是實在的心是錯誤的,因為這個思想每一秒鐘都在變去。

什麼叫念?一呼一吸之間叫做一念。照佛學的解釋,人的一念就有八萬四千煩惱。煩惱不一定是痛苦,但是心裡很煩。譬如,有人坐在這裡,盡管《金剛經》拿在手上,也在護念,他護一個什麼念呢?一個煩惱之念,不高興。自己也講不出來為什麼不高興,連自己都不知道,醫生也看不出來,這就是人生的境界,經常都在煩惱之中。

……由凡夫到成道之路,聖人與凡夫同一個修持的方法,善護念,要善於護念。怎麼護念?應無所住,不生法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就是內心平靜的這一念。

護個什麼念?第三品“大乘正宗分”已經給我們說出來瞭,學佛就是證道,釋迦牟尼佛及一切佛所證的,那個最高的境界叫涅槃。涅槃不是死亡,涅槃是圓滿,不生也不死,不來也不去,永遠是清凈。縱然在動亂中,也在清凈,如如不動。所以得道境界就叫做涅槃。第三品告訴我們,沒有一個方法可使一切眾生皆入涅槃中,因為自性自度,佛也不能度你。神仙與佛,不過是自度的過來人;一切明師隻是把整個經過的經驗告訴你。人畢竟要自度,一切眾生皆要自度,所以涅槃無法。。

曉得涅槃無法,那叫我怎麼修行呢?善護念。不要忘記瞭,真正善護念,不住於相,就到達涅槃,此外別無他法。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