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凈土法門:2014凈土大經科註(第505集)

凈土法門:2014凈土大經科註(第505集)

時間:2019-07-18 17:27:0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傢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一O九八頁倒數第六行,從當中「普賢十大願王」,從這裡開始:

「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今則念念即是彌陀。且十大願王,義理深廣,非是常人,所能發起。而持名一法,普被三根,五逆十惡,亦能依之而度生死。譬如能愈不治之癥者,推為良醫之首。是故能度極惡之人者,應稱善法之王。故謂持名,行超普賢。信願持名,定登彼岸,故雲行超普賢登彼岸。」我們看這一段。愈是到末後,字字句句都重要,決定不能夠疏忽。我們看出彌陀世尊的慈悲,也顯示出蓮公、念老的慈悲,盡一切力量把這個經講清楚、講透徹,讓稍有善根的人,讀這個經註、聽講演,都能夠信受奉行。這個人依照經上所說的,他得度瞭,為什麼?他在這一生當中決定得生凈土。

念佛的功德,超過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後面又告訴我們,「且十大願王,義理深廣」,這十條每一條義理深廣無盡,不是一般人都能發得起來的。普賢十願是法身菩薩所修的,不是普通人,普通人發不起來。真正能發普賢菩薩大願,這人是菩薩,不是凡夫,凡夫做不到。「可是持名一法,普被三根」,三根,上、中、下三根,下根是凡夫,中根是小乘,大根是菩薩,不論什麼樣的根性,你遇到瞭能信、能解,都得意想不到的大利益,在一生當中究竟圓滿的成就瞭,這還得瞭!所以下面說,「五逆十惡」,五逆罪,殺父、殺母,殺母擺在第一,最嚴重的,第二殺父,第三殺阿羅漢,第四是出佛身血,佛的福報大,護法神多,沒有人能夠害佛,但是讓佛身體受一點傷、流一點血,這個有,經典上都有記載,五逆罪無間地獄;十惡,身三、口四、意三,就是十善業的反面,十惡是無惡不作,這樣的重罪的人,他要不遇這個法門,將來決定墮地獄。如果遇到這個法門,「亦能依之而度生死」。這個不得瞭!五逆十惡遇到這個法門,你要是能依教奉行,真信、真願意往生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你的老師,一對一的教學,沒有一個不成就的,度生死,出三界。

下面念老舉兩個比喻告訴我們,「譬如能愈不治之癥者」,大夫,能夠治好一般大夫不能治的這種病,我們「推為良醫之首」,這個醫生瞭不起,真有本事,用這個來比喻凈宗法門。「是故能度極惡之人者,應稱善法之王」,用這個來做比喻,極惡之人就是五逆十惡,死瞭之後墮無間地獄裡面的。最重的地獄裡頭的無間地獄,受罪,從下地獄,等到他罪受完瞭之後出來,時間多長?經上告訴我們八萬大劫,是世界的成住壞空八萬次,大劫。現在科學傢叫宇宙大爆炸,大爆炸多少次?八萬次,無法想像。所以極惡決定不能幹,五逆不可以做,十惡不可以做,做瞭以後後悔莫及,那真叫苦不堪言。造作極惡的人,如果他有緣,過去生中曾經供養過諸佛如來,有一點善根,在這一生當中遇的是惡緣,遇惡緣就隨順作惡,惡當中做的是大惡不是小惡。遇不到這個法門,將來必墮地獄,無間地獄。所以這個醫生,能夠治一般醫生治不瞭的病,他能治好,我們稱他為良醫之首,良醫裡頭最高明的、最好的。同樣的一個道理,能度極惡之人,應稱為善法之王。什麼善法能度五逆十惡?這就是凈宗。

「故謂持名,行超普賢」,這種修行超過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是華嚴長子,《華嚴》是佛經中之王,我在年輕的時候,對這部經非常向往。那個時候有一位居士,我剛剛出傢,這個居士送個紅包給我,我就給他說,我不要紅包,我要《華嚴經疏鈔》,你能不能拿著這個錢,去給我請一套《華嚴經疏鈔》。他說哪裡有?香港佛經流通處,他聯系上瞭,果然有,真的買瞭這套《疏鈔》,送給我瞭。我這套《疏鈔》現在放在澳洲,過去曾經講過《華嚴經》,就是依這個為參考資料。普賢,一般知識分子沒有不仰慕的,沒有不歡喜的,哪裡曉得還有比他更高的,比他更妙的,普賢菩薩度不瞭的,這個法門能度。這個法門就是信願持名,比普賢菩薩簡單。普賢菩薩要修十願,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懺除業障,不簡單,每一條都不容易。

凈宗這個法門妙,妙在隻要你相信,你不懷疑。確實不能懷疑,但是有人說我不能不懷疑,那這個緣就斷掉瞭。不能不懷疑也得不懷疑,為什麼?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的,佛能說妄語嗎?佛教弟子們,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他怎麼會妄語?哪有這種道理!所以念老多少次提到這個問題,勸導我們要仰信,我們沒有智慧,所以不敢相信。佛菩薩至高無上,我們提起來是無限的仰慕,就從仰慕裡面產生信心,我不懷疑瞭,我相信瞭,我接受瞭,我真正發願求生極樂世界,萬緣放下,連佛法也要放下,專念阿彌陀佛,這種修行就超越普賢瞭。普賢度不瞭五逆十惡,信願持名能度五逆十惡;換句話說,它沒有不能度的。我們今天難得遇到,遇到瞭還懷疑,那就大錯特錯瞭,真錯瞭。遇到瞭不懷疑,我恭喜你,我祝福你;不但我恭喜祝福你,釋迦如來,一切菩薩羅漢,都祝福你,都贊嘆你,你真的比普賢十大願王快速、高明,一生成就瞭。「信願持名,定登彼岸,故雲行超普賢登彼岸」。

「世尊垂慈,復勸諭博學多聞,有智之人」,慈悲到極處,「當信如來所教,皆契實相理體」。有智之士,當信如來所教,皆契實相理體。「經中如理而說,唯是真實,故雲應信我教如實言」,這個我教包括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統統包括在其中。佛教瞭什麼?字字句句都是真實言,沒有一句話是妄語,沒有一句話是假話,應該相信諸佛如來真實之言。

我們再看最後這首偈,第八首,「勸持廣度」。請看經文:

【如是妙法幸聽聞。應常念佛而生喜。受持廣度生死流。佛說此人真善友。】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今謂」,今是現在,現在給我們說,「念佛乃行超普賢之法,故稱妙法」。普賢之法不妙,超過普賢之法是妙,妙法。「如是難值」,不容易遇到,遇到瞭佛法,你沒有遇到凈宗,這個法門「難聞」。有緣聞到凈宗瞭,遇到《無量壽經》瞭,怎麼樣?「難信」。你看看!所以「我今幸得聽聞」,太有幸瞭,太幸運瞭,這兩個字一點都不假,太幸運瞭,你怎麼能夠聽到!應當真信,真正發願接受,「依教奉行,時時念佛,而深自慶喜也」。「念佛之人蒙佛慈光攝受,垢滅善生,心意柔軟。身得輕安,心生歡喜」。這是念佛功夫得力,所產生的現象,我們回光返照看看自己有沒有?前面我們介紹過,夏蓮居老居士,最初接觸到《無量壽經》,歡喜得手舞之、足蹈之,三、四天,那麼歡喜,為什麼?他身得輕安,心生歡喜。「如《觀經》中」,《觀經》也有例子,「韋提希夫人因阿彌陀佛國清凈光明忽現眼前,應時即得無生法忍」。這善根深厚,韋提希夫人,人間大福報,釋迦牟尼佛的好弟子,這在傢弟子。她遇到災難,佛勸她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把極樂世界展示讓她看見,她看到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這個國土清凈光明,當時她就得無生法忍。無生法忍,明心見性的菩薩才證得,不是普通凡人,對於整個宇宙明白瞭。明白是什麼?沒有一樣是真的,全是假的,無生法,忍是接受、承認瞭,今天豁然大悟,完全明白瞭。

「善導大師」,這是他老人傢的看法,「謂韋提希夫人所得之無生法忍為喜忍、悟忍與信忍」。這是細分,為我們剖析,細分,生歡喜心,相信瞭。「喜忍者,大師謂念阿彌陀佛而生歡喜心」。由此可知,夏蓮居老居士,第一次遇到《無量壽經》,讀這一部經也在這個境界,生歡喜心。「是故經中念佛生喜。因念佛而自心自生歡喜」,這個歡喜不是從外來的,是從念佛來的,念這一句阿彌陀佛,自自然然歡喜心就出來瞭。「末後復勸諭行人,不但自身受持此法而度生死,且應自他俱利,廣宏此經,勸導持名,輾轉度脫,出離生死。如是之人,世尊贊之為真善友」,真善友是什麼?真善知識,「即真善知識也」。這不是假的,跟遇到佛一樣。「此乃世尊極贊之辭,蓋善知識即同如來。此末後四句,正是世尊對後世能逢此經能聞此法之一切眾生之期望與訓誨」。佛陀對我們的期望,是希望在末法時期,聞到這個法的人,都能夠輾轉介紹給別的人,修學其他法門的人,要真幹。

夏蓮公通宗通教,顯密圓融,但是到最後一著,信願持名,求生凈土,放下瞭。我們要註意這一點,這是表演給我們看的。他用別的方法他也能往生,他把一切方法統統放下瞭,學瞭多少年,不用瞭,臨終隻用信願持名,他就成就瞭。再看黃念祖老居士,也是一個通宗通教、顯密圓融,大善知識。他把這部書註解完成瞭,我印瞭一萬冊送給他。那時候他身體還很不錯,他又做瞭一點補充,做瞭最後一次校正。這些書,現在都擺在我們的書架上,我們感恩!他給我們表演,往生前半年,六個月,每一天一句佛號,十四萬聲,其他的全放下瞭。慈悲到極處,表演給我們看的,最後一著他要是用別的方法也能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對於凈宗、《無量壽經》所說的就產生懷疑,逼得這兩個老人臨走的時候萬緣放下,一句佛號念到阿彌陀佛來接引。這真的,不是假的。我們讀經學教,對於這些地方要特別註意,才對得起念老,才對得起夏老,為我們會集,為我們做詳細註解。

末後這句話非常懇切,真善知識,這是世尊極贊之辭,贊嘆到極處。末後這幾句,末後這兩行,正是世尊對後世能逢此經能聞此法之一切眾生的期望與訓誨,「故我等實應哀切領受,刻骨銘心,恪遵遺教,勤修堅持,切莫辜負慈恩。」我們念到這個地方,就像看到念老當年註解寫到這個地方,感恩!

「本經之末,世尊重勸念佛,十方如來本心,一時和盤托出」,和盤的意思就是一絲毫保留都沒有,完全托出來瞭。在這一品當中,「福慧始聞」,你看看,你得有福報、有智慧,你才有這個緣分聽到;「微妙法、救世行」,依照這個方法修行救世,這個救世行,跟十方如來無二無別,勸人念佛修凈土就是救世行。我們應該怎麼做?應該做個念佛的好榜樣,讓人傢看到瞭都能生信心,都能夠真幹。這可不是假的,例子,我親眼看見的,他不是在表演,他是真的,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他往生瞭。「智慧海、難中難、行超普賢等,均指此信願持名之無上妙法。至於念佛法門之妙,縱以無量身,一一身有無量口,一一口有無量舌,一一舌出無量音,窮未來劫,演說不絕,亦難道得少分。故不多說」。這都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今天聞到是什麼樣的福報?我們自己不知道,佛知道。佛告訴我們,如果不是過去生中供養無量諸佛如來,你這一生絕對不會有機緣遇到這部經、遇到這個法門。

一門就行瞭,一句佛號就行瞭。我們眼前也有個榜樣,海賢老和尚,大傢都知道。二十歲出傢,師父就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囑咐他一直念下去。他的根性好,他是什麼根性?老實、聽話、真幹,所以他這一句佛號念瞭九十二年。四年前他往生一百一十二歲,九十二年就一句佛號,臨走的時候那麼瀟灑。我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如果還不覺悟,那就真錯瞭。

念老說到這個地方,沒得說瞭,故不多說,「唯恭錄靈峰大師《要解》中二則」,做為這一品的解釋,總結的解釋。「一、《要解》雲:由無量光義,故眾生生極樂即生十方。見阿彌陀佛,即見十方諸佛」。這不得瞭!見阿彌陀佛就見十方一切諸佛,一個不漏。「能自度即普利一切」,利益一切眾生。「由無量壽義」,前面是無量光,無量壽義,「故極樂人民,即是一生補處,皆定此生成佛,不至異生」。異生就是再投胎,再去做人,再去修行。不必異生,這個我們相信,為什麼?生到那個地方是無量壽,無量壽無論是早晚,決定都是一生成佛。所以極樂人民,即是一生補處,在極樂世界決定一生成佛,到極樂世界就是等於補處菩薩,皆定此生成佛,不至異生。「當知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而離卻阿彌陀佛名號,何由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願深思之,願深思之。」這個話蕅益大師說的。

下面的一段言簡意賅,字字句句都重要。「二、《要解》雲:蓋所持之名號,真實不可思議;能持之心性,亦真實不可思議。持一聲則一聲不可思議,持十百千萬無量無數聲,聲聲皆不可思議也。」這樁事情誰能知道?我讀瞭覺得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蕅益大師要是沒有入這個境界,他怎麼會知道!他註解《阿彌陀經要解》,九天的時間。他後頭有個跋,九天寫出這個小冊子。印光大師贊嘆他,說即使是古佛再來,給《彌陀經》寫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這樣的贊嘆,贊嘆到極處,無以復加瞭。印光大師是我們這一代的祖師。李炳南老居士的凈土,是跟印祖學的。我們這個支派所學的凈土,是跟李老師學的。李老師把這個法門介紹給我,也是苦口婆心,因為那時候我正年輕,涉獵不深,對於經教非常歡喜。所以我一直到八十五歲,才真正回頭,冷靜的去反省,往生有沒有把握?不敢說有,不敢說有問題就嚴重瞭,那來生怎麼辦?所以愈想就愈害怕,最後,把這些大經大論統統放下瞭,八十五歲之後一直到現在,專講《無量壽經》,專弘《無量壽經》,也就是夏老的會集本,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

早年我跟念老還沒見面,李老師把這部《無量壽經》會集本給我瞭,這個本子他寫瞭不少字,眉註,重要的意思提醒,用毛筆寫的。我非常感恩,我看瞭之後生歡喜心,經上講的生歡喜心,發心講這部經,依李炳南老居士的眉註講的,我講瞭十遍。得到這部註解之後,我真是無量的歡喜。念老還非常客氣,第一版復印的時候,他囑咐我,要我給他寫個序文。這部經註解我詳細讀過,我就下定決心,跟一些真正想生極樂世界的同學們,我們來學習怎麼落實、怎麼修行,把這部經典的教訓,我們要做到。我們的目標在西方極樂世界,對這個世間沒絲毫留戀,幹幹凈凈的放下,學海賢老和尚,學黃念祖老居士,這就對瞭。

所以末後,蕅益大師講這個我們要記住,持一聲,念一句阿彌陀佛,這一聲不可思議;念十聲、念一百聲、念一千聲、念一萬聲、念無量無數聲,聲聲皆不可思議!隻有用不可思議來形容,利益、功德無法想像,叫你說你也說不出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隻有功夫到瞭自己曉得,別人,有慧眼的人看出來瞭,沒有慧眼的人看不出。今天時間到瞭,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