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學誠法師:當前在傢學佛之人最容易犯五類錯誤

學誠法師:當前在傢學佛之人最容易犯五類錯誤

時間:2019-07-22 09:08:4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很多在傢居士來寺院作瞭幾天義工以後,內心對佛法的體會比在傢時要深很多,不少人問及在傢修學不能很快進步的原因在哪裡?原因有很多,首先要認識清楚在傢修學容易犯的錯誤,然後糾正他,就可以很快進步。

一、著於文字,喜見他過

為瞭解決自心的苦樂問題,所以要學習佛法。但是學佛多年,不見的快樂有增長、痛苦有減少。不是經論有問題,而是我們依世間的學習方式學習經論,誤以為懂瞭文字就懂瞭佛法,沒有辦法依經論反省生命、對治煩惱,文字懂得越多,反而成瞭看別人過失的工具。這一點,在傢居士尤易陷入而不知。

二、我慢高山,法鏡外照

聽聞佛法要具六想,第一就是“病者想”,而我們常常不這麼想,我們通常會以世間的地位、學歷、名譽等等,作為不承認自己有病的依憑。佛法是從恭敬中求,如果有一絲毫的慢心,都會成為受用佛法的障礙。實際上我們在無明當中絕對是個大病人,聞思佛法必須反觀自心,法鏡內照才能治病。反之,不照自己而照別人,在外境上分別計較,不可能凈化及提升心靈。

三、二寶居士,輕賤僧寶

現在社會上有一種學佛人,隻皈依佛法二寶,人稱“二寶居士”。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多是看不到自心的煩惱賊在作祟,以至膨脹我執、法執,以自己片面、單一的角度看僧眾的行為,不能理解,乃至毀謗,這種過失非常嚴重。“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因為還沒成佛,所以每個人都在學習,學習就是因為有不圓滿的地方,俗眾在學習,僧眾也在學習。

四、貪著自宗,嗔他法派

入瞭佛門,皈依瞭三寶,還是容易犯一些過失。有些人學瞭一個法門就非常執著,常在人、寺廟、宗派上分別,居士之間不能互相尊重接納,結果因為對人看不慣,進而對其所學的法門一概否定甚至毀謗,造下毀謗正法的惡業。謗法業障大如須彌,修行怎麼可能進步。

五、學不善巧,反成障礙

還有一類居士,皈依瞭三寶,讀瞭一些經論,覺得佛法最好,就一頭紮進學習佛法中去,極力勸導傢人、親戚、朋友都來學佛,要求全傢跟他一起吃素。實際上,每個人善根福德因緣不同,人傢不一定聽你,結果漸漸和傢人相處不來,乃至格格不入。在單位工作,人際關系變得很差,別人看你學瞭佛法卻成這樣,也就排斥否定佛法,對佛教產生很多誤解,自己學佛也越來越痛苦,得不到解決。

在傢居士要想走出學佛的誤區,關鍵就是讓佛法融入自心,以正知見指導自己的行為,把佛法轉化為自己潛意識中的力量,自然而然任運都和正見相應。如何做到呢?這個過程譬如登山,若一路上都是拉你下山的人,都是告訴你上山多危險的話,你可能在信心薄弱時就隨同他們下山去瞭,還是得不到受益。所以要一群志同道合的同行助伴,走上菩提大道才會既穩又快。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在師友的幫助下,首先認清自己學錯的形相,不自輕,不退怯,以“ 契而不舍,志在必得”之心,突破學佛路上的重重難關,不斷改正錯誤,證得種種功德、究竟成佛。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