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宣化上人:世界成就品第四⑦

宣化上人:世界成就品第四⑦

時間:2019-07-22 17:01:3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唐於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老和尚講述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或有清凈光明剎,依止虛空界而住,或在摩尼寶海中,復有安住光明藏。

如來處此眾會海,演說法輪皆巧妙,諸佛境界廣無邊,眾生見者心歡喜。

“或有清凈光明剎”∶或有這個世界它依靠這清凈光明而住。“依止虛空界而住”∶或者又有這個世界依止虛空界而住。“或在摩尼寶海中”∶或者有這個世界,它在摩尼寶海而住。“復有安住光明藏”∶又有一種這個世界,它安住在光明藏。

“如來處此眾會海”:這個佛在這一切的國土菩提樹下那個道場,大眾海會的裡邊。“演說法輪皆巧妙”:那麼佛說一切的法,轉大法輪。轉法輪用的這個方法,都是巧妙不可思議的,都是恰對這個所應度的機。“諸佛境界廣無邊”:這個談到佛的境界,是無量無邊的,說不完那麼多的境界。“眾生見者心歡喜”:所有一切眾生,見著佛在那兒轉法輪說一切法,心裡都是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有以摩尼作嚴飾,狀如華燈廣分佈,香焰光雲色熾然,覆以妙寶光明網。

或有剎土無邊際,安住蓮華深大海,廣博清凈與世殊,諸佛妙善莊嚴故。

或有剎海隨輪轉,以佛威神得安住,諸菩薩眾遍在中,常見無央廣大寶。

或有住於金剛手,或復有住天主身,毗盧遮那無上尊,常於此處轉法輪。

或依寶樹平均住,香焰雲中亦復然,或有依住大水中,有住堅固金剛海。

有的世界以摩尼寶來作嚴飾,莊嚴著它,這個狀貌“如華燈廣分佈”∶好像那個蓮華燈廣分佈一切的世界上。“香焰光雲色熾然”:又有依著香焰光雲這個色而住的,“覆以妙寶光明網”:在這個上邊又有種種的妙寶光明網來覆蓋著。

“或有剎土無邊際”:這個佛剎沒有邊際,“安住蓮華深大海”:它依著這個蓮華,在那個大海裡而住,“廣博清凈與世殊”:這種的世界又廣博又清凈,與一般的世界是不一樣的,它清凈光明。“諸佛妙善莊嚴故”:諸佛因為他有諸佛的這種神通妙善,這種微妙的善根所莊嚴的。

“或有剎海隨輪轉”∶或者有的世界好像一個輪子那麼轉,“以佛威神得安住”:以佛的威神力;所以它那個轉,也是很平安的。“諸菩薩眾遍在中”:所有這很多的菩薩,都在這個世界裡邊。“常見無央廣大寶”:常常地見著無央數那麼多,沒有數量那麼多的廣大的寶。

“或有住於金剛手”:或者有依著這阿修羅形的金剛手而住。“或復有住天主身”:或者又有的世界,住在這個天主的身裡邊。“毗盧遮那無上尊”:毗盧遮那佛這是無上的世尊,“常於此處轉法輪”:常常在前邊所說這種種的處所去轉大法輪。

“或依寶樹平均住”:或者有世界依著這個寶樹平均住的。“香焰雲中亦復然”:或者有這個世界依香焰雲而住的。“或有依諸大水中”:或者有世界又依大水而住的。“有住堅固金剛海”:有的世界就依靠這個堅固金剛海而住的。

(下面英語部分被剪,連帶上人的話也被剪,故錄音帶斷斷續續。)

有什麼問題沒有?......羅睺羅那是佛的兒子,是佛沒有出傢時的兒子。(弟子:這個地方是不是講佛有真子、內子和外子?這是不是要翻譯?)

上人∶是的,那可以的。這個《華嚴經》上這個諸佛子,翻譯佛的弟子就得瞭,不需要翻譯佛的真子啊,是內子啊,又是外子的,不需要那麼翻譯。有人又發心要不吃飯,為什麼要發這個心?......點飯是很好的事情,但是為什麼原因?是不是因為廟上沒有飯吃。......OK!

或有依止金剛幢,或有住於華海中,廣大神變無不周,毗盧遮那此能現。

或修或短無量種,其相旋環亦非一,妙莊嚴藏與世殊,清凈修治乃能見。

(下面英語部分被剪,連帶上人的話也被剪,故錄音帶斷斷續續地。)

好瞭,今天誰發心替我把這八句偈頌先講一講。你這個翻譯的先講囉。......那是不可以的,不可以的。都不......。

(弟子:......這個長行,佛再說一遍......這個偈頌,是說每一個世界海......“或有依止金剛幢”,有的是依止這種的金剛幢......,“或有住於華海中”,也有的住在這種華裡邊。“廣大神變無不周,毗盧遮那此能現”∶這種的很大的神通,妙有的變化......周遍所有的地方,這都是毗盧遮那光明照......所能現出來。“或修或短無量種,其相旋環亦非一”,有的世界......這修......?

上人:我之所以叫你講,就因為這個“修”字。這果修的“修”,你都不會講嗎?嗯?這個修,就當個長字講,長形的。那下邊那不是短嗎?由這個短,你就應該懂得這個修字是怎麼樣講法瞭。“修者,長也”,不是修行的修。這個修就是修長。再講啊!

(弟子:有的是修,有的不修,是說的有的是長,有的短。“無量種”,不是一種。)

上人:修長,你不能單單講一個修字。這個修就是個長,是個長形的。或依長形而住,或依短形而住。“無量種”,沒有數量那麼多種。嗯!講嘛!講下去。

弟子:“其相旋環亦非一”∶這個世界的形像是“旋環”,也不是一種。

上人:“旋環”怎麼樣講?

弟子:不知道。

上人:“旋環”也就是旋轉,也就是那個轉的意思;轉過來,轉過去,那叫旋環。“循環”就是無端,好像轉來轉去也沒有一個頭,那都叫循環。但是這也不是一樣的。再講。這好講瞭。

弟子:“妙莊嚴藏與世殊,清凈修治乃能見”,這種的妙莊嚴藏......在這個世界......也就是......)

上人:不是在這個世界;和這個世界不同。這個世界和這個世界這個莊嚴不同,就比這個世界所有一切更莊嚴。

弟子:“清凈修治乃能見”,是因為修這個清凈法,所以會看見。

上人:嗯!好!Verygood!你翻英文,詳細翻譯。

上人:......就與這個世界不同,與這個一般的世界不同。......講得比我講的更好。我知道我講的實在是不行。

如是種種各差別,一切皆依願海住,或有國土常在空,諸佛如雲悉充遍。

或有在空懸覆住,或時而有或無有,或有國土極清凈,住於菩薩寶冠中。

十方諸佛大神通,一切皆於此中見,諸佛音聲咸遍滿,斯由業力之所化。

我們金山寺這兒,和世界上所有的佛教有多少不同。世界的佛教,就是中國、日本、暹羅、緬甸,在講經說法的時候,沒有人像我們這兒這樣請法。我們這兒這個請法的儀式,就連慧僧法師也沒有見過。所以他到這兒看見之後,回去就認為是很奇怪的;不是奇怪,就因為他沒有見過。這種的方法,就是和佛在世的時候一樣的。佛在世,佛說法一定要有人請法;要沒有人請法,佛就不說法,就默然入定。那麼要有人請法呢,佛就說法。

這請法,必須要“右繞三匝”,向右這麼繞三匝,這表示就是繞佛。那麼現在我們這兒這個請法,也就是返古,就是回去到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所以有人請法,這個請法這個人必須要鄭重其事地,對這個事情看得很重。那麼,必須要右繞三匝,或者繞四匝也可以;不可以少,隻可以多。因為你這個功德是越多越好;你這過錯呢,是越少越好。

那麼來請法這個人,你請人說法,將來你一定會說法的,你一定會辯才無礙的。好像那富樓那善於說法,辯才無礙,他就因為在往昔盡請人說法來著。因為請人說法,所以他自己所得到的果報也就善於說法,辯才無礙。我們在這兒能行這種的儀式,這是很稀有的。所以請法這個人,拿這個香要恭恭敬敬地。這個香,最好用手舉著過到眉毛上邊,這個眼睛看著腳底下往前走路,就恭恭敬敬一心想這個佛就在這個虛空這兒,接受我這個請法。

我現在給你們講經說法,講得好、講得不好也都不是我講的。是誰講的呢?我是替這個諸佛菩薩來傳一傳話,來翻譯這個經典;我替諸佛菩薩來翻譯,你們就替我來翻譯。所以這個講得好、講得不好,不是我講的,可是你要會聽的,比會說的好得多。你要會聽的,“粗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都是第一義諦。你要不會聽,講得再好你也不懂;你要會聽,就講得不好,你都把那個意思明白得很圓滿瞭。

“如是種種各差別”:像前邊所說那個種種的情形各有不同。“一切皆以願海住”:這所有的世界,都依靠諸佛菩薩在過去所發的這個願海而住。“或有國土常在空”:或者有一個國土在虛空裡邊。“諸佛如雲悉充遍”:那麼這國土在虛空,這個諸佛就像雲似地悉充遍這個虛空。

“或有在空懸覆住”:或者有這個國土,這個世界在虛空裡頭在那懸著,上邊又有覆蓋著,“住”,在那兒住。“或時而有或無有”:或者有的時候有這個世界,或者有的時候又沒有瞭;這個沒有一定的,沒有定法。“或有國土極清凈”:或者有一個諸佛國土就很清凈的。“住於菩薩寶冠中”:它住在那個菩薩所戴的那個寶冠那裡邊,這個世界。

“十方諸佛大神通”:這是十方諸佛所顯的大神通妙用。“一切皆於此中見”:所有的這一切佛菩薩,一切的眾生都在這個世界裡互相見著。“諸佛音聲咸遍滿”:諸佛演說妙法音這個音聲“咸遍滿”,全都遍滿一切處。“斯由業力之所化”:這是由眾生的業,佛功德這個力量所化現的。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