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獨尊湛現:修行中必須要註意程序,這就是捷徑

獨尊湛現:修行中必須要註意程序,這就是捷徑

時間:2019-07-24 08:50:2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諸位同學,大傢好。修學期間有幾個步驟,希望大傢要警惕:

第一,對善知識必須要有明確的選擇性。這是我們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事情。

第二,知見必須要正確。知見偏差是不會受益的。

第三,必須要理論與實踐要結合,千萬不要學口頭禪,誦經念佛就是再熟練,不能入心,也是無濟於事。

即使道理明白瞭,行為不符合,也不可以。必須要做到信,相信佛法的真理,然後必須要務實發心去造作。光是道理明白,心態不轉,自私自利也不可以。

第四,大傢要對修行的三個環節程序要分明:

1.修正,就是改正知見,或者善惡分明。

2.靜止,安心靜止,把心態靜止下來。

3.清凈,這個清凈指在動態中所求的靜態,心不被境所困,心能轉物。

所以說以上的這幾個環節,是我們修學者非常關鍵的過程。

老師若是投錯瞭,會耽誤永生的出離。輪回的路是極其危險。一步失足,萬劫難復。知見偏差,背道而馳,會造成南轅北轍。

必須要依教奉行。要與佛的智慧與知見相吻合,相融通才是。

要務實行動,用一顆堅定不移的心態,要長久地堅持下去,方可受益。

這些種種的造作行為,都是為瞭一個目的,就是破除“我執”。

要是達到無我,心態就會自然靜止,就不會被影像所困。心靜則影現,也就是說心靜自然明。

萬法隻為當下一念心。

大傢要用心體悟,當下“一念心”是什麼心?

是靜止,還是清凈,還是沒有意識的心,還是說短暫的那一刻?

所以要用真心去體悟才是。在佛法裡面有很多這樣子的詞語。

這個凈心,到底要凈到什麼程度,是為凈心?

俗話說,道法自然,這個自然就是說明的心態,這個心態要回復自然的表現。

我就是自然,自然就是我,相融合為一體。

這種的純凈的表現,沒有辦法能夠用任何的語言來形容的。

就是佛在世時,也沒有辦法明確地說明,隻能夠大概來形容。

不然怎麼能說,以心印心,隻能心悟,不能言傳,就是這樣的。

佛法是最為究竟圓滿,也是最根本的殊勝的法門,最根本也就是到瞭盡頭,這個盡頭,是最簡單,最輕松,最廣闊。

這就是自然,萬法的本質當體即空,也就是說本來無一物,也就是說沒有任何的事相,事相都是來自於妄念,念起相現,念盡相滅。沒有絲毫的念頭,剎那間的放下,剎那間的一念凈心就是本來。

要努力把這片刻的靜態,長時間地延續,這就是我們佛法的主要目的。

希望眾親要積極努力,不能懈怠,要想瞭脫輪回的苦海,這就是必經之路。

在修行的過程中,內心不要對任何的事相有所住、有所執。

保持內心的清凈,才能回到原點。

阿彌陀佛,桑吉多吉。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