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在寂寞中醒來的感覺!

在寂寞中醒來的感覺!

時間:2019-07-25 16:55:0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在寂寞中醒來的感覺!

我曾被各種“保送”到最好的學校,被父母“包裝”成最好的模樣,被老師“調教”成與這個世界合拍的節奏。一切都按照大傢安排好的那樣,命運就像在星盤上規劃的,我被“打造”成瞭有三觀也有五官,有學歷也有閱歷的好人。

但是,我並沒有大傢所認為的那麼好,一種逆反和厭煩的情緒不知從何時開始油然而生。這一切的打破,始於和父母爭執中迸發的那句“我現在的這一切,是你們想要的,而不是我想要的”。父母沉默瞭。我對父母的恩情完全看不到,甚至理所當然地接受這些生命果報的饋贈,毫無感恩心。伴隨著巨大的摔門聲,我陷入瞭無盡的反思。我到底想要什麼?

寂寞,甚至呼吸都是苦

我們這一代人,像我一樣的為數不少。在三十而立的使命感之下,“擇一城終老”成瞭鞭笞自己行動的動力。看上去無瑕美妙的背後,我們有怎樣的內心感受?這是我想要的嗎?

有一種寂寞,叫做獨生子女。我沒有至親的姐妹,小時候偶有玩鬧和尖叫,被父母第一時間遏制。傢的周圍沒有同班小朋友,也常常聽到傢長說“不要跟誰誰一起玩”。被捧在手心的孩子,隻能不斷張揚個性中以自我為中心的部分。寂寞,是因為沒有人分享快樂。這是我想要的嗎?

有一種寂寞,是不信任。有毒的牛奶,有學歷的高科技犯罪,慈善傢的偽善表演,假唱的歌手,人性黑化後的追捧,我對社會的道德底線產生瞭質疑。信任危機的表現,使和他人拉開距離變成唯一能保護自己的方式。我選擇獨來獨往,選擇跟方塊磚、高科技對話,跟植物和死物打交道。寂寞,因為對我設定的社會失去信任。這是我想要的嗎?

有一種寂寞,是心無所依。從居住的城市,跑到另一個國傢,短期的叫出國旅遊,長期的叫出國留學。現在回想起來,我幼稚地以為,改變環境能改變我內心的寂寞。但事實上,外國友人也會不友善地豎起中指罵人。當時,我無視瞭這個場景,但沒辦法無視種族和種族、國別和國別之間不平等待遇帶來的憤慨,平等和自由在內心的烙印開始灼痛。寂寞,因為心之所向無法實現。這是我想要的嗎?吞吐寂寞,呼吸都是痛苦。

醒來的感覺

如果要問三級修學帶給我什麼?我想說:“就是醒來的感覺!”我第一次腳踏實地知道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戳到我生命深層的渴求。也許是我無始以來的累積,接觸到的那一刻,我便知道,這裡就是我的安身之處並心向往之。我慢慢開始思維過往,活著隻是暖身的遊戲,為什麼而活才是我蘇醒那一刻的真正使命。人生的選擇本就沒有對錯,一切都是現象,現象背後的本質是千絲萬縷的因緣。學以致用,我上手就觀察他人,而這面照妖鏡也折射出我內心的混亂和不堪。於是自省:我來學佛是為瞭把人和我對立起來嗎?

不得不說,佛陀的偉大不在於他解放瞭多少個民族,征戰瞭多少個國傢。他的偉大在於掀起瞭一場“覺醒革命”,並且告訴我們如何革命,如何在這場革命中取得勝利。在這一場戰爭中,每個人都是生命的勇士。而導師施設的三級修學和服務大眾模式,聚集瞭一群又一群追尋生命真相的人,共同聽聞正法。我由衷地隨喜贊嘆。

我那獨生子女的高度強烈的自我認同,被無我利他的義工行所代替;我內心對社會的信任危機,在認識到因緣因果的時候被瓦解;我的心從此有瞭依靠,不再隨境而遷,我心無旁騖,道心堅定。三寶的力量不可思議。頂禮三寶,是對生命至高品質的禮敬,是對自己內在覺醒力量的認同和呼喚,人生中自我價值真正落地實現。修學佛法過程中,我得到瞭明師指引,與此同時,我發心追隨佛陀,追隨導師,勇於擔起這個世界眾生苦楚,喚醒每個人的自性光明。

我也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在努力,因為有一群和我志同道合的夥伴,陪伴我在菩提道上歡樂地大步前行。成長對誰都隻有一次,不可重復。活著,就是以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為存在的核心價值。

感恩三級修學,感恩導師,感恩三寶護佑!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