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得抑鬱癥的越來越多?
《瞭凡四訓》中說:“福在受諫。”雲谷禪師耳提面命的慈愛,瞭凡先生十分珍惜。“《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天作孽”,從大的環境來看,就是天災人禍。現在全世界每天發生的天災非常多,比如地震,現在地震的頻率已經超出科學傢的想象。以前覺得地震是什麼?釋放能量,所以連續幾年發生地震的上去下來、上去下來,保持這樣一個規律。但現在已經完全跟以前不一樣瞭。這個問題,經典裡面一句話就解釋瞭。為什麼地震災禍的頻率高成這個樣子?因為現在人心也是空前地墮落瞭。“三才者,天地人。”人為什麼為萬物之靈?因為德行可以跟天地一樣無私。現在我們不受倫理道德教育,變成什麼樣瞭?可能連自己的至親和骨肉全不放在心上。
大傢看看現在的年輕人,貪男女情愛的一時之快,最後懷孕瞭,把孩子墮掉,兩個人就折瞭半生的福。所以欲望怎麼會是快樂?欲望一定是痛苦的根源。你看應酬多的人,上頓陪下頓陪,終於陪出胃下垂。人到中年會生病,大多跟吃東西有關,縱欲瞭。現在得高血壓、癌癥不是四五十歲,是小孩就得瞭。有一個女孩二十三歲得瞭癌癥,後來她自我反省,她從來沒有順過她的父母,他們傢她最大,女孩子脾氣這麼大,身體都會受損。還有,她記憶當中,經常晚上出去天亮才回來。有一次她父母實在是找不到她,就在夜裡十一點多打電話給她,“女兒啊,你趕緊回去休息。”她心裡說:“休息?才剛開始而已。”所以我們的下一代覺得享樂是快樂,其實那叫縱欲,那叫自我摧毀。可是我們再回過頭來想一想,我們教過孩子尊重生命嗎?我們教過孩子養生之道嗎?所以我們找到瞭根源,天災人禍越來越多,就是人的思想出問題瞭,價值觀出問題瞭,人心出問題瞭。
現在的人為什麼要拿很高的學歷?是為瞭更好地服務社會,還是為瞭多掙薪水?現在我們的下一代,他們做任何事情的動力在哪裡?其實兩個字就講透瞭:利跟欲。我們現在不斷在增強孩子的是什麼?利益跟欲望。假如我們教的是對的,人的德行是越來越好,“德日進,過日少”。請問,現在的孩子小學的時候德行好還是大學的時候?到大學已經多讀瞭十年的書,怎麼越讀越後退?我們忽略瞭教育的本質。不隻材料上瞭生產的機器,我們人也上瞭工業革命的機器。我們制造出來的就是一個一個的商品,什麼商品?會考試,最後會追名逐利,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個終瞭。人都活成商品機器瞭,難怪越來越不快樂。
科學傢講,人一兩歲的時候一天平均笑一百八十次,成人一天笑幾次?七次!我們活瞭二十幾年、三十幾年,努力的結果是什麼?越來越笑不出來。現在得憂鬱癥的越來越多。我們真正愛孩子,要把痛苦的根源找到。因為什麼痛苦?思想才是根本,他把快樂誤解瞭,他以為自私自利,利、欲滿足瞭,他就快樂瞭,那是吃嗎啡、吃毒藥。
孟子告訴我們,“上下交征利”,一個傢庭、一個團體所有的人都為瞭自己的私利,“而國危矣”,而傢危矣。現在的災禍一句話講透瞭,“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們的古聖先賢,哪有教我們以利欲為人生的目標的?要以道義呀!所以大傢再想一想,為什麼瞭凡先生能改命?他放下瞭利欲,更重要的,“此義理再生之身也”,他的人生價值觀、目標完全擺正確瞭,不自私自利瞭,不縱欲瞭,盡自己的本分,盡自己的道義。所以現在整個地球的災禍要化解,也要靠人類真正回到道義。對另一半有道義,對後代有道義,對地球母親要有道義!大地生養我們,我們就這麼糟蹋它,哪有可能沒有災禍?“天作孽,猶可違”,這些自然災害要降臨,還是可以挽回的。“自作孽,不可活”,假如是自取滅亡、自討苦吃、自暴自棄,那就很可能很難生存下去。
——選自《瞭凡四訓講記》(改變命運四部曲,揭開心想事成的秘密)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