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蔡禮旭: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河海

蔡禮旭: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河海

時間:2019-07-26 09:04:0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河海。】

『跬步』,就是人踏一步叫「跬」,左右各邁一步,叫一步,所以踏一個腳步出去是指半步,就是跬。所以不積半步,慢慢這樣積累前進,無法遠行到千裡;不匯集滴水,不匯集這些細流,無法成為浩瀚的江海。所以由這句當中,我們就可以體會到,任何事情都是由小漸大累積而成,絕對沒有一步登天、一蹴可及的事情。那其實當父母的人、當老師的人體會到這個瞭,你教孩子也不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不然就是揠苗助長。其實對我們自身來講也是,硬把自己學的逼得很痛苦、很緊張,最後身心不安,最後說:「算瞭,不學瞭」,就麻煩瞭。還是要重視平常的功夫,慢慢積累。

我們明白有恒是成就道德、學問的重要基礎,我們現在有沒有恒?我們如何學?得要透過一些具體的生活習慣把它養成恒心。這個其實每一個人一定有自己的方法,慢慢去養成恒心。比方曾國藩先生三個習慣,我們每天可以做,每天泡腳。實實在在講,不多花時間,你把熱水燒好瞭,你邊看書可以,不浪費時間,但是對身體有幫助。真的,隻要一個好的方法對身體好,你每天做,鐵定見效。你每天練一段八段錦,保證你身體明顯提升。再來,每天看十頁歷史,我們可以每天看一則德育故事。你真的每天貫徹,哪怕今天眼睛都已經張不開瞭,「還沒看德育故事」,馬上從床上彈起來,還是把它看完。你做一次、二次、三次,你對自己的信心就起來瞭,佩服自己能堅持,慢慢你這分決心、恒心能把你的瞌睡蟲給嚇退,能把你這個好睡的習性給震懾住。

包含曾國藩先生,每天把這一天所接觸到的這些人事物,很有啟發的,對自己從政很重要的這些觀念、訊息,都把它記下來。「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慢慢習慣,這個恒心建立起來。包含我們用功,每天早晚讀誦經典不間斷,包含我們每一天生活的作息都給它保持,那你隨時做什麼事情都很自然的反應,愈做愈習慣,愈做時間愈減少,愈熟練,熟能生巧。

摘自:《群書治要36O》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七十九集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