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你看到的,隻是業力允許你所能看到的

你看到的,隻是業力允許你所能看到的

時間:2019-07-28 17:28:4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na mo a mi tuo fo
無 阿 彌 陀 佛


《雜譬喻經》中講過一個故事:古印度有一座寺院, 住著百餘名僧眾。距寺院不遠處,住著一位潛心向道的女子,她每天供養一位出傢法師,然後在其座下恭敬聽法。一天,輪到一位老比丘前去應供講法。他年歲已高、剛出傢不久,對許多經義尚不瞭解,但又不知該如何婉拒,隻好硬著頭皮,拖著沉重的腳步前去。

這位女子見老比丘的步履如此“安穩”,就對他生起瞭極大的信心,認為他必定是個有智慧、有定力的大修行人。

進入屋裡,老比丘心情七上八下,享用齋飯的時間拖瞭很長。然而,漫長的等待,絲毫未減少這個女子求法的誠心。

午齋過後,她虔誠地請老比丘說法。老比丘惶恐不已,想到自己一大把年紀才出傢,對深奧的佛法不明究竟,心裡既慚愧又苦惱,不禁感慨道:“愚癡無知,缺乏智慧,實在非常痛苦啊!”

女子聽瞭這段話,以為是給自己開示的,就仔細體會其中的意義,明白瞭由無明產生痛苦……在反復思維的當下,她竟證得瞭聖果。


有位尊者說:“與任何人相處,時間長瞭肯定都能看出毛病,因為眼睛就是業力專門為我們準備的。因此,我們需要認清自己的評判標準來自於自我,而不要輕易評論他人的是非功過。其實,你看到的,隻是業力允許你看到的。”

隻要你心清凈瞭,到處都是清凈的。

我們因為自己不清凈,所以看什麼都不清凈;因為自己是凡夫,所以看一切都不圓滿。

世界本是清凈的,眾生皆是佛性充滿的,我們看到世界不清凈,是因為自心不清凈,所以要自我覺悟,自我圓滿。


菩薩來到娑婆世界都會示現凡夫相,長得跟大眾一樣,我們看不出來誰是菩薩,所以要普皆恭敬。

很多大成就者都勸誡我們:不要起分別心,因為你沒有他心通,不知道對方是誰,你護念住自己就行瞭,不要議論別人。

你如果講別人的過失,你自己就陷在過失裡瞭,你又不知道別人什麼境界,你隻是表現出你的愚昧和不滿而已。

我師父也跟我講過,他特意在大殿裡說:你看羅漢翹著腿,撓著背,挖著耳朵,摳著鼻屎,你哪敢輕慢他,那都是聖者。

你認識誰是阿羅漢?雖然供在佛殿裡,但生活當中出現瞭,他是阿羅漢,他是菩薩,你也不知道的。

所以我們修行人要“隻管自己,隻看好樣子”,我的師父是這麼教導,印光大師也這麼教導,我去各個地方參訪的那些高僧大德也都這麼教導。


因為你不知道對方的境界,對方哪怕就是凡夫,但你是修行人,你要慚愧自己生瞭這個負能量的心態,你要想:我為什麼沒有智慧去轉變這個逆境,不能把逆境轉為道用?

為什麼“若真修行人,不見他人過”?

因為我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我們的業力所顯現的,我們要回光返照,消歸自性。

所以“靜坐常思己過”,就是說我們有正念的時候,要多看自己的過失,“閑談莫論人非”,不要去看別人的過失,要看別人的功德。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