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凈土法門:學佛要有 自知之明

凈土法門:學佛要有 自知之明

時間:2019-07-30 08:40:25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隨諸眾生所應得解」,這是教學的人不能不知道,眾生根性不一樣,一定要應機說法。他是什麼樣的程度,給他講適合他程度的東西,他能接受,講太高瞭他不懂,講太淺瞭他聽瞭沒味道,所以法一定要契機。「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就是自性本有的智慧。也就是此地所說的五種智裡頭「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這殊勝的智慧。

這是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圓滿自性智慧照見。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此地自性顯照一切妄法,跟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是不是一個意思?照見之後他得什麼?他那個心地跟經題上所講完全相應,清凈平等覺,真心。清凈是沒有染著,平等是沒有動搖,無所不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

清涼稱它作無障礙的法界,說瞭四種無礙,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為什麼無礙?因為它統統是假的、是虛妄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為什麼會有障礙?你起心動念,障礙瞭;再有分別,這障礙就大瞭;再執著,那是嚴重障礙,全迷瞭。

所以我們自己學佛,老師常說,學佛要有自知之明,對別人知不知不重要,對自己知不知非常重要。知道自己現在在什麼地位上,是在哪一個等級,我們就不會傲慢,不會自以為是,不會得少為足,依舊不斷的勇猛精進,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這就對瞭。提升到究竟圓滿,就是這幾句話上所說的,這究竟圓滿。學習最怕是自以為證得瞭、自以為究竟,他再不能向上提升,這個自以為就是嚴重障礙。

文摘恭錄—凈土大經科註(第五一七集)2012/9/16 檔名:02-037-0517

南無阿彌陀佛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