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能弘法師:要學會調節自己的心

能弘法師:要學會調節自己的心

時間:2019-07-31 16:58:4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能弘法師:要學會調節自己的心

“喜怒哀樂之未發”,就是你的心裡面一片清凈、平靜,沒有喜怒哀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清清靜靜,明明瞭瞭,一念未生,這叫“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當你的情緒跟著事情來時,有喜有怒,但是能夠有節制,不至於大喜大怒,起落不平,不至於沉入情緒的陷阱和泥坑,陷入情緒的高低起伏不平,而是有節制,這叫“和”。

你要和諧別人,自己得先和,先要調和你的情緒。萬一有喜怒哀樂起來,就像天氣一樣,本來天氣晴朗,沒有陰,也沒有大烈日,那萬一有風有雨有雪有霜,也要適當,過瞭天氣就不和瞭,所以風雨雪要和,否則就成災,過瞭就成災,當然不夠也不行。所以,中庸就是一個人的心要保持平靜,萬一有情緒起來,也要用理性來調節,不能亂瞭你的意,亂瞭意就不和瞭。

所以你發現自己起心動念不高興瞭,立馬就調節,不能不高興。有的人說,我沒事啊,我沒有煩惱啊,我很清凈啊,可是人傢說你兩句,就臉不是臉,鼻子也不是鼻子瞭。那假如一直下去就壞事瞭,等一下就發怒瞭,就惱瞭,就怨瞭,就恨瞭,最後就完蛋。惱怒怨恨害,這叫五毒王,假如吃進去,五臟六腑就都壞瞭。

有一點點的不高興,這個正常,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啊?什麼人才能達到不起心動念,他的心一直是平靜的,就算是起瞭心也是善心,而且是絕對沒有一點點、一絲一厘一毫的執著,那人是誰?是阿羅漢。普通人沒有達到阿羅漢的境界,不可能沒有起心動念和喜怒哀樂,有是非常正常的,但是你要調節自己的心,讓心回到“中”上來,回到平靜上。大海有波浪正常,但是不能忘瞭大海的平靜,假如大海一直波浪下去就壞瞭,就成災瞭。

所以“增益其所不能”,就是說增加那些你做不到的,都讓你來做到。不是說瞎增加,增後面有個“益”,讓你做那些做不到的,是為瞭讓你受益,為瞭讓你從中得到好處,所以叫“增益其所不能”,假如說你能夠達到,最後“增益其所不能”,也就超越瞭自己。

現在我送給你一句話,你假如能夠記住,對你一生都有好處,這句話是這麼說的:“人生就是在不斷的挑戰自我,超越自我中前進的!”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華嚴大道場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