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大安法師:如何面對死亡?(內附視頻)

大安法師:如何面對死亡?(內附視頻)

時間:2019-08-01 16:56:3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大安法師:人如何面對死亡?(視頻版)大安法師:人如何面對死亡?(文字版)

大安法師微課堂:如何面對死亡?(內附視頻)

生命當中最重大的一件事情,就是人如何面對死亡。

中國的五福,其中一福叫考終命。壽終正寢、善終,都是五福裡面重要內容之一。那麼對於凈土一法來看,善終不僅僅是保持人身甚至升到天道,這在世間人來看已經是很善終瞭,但還是沒有解決輪回問題。對凈土一法來說,這還不算善終,一定要成就往生西方凈土才叫真正的善終。

世間人不瞭解死亡的整個過程,往往對他的雙親,很難讓他得到真正的利益,留下瞭很多的悔恨。

我原來學術界的一位同學,他是專門搞生死學的,在我們國內搞生死學,也是很有成就,寫瞭很多書。他春節前到我這兒來,給我送瞭他寫的專著《生死學》。他搞瞭二十年的生死學,包括臨終關懷。

他談到最近他嶽母的去世,給他震動很大。覺得自己更要註重這些臨終關懷的操作實踐,不能光講理論。當時隻聽他說,我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樣引起這種感慨的。在春節那幾天比較空閑的時候,他說他對他嶽母死亡去世的過程有個後記來記載,我就看他那個後記,才發現他這種感慨還是由衷而生。

他說瞭一樁什麼事情呢?因為他是跟他的嶽母住在一起的,他嶽母作為他傢裡的成員,幫他撫養小孩,操持傢務,對他傢庭貢獻很大,所以感情非常好。就在一年前,他的嶽母覺得腸胃不太舒服,就到醫院檢查,他們也以為沒有什麼問題。但一檢查出來是癌癥。是癌癥,他們夫妻兩就覺得無所適從瞭,怎麼是癌癥?一下子好像天塌似的樣子的。於是面臨這個問題他們馬上作出決定,保密。不能讓自己的母親知道這個事情。保密,他為什麼決定保密呢?也有一個因緣,他的嶽母在她的那個居委會是一個很熱心腸、很幫人做好事的人,所以在那一片很有威信。在傢裡也是很有威信,一心想著別人。誰的孫子、侄子,誰過生日,她都要去操辦。誰怎麼結婚,怎麼操辦,也是很有威信的。在整個傢庭就好象總司令這樣一個角色來指揮的。平時如果誰得瞭癌癥,她都會說“哎呀,這個人得癌癥肯定是造瞭惡才得癌癥的。”所以他覺得自己的嶽母這麼善良,怎麼得瞭癌癥,這個事情不能告訴她呀。她平時總是說造瞭惡才得癌癥的,現在說她得瞭癌癥,就等於說她自己造惡,她接受不瞭啊。就采取保密的形式。這一保密可好瞭,肯定說假話瞭,“哎呀,一點腸胃病,慢慢就會好。”

他嶽母開始也以為是一般腸胃病。但畢竟是癌癥,慢慢惡化,慢慢就很痛苦瞭。這一痛苦,煩惱就起來瞭。他嶽母說“你們到底怎麼回事?得讓我動手術啊。動瞭手術不就好瞭嗎?”這兩個子女又不敢讓她動手術,生怕是惡性癌癥擴散瞭怎麼辦?所以搞得她的嶽母就跟他發脾氣,“你們怎麼回事,不讓我作手術?是不是舍不得錢!我有錢!”這兩個搞得很被動,又說不出真實的東西。在這種情況下那就安慰安慰一下,就做手術吧。一做手術,一打開,已經是擴散瞭,擴散瞭也沒有怎麼,就趕緊縫補起來。這一做手術,他嶽母心情比較好,以為做瞭手術就會好。誰知道做手術還是惡化瞭,進行化療都很痛苦啊!他的嶽母就在猜測自己大概是得瞭一種很重很重的病,但是她的子女一直不敢跟她說,就消瘦消瘦,消瘦到最後實在是沒辦法,就想要回到傢裡去。回傢裡去你說多窩囊啊。又不敢白天回去。因為生病以後就很憔悴、很消瘦、很難看。他的嶽母又好強,平時都是很精神的。現在怎麼很難看?又怕被別人看到瞭,不好意思。“是不是造惡瞭?怎麼回事?”所以還是等到晚上,大傢都休息瞭,偷偷摸摸地開著車回到傢裡,回到傢裡也不告訴左鄰右舍,回傢大概一兩天就去世瞭。去世之後就趕緊讓殯儀館把她送過去美容,等到出葬的時候,來遺體告別的時候,她的左鄰右舍才知道她已經去世瞭,抱怨說“你們為什麼不告訴我們,在她病重的時候我們應該去看望她呀!”一個都沒有去看她。

我這個同學說:“我搞瞭20年臨終關懷,怎麼對我的嶽母一點勁都使不上啊!悲傷安慰也沒有辦法”。他嶽母在非常遺憾、非常痛苦、還又怨恨當中走的。他就很悔恨自己。我告訴他:“你要搞臨終關懷,要去好好瞭解凈土法門。凈土念佛、助念一法是這個世間當中最好的臨終關懷。舍此之外,都不能讓父母得到究竟的利益“。

對這樁事情,需要瞭解生命死亡的一些基本情況,而且需要瞭解教理,及時地開導、把握病人在臨命終時的微妙心理,給予及時地開示,解開他心裡的情結,讓他萬緣放下,靠倒阿彌陀佛,就能得到究竟的利益。

這需要病人他自己發心,一定要引發他求往生的強烈願望、願力。這時候再配合助念,他就能夠成功。

今年元旦時,東林寺助念瞭一位九江的老居士,龔老居士往生,非常殊勝。

那時,我們正在打冬季佛七,他是一個患胃癌、胃全切除的病人,住在九江醫院,靠插著管子輸液來維持生命。他也感覺到這樣不好,所以他就打電話給我們東林寺,說我能不能到東林寺去往生。我們同意瞭他的這種請求,歡迎他來東林寺往生。他一聽說,就很高興,把管子全部拔掉瞭,馬上讓他的兒子雇瞭一輛出租車,直奔東林寺。

來瞭之後,我們就給他安排助念,在這個七天當中,他是不吃飯瞭,也吃不進去瞭。他是胃癌,胃全部切除的。七天當中沒有痛苦,臨命終時,臨走的時候,對著佛像合掌,說“來瞭來瞭,就是他,就是他”。說完就走瞭。臉上紅光滿面,那種笑容真的是非常燦爛。頭頂發燙,全身綿軟,往生瑞相非常明顯。所以給當時在場的,來自全國各地的四眾弟子都有很大的鼓舞。

在那個七天當中,確實佛號沒有斷,正好有幾位比丘尼在那裡,她們帶著一批居士,佛號沒有斷。也算龔老居士福報很大,他臨斷氣的時候,在場的一位比丘師在現場指揮,把他的傢屬全部遣到外邊去。這些比丘尼還有兩位比丘,都跪在那裡給他助念,懇請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接引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這一例是助念成功的。

由於這樣的一個良好開端,現在很多居士都希望來東林寺,來往生。我們東林助念團也在接納這些願意到東林寺往生的,我們幫他助念,遵循祖師的教誨,能夠幫助一個人往生凈土就是成就一個眾生成佛,這個意義重大。雖然助念的過程是比較辛苦,但是這個事情值得做,助念的人也很有功德。

那麼,這樁助念的事情,從病人開始生病,你就得把握他的心理狀態。

龔老居士的成功,是來自於他求往生的心非常猛利,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生病他不是求往生,而是想到我怎麼病好,那就麻煩瞭。

對這個問題,我把周孟由和周群錚的母親往生的過程,跟大傢作個介紹。周孟由的母親從生病開始,他就不斷地把他母親的情況寫信跟印祖匯報,請示該怎麼辦怎麼辦?印祖及時地給他反饋,怎麼辦怎麼辦。這個過程跟大傢介紹一下。

當時周孟由、周群錚的母親生病瞭,雖然已七十多歲,但是她生病並沒有求往生的心,還是想求身體健康、康復。對這一點,印祖有個開示,在回信裡告訴周孟由,說:“你的母親雖然年高,但對凈土往生一法,她平時沒有認真地修持”。

很多人都屬於這種情況。雖然也信信佛、吃吃齋,實際上真信切願,所謂“無禪有凈土”,“有凈土”這一點都是打折扣的,沒有認真修持。

在這種情況下,你還不能說得太白瞭,說:“你一定往生,一定往生”,這個詞還很微妙。你作為子女,說:“你趕緊去往生”,說不準她會理解為:“你怎麼這麼不孝啊,還就盼望我死啊”!她就會這樣理解。這還很微妙,你還不能這樣去說。

所以這個時候,你在她病中還不要跟她提這個事情,就讓她好好念佛。好好念佛,至心念佛,就能蒙阿彌陀佛加被,她的身心得到安樂。如果說命數沒有盡,固然她身體會好起來,等她好起來之後,再婉轉地勸導她發起求往生的心,厭離娑婆、欣求凈土。現在個時候還不能勸她的。

我本人也有這方面的體會,我父親臨終的時候,是九三年。盡管我母親念念佛,父親不怎麼念佛。我那時在北京,趕回傢之後,我的哥哥姐姐那時都沒有信佛,現在他們大部分都信佛瞭,基本上就我一個念佛的。你說對我父親,讓他求往生這句話還真的說不出口瞭,他會有其他的看法,所以我就幫他念《無量壽經》,幫他念佛。讓他聽,隨著這個佛號,聽佛號。由於他想求生存的心很強,求往生的心很弱,是這種情況,所以這裡一定要細心,婉轉委曲地勸導。

等他身體健康之後,平時要常常熏習他,要講在這個世間輪回的苦啊,西方極樂世界的樂啊,生到這個世間很不容易啊,人超生很難啊,但墮落三惡道很容易啊,如果不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三途受苦就無量無邊啊,我們今生得到人身,又聞到佛法,要趕緊解決這樁大事。平時要把這些,反復地跟他熏習,這樣或者可以發動他宿世的凈土善根。在這個時候,你再跟他講就比較好瞭,要不他會覺得你是不孝的:“你還盼我早死呢!”這個是要註意一點。

那麼,印祖對周孟由兩兄弟也是這樣講的:“你現在先不要說得太直白”,等她有一點信心之後,她再生病瞭,就叫她放下一切求往生。

其實,最好的心態就是一心待死,不要在這個時候再去求神求鬼,求趕快身體健康,甚至為瞭滋補身體殺害眾生,這不是業上加業嗎。這些鬼神也是世間的凡夫啊,他自己都不能解決自己的生死問題,你求他會有什麼作用呢?

常常有很多人碰到這種情況,因為他一心要求身體健康,病急亂投醫,求神求鬼,什麼都求。這時候都要放下。戒殺護生,愛惜物命,不要依照世俗的知見,這時候給父母吃雞吃肉,進什麼補,不要以這個為孝。

當時,周群錚想到外面去修行,印祖的信馬上過來瞭,說:“你的母親現在有病,你斷斷不可以在你母親病沒有好就離開,到山裡去念佛,現在你們全傢要輪班在母親的旁邊念佛,能夠使她隨著念更好,不能念也要靜聽”。

印祖在這時開示得非常地細致,說:“人在臨命終時,如果有得助念的人,決定可以往生,如果沒有助念的人,或者再以傢親眷屬哭泣、搬動,哭泣動他的愛戀之心,搬動動他的瞋恨之心,這些就會讓她墮落”。

這是千鈞一發之際,非常危險的時候,這時一定要註意助念的方法。她有放不下的事,你得要開示她萬緣放下,傢裡的事情,子孫後代的事情,她需要辦的,你給她辦完,讓她心裡沒有牽掛,就一心求往生。

印祖告訴周群錚,你能成就你的母親往生,這也是三世諸佛凈業正因哪。即塵勞行佛事,這個功德比尋常的功德殊勝萬分。這時一門心思把母親往生的事情看作唯此唯大,其他的事情都是小事。

他母親有些存款,希望做點功德。印祖告訴他,用這些款項來助印《觀音頌》,廣為流傳,使你的母親借助這種功德,消除罪業,增長福慧。

在父母親生病的時候,一般子女也都比較有孝道,總希望自己父母親病能夠好。甚至父母親的病不能好,轉為加重,可能有些人都會生起邪見:你看我都全傢信佛、念佛、吃素瞭,我母親雖然沒有認真修持,也是一個善人,怎麼病不能好啊?是不是沒有因果啊。是不是有這些邪見啊?

對這種現象,我們要有正確的知見。首先要看到人的生命是無常的,人一定會生病的。有種觀點說信佛念佛瞭就沒有病,把他沒有病認為是他修行很有功夫的表現,這觀點對不對呢?這是不正確的!因為有這個業報身,有這個四大的血肉之軀,必然是要有病的,連佛示現在這個世間都示現有病。我們看大乘經典,很多他方世界的諸佛都派遣菩薩來問訊釋迦牟尼佛,問訊的時候常常說:“佛安穩否?飲食易得否?眾生易度否?少病少惱否?”說少病少惱,都不說無病無惱。你最多能做到少病少惱嘛,你怎麼能做到無病無惱呢?有些知見是不符合佛教的基本觀念的。

我們這個身體遲早是要無常的,我們每天都在跟病打交道,我們的身體就像耗散結構一樣,它是屬於耗散狀態,耗散就是一個無常的狀態。我們每天吃藥,吃飯也是吃藥,還有各種藥,都是在修補這個身體,讓它勉強維持住而已。它是趨向於敗壞無常過程,是必然的趨勢。無常啊!今天早上有一個居士念念佛就倒在地上,當然很快又好瞭。怎麼念念佛就倒在地上去呢?身體就是很苦惱的呀,稍微一大不調,你就控制不住它呀!

所以,這時候要對母親開示:“這病是現世的四大失調,以及宿世的業障所致”。對於一個學佛行善的人有病,你要從正面看,這正好是重報轉為現報、輕報,這是件好事啊!

別說一般學佛人,就是那大修行人,他也有病啊。玄奘大師是大翻譯師,功德很大。他臨終的時候也生病瞭,他一生病還產生瞭懷疑:“哎呀,是不是我翻譯的經典有錯誤啊,才讓我生病呢?”這時候菩薩現前安慰他:“不是你翻譯的經典有錯誤,是你往劫的罪報。現在,現前一點小小的病苦的報,給你報掉瞭”。

還有天竺國的戒賢論師,那是佛教的大傢,他病到什麼程度啊,病到要自殺的程度,實在是受不瞭啊,病苦到那個程度,就在他要自殺的時候,菩薩現前,告訴他:“你不要自殺,這是由於你往劫作國王,殺害眾生太多瞭,所以這個殺眾生的業報現前,讓你受點苦來消業障,你等一等,三年之後,由震旦國會來一個學生,玄奘,你等他過來,你要教他佛法”。玄奘大師去瞭之後,見瞭戒賢論師,在他座下求學佛法,當時戒賢論師旁邊的法師向玄奘大師描述戒賢論師在生病時候的痛苦,都說不出來啊,都不敢描述啊,實在是太痛苦瞭。這樣的大修行人都有這個病苦,更何況一般人呢!

所以,我們對有病不能好,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知見。

那麼,周孟由母親從生病到往生的過程,印祖雖然沒有在現場,然而他通過書信一直在跟蹤,一直在開示,終於周孟由的母親在初二那一天念佛往生瞭。念佛往生這個消息傳到印祖那裡,印祖一方面表示不勝傷嘆,然後進一步開示,在喪祭期間怎麼辦。在喪祭期間一定要吃素,不能鋪排張羅。

但是世間人,他是要面子,要辦得風光啊,要迎合來參加祭奠的人的好樂,大吃大喝。有時我們參加一些喪祭的過程,覺得真是做給活人看的,對亡者並沒有什麼關註。他在旁邊守靈,也沒有一點悲戚之感,覺得時間太漫長,很多還在旁邊搓麻將。你說說,一邊停著屍在那裡,一邊在搓麻將。這時本來都是哀悼、緬懷。這是世間人瞭,覺得時間很難消耗。當然對學佛的傢庭可能好辦一點,念佛!斷氣之後至少八個小時不能搬動他,最好能助念二十四個小時,至少八個小時要保證。因為你搬動他,他的神識還殘留在那裡面,他會有感覺的。

那麼,首先吃素。由於周孟由居士是在溫州一帶,永嘉,自古以來也是做佛事非常興盛的。

這裡,印祖有一個很重要的開示。做佛事隻可以念佛,不可以做其他的佛事,而且使全傢通通都懇切念佛,這樣對你的母親以及對你們這些傢親眷屬、朋友都有真實的利益,不要咣當咣當去搞其他的。印祖這個開示出現在很多地方,但是我們卻做得怎麼樣呢?也許大打折扣。有很多地方做經懺佛事,他念得很快,旁邊人都跟不上。如果念佛呢,大傢都能跟上。

而且這裡特別提出,他要請出傢僧人,要念七七四十九天的佛。這很好。最後他們兩兄弟就決定,既然念佛,請出傢人,就七七四十九天念佛。

這些出傢人在念佛的時候,你們兄弟一定必須要有人隨之而念,這也是很重要的。你不能找一批出傢人念,你傢屬都不參加。傢屬要參加,一方面表明,請來的僧眾看到你有傢屬參加,他會重視一點,如果都沒有傢人參加,他也可能會比較隨意瞭。再加上你去念,母子之間的天性相關,實際上更有利,念得更懇切。婦女就不要隨著僧次,不要跟出傢人在一起念,可以在另外一個地方,或者用一個帷幕擋住。印祖都想得這麼細,不要混在一起念。

你們兄弟倆能這樣為母親認真念佛,一則是報母親之恩,同時也是報佛深恩啊!

在臨命終時還有一點要註意!佛門常常講,最後神識從哪兒走,從頂上走,頂聖眼升天。很多人就會常常去摸、去探試。這也不要去弄,你七弄八弄,那個人還沒有死亡,你就探來探去,讓他生煩惱瞭,所以你不要去探。等他斷氣之後,就可以略微地看一下。在沒有斷氣之前,你不要動,不要東弄西弄,一定要把他安靜的放在這裡。

印祖還說,你母親無論在病中還是已往生,印祖都對他盡師徒之誼,在印祖每天日課回向的時候,為他的母親回向。在她生病的時候,是回向祈求三寶加被周孟由的母親,“壽未盡則速愈”,壽還沒有盡,這疾病快速地痊愈,“壽已盡,則速得往生西方”,壽命已盡,就蒙佛接引,速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她已經往生瞭,這時回向就回向她蓮品增上。

你看這個過程,印祖開示得非常仔細,每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是細心地照料到。這樣才是在幫助雙親,幫助父母順利地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有一個環節出現差錯瞭,讓病人生起煩惱瞭,那後果都是不堪設想的。

所以我們對臨終助念的參加者,尤其是現場的指揮者,都要選擇比較懂教理的,比較有慈悲心的,比較能隨機應變的,心比較細的人在現場指揮,這都不能太粗糙。

我們看到有的地方也有助念團,但助念的過程很粗糙。聽說網上有一個亡者的傢屬,要跟助念團打官司,可能在助念的過程當中,非常粗糙,讓亡者的傢屬不能接受,甚至亡者都是帶著很痛苦的心情走的,這肯定有很多環節沒有註意到。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