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對疾病的錯誤認知才會真正的痊愈
進入同喜班半年多瞭,在整個修學過程中,感覺是輕松愉悅的。常常用學到的佛法智慧觀察自己,暗自慶幸自己前世造的善業讓今生獲得瞭好的果報:有一份體面的大學教授的工作,有一位疼愛自己的老公,還有一個聰明孝順的兒子。無論是在傢人眼中,還是在朋友眼中,我都是一位性格好、聰明且智慧的“人生贏傢”。
突發疾病之恐懼本以為自己就會這樣在世間繼續著“人生贏傢”的演繹,在修學佛法上享受著同修們的贊譽。可是天有不測風雲,接二連三爆發的疾病讓我措手不及:首先是元旦後不久突患肺炎,持續的咳喘、反復的高燒、打點滴的不良反應折磨著我的身心;接著就在肺炎治愈一周後,突感心臟不適,頭暈腦脹,血壓飚升,對心臟病的恐懼無處不在;轉眼到瞭春節,回老傢與父母姐妹團聚,但快樂總是短暫的,初三那天突然腰部和腿部劇烈疼痛,以至我無法下地行走。看著年過八旬、身患多種疾病的父母沒有得到我的關照,反而連累他們辛苦地照顧我,內心無比愧疚。醫院CT檢查的結果是坐骨神經痛,且這種病癥目前醫學上是無法治愈的,隻能盡量減輕病者的疼痛感。此時的我被各種病癥打懵瞭,幻想著自己要麼癱瘓在床,要麼不久於人世,那種對生的渴望和對死的恐懼讓我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心性變化之退學如果說第一次肺炎病癥的出現,我還能用佛法的無常觀來接納這一切,安慰自己:身體的不適隻是偶然現象,仍能一如既往地自修,並參加網絡共修;那麼第二次心臟血壓不適感的到來,開始讓我劍走偏鋒,我不停地尋思著:很少生病的我,為什麼會在短短的一個月之內兩次患上如此嚴重的疾病?學佛前我是一個身體素質特好的人,感冒都是好幾年前的事,這才修學半年就開始患病,這一切難道跟學佛有關嗎?好在兜兜轉轉一圈下來,醫生告訴我一切正常,之所以出現一些異常情況,一是之前肺炎病愈後的正常表現,二是心理作用。於是我一邊存疑,一邊繼續著我的修學生涯。
而到瞭第三次坐骨神經痛的出現,此時的我已與佛法正見漸行漸遠,根本無法坦然面對病癥,固執地認為這段時間的所有病癥,都是因我學佛招來瞭前世所造的惡業引起的。為瞭避免此類現象的再次出現,我決定退出三級修學,理由是:不知道後面還有啥病癥等著我呢,我擔心、我害怕、我無法承受疾病帶來的身心痛苦,就讓惡報到下一世再顯現吧,隻想讓這一世平安快樂地度過。於是我毅然決然地轉身,去尋找世間能撫慰身心、解脫煩惱的法則。
在退學的那段時間裡,我大量閱讀哲學、心理學、閱讀心靈雞湯,希望通過閱讀來救贖自己對疾病誠惶誠恐的心靈。這段時間,仍然有各種疾病不斷地冒出,我依舊天天跑醫院,醫生一句不經意的話語都會讓我心跳加速,渾身顫抖,甚至發展到瞭自己不敢獨自去取檢查報告的地步:先讓老公去取報告,然後再按照我們約定的暗號把結果告知我。天呀,我這是怎麼啦,這還是那個號稱知性、智慧的我嗎?我苦苦追尋的解脫之路又在哪裡?
回歸班級之反思當我因疾病身陷痛苦中、因迷茫陷入慌亂中、因無明墜入黑暗中的時候,我的同修們給予瞭我熱切的關懷,他們在第一時間趕到傢裡探視我,給我鼓勵、給我加油。特別是我們班的輔導義工親自帶我去寺廟禮佛,希望我得到佛菩薩的加持,還帶我去看著名的中醫,以期盡快治愈我的疾病;還有我們班的班長義工,除瞭對我的病情關心之外,還常常給我發來佛法的正知正見,用佛法智慧幫我分析目前的狀況。期間恰遇安寧關懷慈善活動,他們倆人還親自到我傢裡,接我一同去參加。看到同修們如此深切的關心,如此的不拋棄不放棄,我心懷感慨:世上還有哪類人群能如此無我利他持續地做到這一點?
疾病並沒有因我的退學而離去,它們依舊排山倒海地砸向我;無論我如何閱讀,如何求解,還是無法淡定地面對疾病和死亡。千轉百回,驀然回首,才發現:原來這世上隻有佛教才敢於直面死亡,也隻有佛教才敢於從死亡的角度詮釋生命的真諦。我今生有幸遇見瞭它,不能就這麼擦肩而過,於是我選擇瞭回歸,回歸到覺醒解脫修行之道上。
現在回想起來,面對疾病的到來,為什麼我會如此的脆弱,修學已半年瞭,感覺每次對法義的閱讀理解都能順利掌握,但是遇到問題需用佛法解決時卻又拋之腦後,總結原因如下:
其一,沒有真正建立起正見,甚至曲解佛理。修學過程中,我對很多佛法智慧還隻是停留在掌握皮毛的這個層面,原以為憑我的智商,理解、接受、運用佛法完全可以搞定,可僅僅在面對疾病這件事情中,就完全暴露瞭我對佛法的理解既不深入,也不準確。自認為這一系列疾病的出現都是因為我學佛招來的,而且還用自己所理解的業報觀來印證這一切:今世的疾病都是過去業力所帶來的,如果我不踏入三級修學、不涉獵佛教,往昔的惡業就不會被我招來,此生一定會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即便是有惡報,也可跳過此生輪回到下一世再顯現。
我這種胡亂套用業報輪回的法理,最後的結果隻能是自己嚇唬自己。不是什麼事都是過去業力所帶來的,有過去的因,也有現世的因。如果是過去業報現世顯現,在佛法上看,生病是消業障,這是好事,並不是壞事。如果是我們過去種下的因,已經發生的我們改變不瞭,隻能接受、懺悔、修善,請求三寶加持消業。如果是現世的因,應反省一下自己的日常生活習慣是否違背自然規律。我的長期熬夜(基本上都在凌晨1—2點入睡)和暴食暴飲應當是此次生病的誘因。找到瞭因,就要從現在開始,改變生活惡習,對照十惡五逆等業障更加精進地勤作懺悔,誓斷惡業,多積陰功,廣行善事,生起更廣大的菩提心,這樣既可以消除過去的業障,也可以為下一個輪回不墜入三惡道做好準備。
總之,業報並不會因我是否修學而存在或不存在,但佛法反而讓我可以更有效地去應對。
其二,對“無常”的理解隻限於片面的認識。無常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充滿著無常,變是正常的,不變是相對的。其實無常可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是無常使事物變得越來越好,一是無常使事物變得越來越差。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選擇性地接受無常:往往隻樂於接受對自己有利的那個無常,對自己不利的無常卻總是選擇回避、抵觸、反抗。
比如以前身體倍兒棒的我,從來沒有想過這些病痛其實也是無常的一種表現,總是持續性地沉溺在自己有一個好身體的自豪中,一旦遭遇疾病大爆發,根本無法接受身患重疾的結果。接受無常,不僅要接受好結果的無常,更應接受壞結果的無常;接受無常,就是在順境時不得意忘形,在逆境時不過度悲傷;接受無常,就是在疾病到來時接受疾病、接受無常、順應當下、積極治療。
接受無常,是每個修行者初入佛門都應掌握的必要正見,也是每個修行者應具備的基本功。隻有接受無常,人生的氣度才會無限寬廣;隻有接受無常,才能在理性思維下正確選擇應對無常的方法;也隻有接受無常,才能在未來修學道路上更智慧地理解佛教的因緣因果、無我、空性等核心教理。
逆境之增上緣這次疾病的爆發,可以說是我在三級修學道路上的一個最大的逆境,正是由於逆境的出現,才讓我對導師“讓逆境成為修道助緣”的開示有瞭更為深刻的認識。面對逆境,不接納就是痛苦的放大器,接納即可轉為智慧;順境有時會成為麻醉劑,讓人忘乎所以,逆境反而讓我們更加清醒,更能成為修行的增上緣。也正是由於逆境的出現,經過質疑、退學、回歸之裂變,目前安住於三級修學中的我,心態是平和喜悅的,自修是認真老實的,共修是檢討隨喜的,定課是持續自律的,義工是積極主動的。
當人生有瞭明確的信仰目標,當攀援的心安定下來後,你會發現,無論是修學的效率還是質量都在隨之悄然地變化著。生病退學期間落下的一個多月的課程,我僅僅用瞭10天時間就將所有法義完整地閱讀瞭兩遍,並且做出瞭20多頁的思維導圖,完全沒有瞭以往自修閱讀法義時的煩躁、共修時又無啥內容可分享的尷尬。為瞭將自己修學受益的感受分享給更多的朋友,我還積極參與護持讀書會的義工活動,在踐行中體證佛法的智慧與慈悲,在自利與利他中改善自己的生命品質。不僅如此,現在的我比任何時候都強烈地想要皈依三寶(元旦的皈依法會,由於我左顧右盼而錯過瞭),於是我在有限的條件下,提前安排瞭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靜等皈依那一神聖時刻的到來。我明白,隻有皈依三寶,我才能在導師的指引下,走在菩提大道的中軸線上,朝著覺醒解脫之方向前行。
回歸班級之後,由於每天精進的修學,再加上參加義工活動,我對身體疾病的敏感度大大降低瞭。我體會到:原來疾病的根源不僅僅來自於我們的色身,更多的是來自於我們的內心,來自於我們對疾病的認知。當我們放下瞭,當我們改變瞭對疾病認識的錯誤觀念,才會真正痊愈。現在的我,仰望星空燦爛輝煌,遠眺西園恭敬合十,坐看同修笑靨如佛,靜觀自己安之若素。
感恩三寶!感恩同修!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