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農歷十二月二十七 鳩摩羅什譯成《大智度論》紀念日
時間:2019-08-12 17:04:1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農歷十二月二十七,是鳩摩羅什譯成《大智度論》的紀念日。
據《出三藏記集》記載,鳩摩羅什法師於後秦弘始三年十二月二十日至長安,四年夏於逍遙園中西門合上為姚天王出釋論,七年十二月廿七日乃訖。
《大智度論》,共一百卷,龍樹菩薩所造,鳩摩羅什譯。最初三十四卷是“大品般若初品”的註釋,其後各卷則是節譯,如果全部譯出,或將超過千卷之數。姚秦弘始四年,鳩摩羅什於長安逍遙園中西明閣上創譯,七年十二月廿七日譯定。
《大智度論》堪稱龍樹菩薩晚年名著,是解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巨著。
《大智度論》全書所引經典極多,是理解大乘佛教的重要論書,對佛教學說、思想、用例、傳說、歷史、地理、實踐規制、僧伽等解說甚為詳細,所引經典、論書包含原始佛教聖典、部派佛教諸論及初期大乘之“法華”“華嚴”等諸經典,堪稱“佛教百科全書”。
鳩摩羅什,中國佛教史上四大翻譯傢之一,具名鳩摩羅什婆,意譯童壽。東晉安帝隆安五年、後秦弘始三年(401),鳩摩羅什始入長安,姚興待以國師之禮,迎法師入西明閣及逍遙園。鳩摩羅什於此翻譯大乘經論,弘始十一年示寂於長安。鳩摩羅什先後譯出《中論》《百論》《十二門論》《般若》《法華》《阿彌陀經》《維摩經》《十誦律》等經論,有系統地介紹龍樹中觀學派學說。佛教自從東漢年間傳入漢地,漢譯佛經日多,但所譯多滯文格義,不與原本相應,羅什通達多種外國語言,所譯經論內容卓拔,文體簡潔曉暢,至後世頗受重視,所譯經典對我國佛教發展影響深遠。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