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禪法師:極樂世界,最好的修行道場
往生西方之後能夠永離四趣,乃至於永離生死,超出六道輪回,可以瞭辦生死大事。但是,有些人可能還會擔心、懷疑:
雖然出離瞭生死,但是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比天上還快樂,那麼是否生到那裡修行會很慢,甚至還會退失呢?
答:下面根據智者大師《凈土十疑論》裡面的問答來瞭解:
“問:設令具縛凡夫,得生彼國。邪見三毒等常起,雲何得生彼國,即得不退,超過三界?”
問:具縛凡夫都是有貪嗔癡煩惱的,如果生到西方還是一個凡夫,就會“邪見三毒等常起”,貪嗔癡三毒煩惱經常起來,那怎麼能“得生彼國,即得不退,超出三界”呢?
這隻是問者自己的推理、設想,實際上是錯誤的、不成立的。西方沒有邪定聚、不定聚,一往生到西方,即使還是一個人天凡夫,他也會住在正定聚當中,跟阿羅漢一樣清凈,沒有煩惱,所以不可能三毒煩惱常起。極樂世界就是這樣奇特。
為什麼凡夫在西方也可以不退、煩惱不起呢?
下面智者大師回答,不退主要有五方面的因緣:
“一者,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持,故得不退。”
因為佛在因地中所發的大悲願力攝持,所以不退。
這裡佛所發的大願主要是指四十八願裡面第十一大願“正定必至涅槃願”,所有往生者都安住在正定聚當中,當然就會不退;此外,還有第十大願“不起貪計身見願”,往生到西方的眾生都沒有俱生的薩迦耶見(身見)。這裡的“大悲願力”,我們可以從這兩個願上進行瞭知。
“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常增進不退。”
往生之後,阿彌陀佛的佛光可以現前,時時常照,佛力加持就使你的菩提心常增進不退。
前面的“大悲願力”可以說是從過去來講(當然願不是以前發瞭就沒有瞭,而是一直成就、不退的,時時攝持),這裡可以說是從現在來講。不但佛過去世因地中所發的“大悲願力”會一直攝持,佛現在的佛光也會常照。這裡從佛的過去、現在兩方面介紹,這樣就可以使我們不退。
“三者,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皆說苦空,聞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
這是從依報上講的。
極樂世界的依報,如水、鳥、樹林、風聲、樂響都在宣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而且這些佛法正好相合聽聞者的根機,能使眾生常起念佛、念法、念僧的正念,所以不退。
“四者,彼國純諸菩薩以為良友,無惡緣境。外無神鬼魔邪,內無三毒等,煩惱畢竟不起,故不退。”
從順緣上講,極樂世界“純諸菩薩以為良友”,沒有惡友;從違緣上講,極樂世界“無惡緣境”,沒有違緣、惡因緣。
惡因緣又可以從內、外兩方面講:內在方面,三毒等煩惱畢竟不起;外在方面,沒有惡神、惡鬼、邪魔、外道、冤傢債主等,乃至也可以包括“無有女人”。“等”就可以包括內、外一切的違緣。這裡的側重點主要還是從沒有違緣上講的。
極樂世界雖然有人、天,但是沒有“神鬼魔邪”這些修行違緣。魔王本來屬於天道,但是極樂世界沒有“神鬼魔邪”。
也有一些凈土宗的大德說,即使極樂世界有天魔,這些魔也都是護法的。本來魔王波旬是破壞佛法的,但是也有一些魔,或者被佛降服瞭,或者被高僧大德調化瞭,雖然他有可能還住在魔宮裡面,魔宮裡面也有魔民、魔女,但是他們也是信佛的,是護法的。所以不要以為講極樂世界有魔就絕對不行,因為天魔畢竟屬於天道,也屬於人天善趣。魔的神通很厲害,比如天子魔,他的魔宮在欲界天的最高處。
在極樂世界,或者說沒有魔,或者說即使有魔也是護法的。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種講法不對,沒有依據,但這是凈土宗大德講過的。
“五者,生彼國即壽命永劫,共菩薩佛齊等,故不退也。在此惡世,日月短促。經阿僧祇劫,復不起煩惱,長時修道。雲何不得無生忍也。此理顯然,不須疑也。”
往生極樂世界之後就會“壽命永劫”,跟阿彌陀佛(無量壽佛)一樣壽命無量,所以不退。
在我們這個五濁惡世,壽命非常短促,而在極樂世界“壽命永劫”,這就是差別之處。在極樂世界,壽命有無量劫,而且三毒煩惱可以畢竟不起,這樣“長時修道”,有進無退,怎麼可能不得無生法忍、轉凡成聖呢?二者合在一起思維一下就可以知道。“此理顯然,不須疑也。”
通過以上五個因緣我們就知道,往生西方,即使還是一個具縛凡夫,也可以得到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這一點確實很難理解。如果按通途教法在娑婆世界修行,這是不可能的,但是在極樂世界就是可能的。因為在極樂世界有特殊的情況,有佛的願力成就、佛光常照等種種因緣。
我們應該詳細瞭知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這樣就可以知道西方有多殊勝。極樂世界可以遣除一切違緣、成就一切順緣,內無煩惱、外無違緣,壽命又無量,當然肯定可以不退轉,乃至畢竟成佛,這樣就很容易理解。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種特殊的情況,是由特殊的佛力加持、願力成就的,我們不能以娑婆世界或者通途教法來衡量。
極樂世界是我們修行最好的、最殊勝的道場,遣除瞭一切違緣,成就瞭一切順緣,讓我們修行可以最容易成佛,比娑婆世界殊勝百千萬倍。
有這麼好的一個修行道場,你如果不想去、不發願往生,那就像蓮池大師回答一些人所提問的,確實是沒有福報、福德,沒有善根。
摘自:仁禪法師《無功叟凈土自信錄序講記》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凈土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