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正月二十 真諦法師譯出《律二十二明瞭論》紀念日
農歷正月二十,是真諦法師譯出《律二十二明瞭論》的紀念日。
光大二年正月二十,真諦法師在南海郡應法泰之請,譯講《律二十二明瞭論》。
《律二十二明瞭論》,全一卷,弗陀多羅多造,簡稱《明瞭論》或《瞭論》。全書以二十二首偈頌列出律藏相應名目,並以散文體解釋其意義。
第一偈相當於發起序,偈雲:“毗尼毗曇文所顯,與戒及護相應人。諸佛所贊修三學,不看他面我當說。”
第二偈以下二十頌是正宗,即說八戒護、九十六分別等六十餘條名目,第二十二偈則是結頌。《論》之正文開篇即說:“如本二十二明瞭論,能分別解釋律所立名,我今當說。”其次就頌一一解說。
末瞭記載:“此論是佛陀多羅多阿那含法師所造,為憐愍怖畏廣文句人故,略攝律義。”卷末後記:“陳光大二年,歲次戊子,正月二十日,都下定林寺律師法泰於廣州南海郡內,請三藏法師俱那羅陀翻出此論,都下阿育王寺慧愷謹為筆受,翻論本得一卷,註記解釋得五卷。論有二十二偈,以攝二十二明瞭義,長行或逐義破句釋之。”
真諦法師(499年~569年),西天竺優禪尼國人,婆羅門種,原名拘那羅陀。中國佛教史上譯經名傢輩出,而其中譯經最多、影響最大之四位譯經高僧被世人尊為四大譯經傢,又有兩種說法:一為鳩摩羅什、真諦、玄奘、不空,二為鳩摩羅什、真諦、玄奘、義凈。無論哪種說法,真諦皆為其中之一。真諦在華二十餘年,雖因世亂不遑寧處,但他隨方譯出經典部卷之多,仍為同時諸譯師所不及。據《續高僧傳》載,共譯經論六十四部、二百七十八卷,《歷代三寶記》所載則為四十八部、二百三十二卷,《開元釋教錄》刊定為三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真諦所譯經論,除《轉識論》《大乘唯識論》等唯識論典外,另有《金光明經》《彌勒下生經》《仁王般若經》《攝大乘論》《攝大乘論釋》《律二十二明瞭論》《中邊分別論》《十七地論》《俱舍論釋》《大乘起信論》等,其中以《攝大乘論》《攝大乘論釋》影響最大,乃南朝攝論學派之主要理論根據,真諦亦被尊為攝論宗之初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