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後要怎麼做才能成為合格的佛弟子?(視頻)
最近這些年來,學佛的人越來越多瞭,很多人授瞭皈依之後,都不太明瞭,皈依之後應該要怎麼樣具體去做,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佛弟子。
所以針對這一個問題,其實佛在經典裡面也說瞭很多,還有歷代祖師大德們,在不同的論典裡面也說瞭非常多。像《瑜伽師地論》等等,各種各樣的論典裡面都有談到皈依之後所應行的內容。
這些經論當中,所說的每個地方都零零散散,好像沒有把所有相關內容聚在一起。所以以前有人問起這件事的時候,我就把這個有關不同經論裡面談到皈依之後,應該要做的主要內容歸納成瞭七句話。
這七句話其實就是作為一個剛剛入門的佛弟子,他所應行的責任和義務。在這七句話裡面,第一句就是親近善士、樂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
親近善士就是要我們皈依之後,就要親近善知識。因為善知識他能夠引導我們建立起正知正見,能夠教我們具體的修行方法。
因為剛剛皈依的人,對佛法的道理也不太懂,方法也不太懂。所以首先第一步就得先要學會親近善知識,這一點做好瞭之後,接下去就可以慢慢的獨立去修行。
親近善士之後,就要開始樂聞正法,也就是說我們自己要愛好聽經聞法。假如隻是皈依瞭之後,從來都不來聽經聞法,那這個也不行,這樣不樂於學習的人,永遠是進步不瞭的。
然後聽法之後,緊接著就必須要如理作意。我們平時要去思考要如理如法的去思考,這其中的一些佛法道理。
然後思考清楚之後,就要開始法隨法行,也就是說我們要隨順著佛所教導的這些道理去修行去應用,所以叫做法隨法行。那法隨法行其實就是隨於法,行於法的意思,這是第一句。
第二句是“不應抽簽、算命跳神,端正風俗,破除迷信。“這是首先作為佛弟子必須要做好的,就是遠離一些邪惡的、迷信的、不健康的這些東西。
而這些迷信、邪惡、不健康的東西是什麼呢?這裡面說瞭抽簽、算命還有跳神等等這一類,那這些東西都是民間迷信的東西,並不是佛教裡面的東西。
而且佛在戒律裡面,其實也明顯規定出傢人是不允許抽簽算命等等,所以在末法這個時代裡面,有很多小庵小廟都有這些不良的現象,這需要佛教協會等等,大傢一起來提醒,建立起正法,不要讓這些東西大行其道。
因為這樣做,邪的沒有瞭,迷信的沒有瞭,那麼社會的風氣就會好起來。所以這個是端正風俗、破除迷信的內容。所以皈依之後,就要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這一句是屬於斷惡的內容。
第三句開始就說,“上孝雙親,下愛子女;常懷慈憫,普敬一切。”從這一句開始,後面就是修一切善。剛才第二句是斷惡,後面幾句全部都是修善。
修善的第一善是什麼?就是孝順父母。佛教我們上報四重恩,四大恩德裡面,父母恩是第一恩。所以首先要學會“上孝雙親”。對下呢?要愛護子女,傢傢戶戶都有兒女後代。
所以要學會真正地去關心、去愛護,但是千萬不要溺愛,溺愛瞭那不是愛,那是害。所以一定要做好,與中道相應。對別人要“常懷慈憫”,對左鄰右舍,對於周邊那些貧困戶,弱勢群體,我們要用憐憫的心去幫助人傢。
“普敬一切”。對大傢要懷一份恭敬之心,因為幫助人傢的時候,要是心不恭敬,說實在話,這樣的幫助人傢會覺得你太驕傲瞭,你有什麼瞭不起?
那這樣給自己幫助的功德打折扣瞭,因為你在幫助的同時心懷傲慢,這樣不可以的,所以一定要學會謙虛恭敬,就是這裡說的普敬一切。
第四句說,“傢庭和睦,鄰裡和諧;有無相幫,不與人諍”。首先傢庭裡面要和睦相處,這是作為一個皈依佛弟子應該要做的一個好榜樣。
假如自己皈依瞭之後,天天在傢裡面跟全傢老老少少吵吵鬧鬧,說實在話,傢裡弄得一塌糊塗,別人一看,你學佛的人怎麼整天傢裡鬧成那個樣子?人傢就不敢學佛瞭。
所以作為佛弟子,我們盡量的要讓自己傢庭和睦。然後跟鄰居之間呢?也要搞好和諧的關系,所以鄰裡和諧。
遇到鄰裡之間,有些生活各方面有欠缺的地方,我們要做到有無相幫,互相幫助對方。我有就幫你無,你有就幫我無。反正有跟無之間就是這樣互相幫助,達到一種普及、平衡,這樣的一種和諧的狀態。
偶爾鄰裡之間,傢庭之間可能會有一些不理解的東西,我們不能夠大傢爭啊鬧啊,甚至於打架鬥毆,這樣就不可以瞭。所以這裡特地也強調瞭不與人諍。
因為學佛的人要修心養性,不能夠爭名爭利爭是非,這樣是不好的。
第五點,“為官愛民,經商誠信,工作負責,勞動勤勉”。這是談到瞭各行各業。在這三百六十個行業裡面,我們挑瞭這幾個比較普遍性的,來跟大傢說。
首先就是當官的,假如你是個皈依的居士,你是個領導,那麼你就應該要勤政愛民,對老百姓要真正的去關心,這是對外。對內呢?就是對自己一定要清正廉潔,不要做貪官,不要以權謀私等等。
所以對內要廉潔,對外就要愛民,那這樣才能做一個真正的菩薩官員,這是當官的要註意。
然後做生意的要經商就要做到“誠信”,所以經商要有誠信。因為事業的成功與否?跟我們的信任度、誠信度,是大有關系。假如沒有講究誠信的話,那社會大眾對他的產品就不信任。不信任就沒有瞭回頭客,那這樣事業就做不起來。
所以做任何一個行業都要講究信任,讓所有人對他有信心,那第三小句說,工作要負責,這是工作人員他必須要對自己的責任范圍之內的東西,必須要負到責任和義務。
所以隻要做到負責任,那麼他的工作一定會做的越來越好,這樣才能得到上面領導的賞識、提拔。
最後一句說,勞動要勤勉。我們作為一個勞動者,不管是哪個行業的勞動者,我們都要學會勤勞。然後在勤勞工作的過程裡面,我們可能也會遇到一些挫折等等。
那怎麼辦呢?要學會自我勉勵,自我鼓勵:這個是非常奇特的一些讓自己變得更起勁,工作更有勁。
因為有時候在挫折的時候,特別是心理承受能力不是很強大的話,可能就會變得沮喪悲觀等等,稍微一點點挫折,精神就萎靡不振。那這個就需要學會自強自勉。所以在這裡特地強調,勞動要勤勉。除瞭勤勞之外,還要自我勉勵鞭策。
第六句說,“食先供佛,睡當右脅;律已宜嚴,待人宜寬”。這是在飲食起居當中,待人處事之間應當要這麼做的。吃之前要先供佛,其實不單是吃,我們隻要得到好的東西,得到新的東西,不管是吃的、穿的、用的、好玩的、好看的、好聽的,任何新得到的東西,我們內心當中,都要默默的供養三寶,供養一切眾生。
這樣供養,一方面就是開發自己的菩提心量,另外一方面也是屬於供養恭敬一切眾生,一切三寶,讓自己增長福報,所以開發心量瞭,增長福報瞭,還有廣結善緣瞭,這就是供養的好處。
所以這裡雖然說的隻有一句食先供養,那我們自己要知道,以此類推,一切好東西都應當要這樣供養回向。
然後睡當右脅,右脅就是右側臥。我們睡覺的時候,右側臥也叫做吉祥臥。因為人類的心臟在中間偏左一點點,假如向左側臥,那這邊的肺部,還有其他的肝臟等等啊,就會擠壓在心臟上面,心臟跳動就會受到壓迫,就跳得很累,這樣容易做噩夢。
而且以後身體也會虛弱,這樣對健康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右側臥,他心臟不會受到壓迫,這樣心跳就會更加的有勁,提升我們的血液循環,腦部供氧也就比較豐富一點,所以這是為瞭健康,所以說睡當右脅。
那後面兩句是待人處事之間的一個最關鍵的原則,就是“律己宜嚴,待人宜寬。”也就是自律方面,要嚴格要求自己,然後對別人要寬松一點。不要要求的那麼嚴格。
所以,待人一定要寬一點,要包容一點。假如對別人很嚴格,對自己很散漫,很馬虎,那這個是顛倒瞭。
所以,做一個佛弟子來說,我們對自己要高規格的要求,要嚴格要求。然後對待別人呢,我們就要理解別人習氣毛病很重,我們要理解他,不要要求的太過分瞭,
太過分人傢做不到,做不到他被你逼的,也會很痛苦,然後你覺得你這一點點都做不到,你自己覺得也很痛苦的。所以對別人一定要多多包容,多多勉勵鞭策就可以瞭,不要過分。
最後第七句的要求就是勤修佈施,恭行十善,忍辱柔和,老實念佛。勤修佈施這是六波羅蜜的第一個,我們在佈施持戒等等這些方面,雖然剛剛授皈依,我們不敢要求六度修的多好,但是起碼也得要去做到一點點。所以這六度隻說第一個。
為什麼特地強調第一個?因為第一個修好瞭,後面才能一二三四全部修好,這是一個理由。第二個理由就是佈施能增長福報。一個學佛的人,福報增長瞭以後,有錢瞭,有福報瞭,他以後做功德,救人,幫助眾生都能夠做的更到位。
假如學佛的人,自己福報不夠,整天說什麼樣好人好事,但是自己口袋沒錢去做好事,這樣說到沒做到啊,可能人傢信任度就沒有那麼高瞭。
所以,假如自己福報很大的話,既能說到,又能做到,人傢就會覺得你好厲害,就信任你瞭。所以,首先要教大傢修福。
第二小句說的,恭行十善。對於十善業道,我們要用恭敬之心去修行。那為什麼要修十善業?這就是為瞭達到命運的圓滿。
我經常也會聽到有些人說啊,我一輩子都是做好事,為什麼命這麼苦呢?那每個人一輩子做好事,命苦的原因又都不一樣,而且苦的方面也不一樣。
那怎麼回事呢?有些人你看,自己很善良,但是沒錢,有些人也是很善良,但是身體健康卻不夠理想。
所以,同樣是善良,但是善良的人他裡面有些細節之處,可能做的不圓滿。在十善業道裡面,可能你其它九個過去生中修的都很棒,所以你今生也很善良。
但其中一個可能做的不夠,為什麼啦?比如,第一個不殺生可能做的不夠,你過去生中,十善業的其餘九個做的非常好,但就是第一個,為什麼呢?喜歡大魚大肉、殺生等等,這樣一弄把自己命運弄壞瞭。
所以,我們細細想想就這麼一個,就讓自己弄得多病瞭,短命瞭等等,因為在愛護生命這一塊沒做好,所以雖然今生很善良很好,因為他有修十善業這樣的功德基礎。
所以他阿賴耶識裡面,他是善良的,但是命運就是有欠缺。命運不圓滿,有欠缺,就是因為十善業沒有做的面面俱到。
那我們今生懂這道理之後,我們人人希望自己得到五福臨門,命運圓滿,那就要從今生開始“恭行十善業道”。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忍辱柔和,老實念佛。”我們為什麼要忍啊?因為前面所做的種種好人好事,這些點點滴滴的功德,假如你忍不住瞭,就全部火燒功德林瞭。
所以在這末後,我特地強調大傢,一定要忍,要忍辱,要柔和。這是保住功德的無上妙法。
所以,多少學佛人,修行一輩子功德,你一下子忍不住瞭,一發脾氣瞭,火燒功德林瞭。你說,一大堆的功德就一把火就給燒掉瞭,這是劃不來。
所以,一定要忍。忍辱就是保住功德的無上妙法。然後在忍辱柔和的基礎上,接下去我們就要“老實念佛,一心求生極樂凈土。”
所以,前面那些所做一切功德,都是為瞭成佛而鋪平道路。所以前面都是鋪路的,後面老實念佛那是前進,這一部汽車前進瞭,然後就平平安安的到達極樂世界,
假如前面那些功德的路沒有鋪平、鋪大、鋪好,那麼以後念佛的路就會坎坷瞭,所以老實念佛那是最最後我們要把握的。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燈雲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