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農歷四月初四 玄奘法師譯出《佛臨涅槃記法住經》紀念日

農歷四月初四 玄奘法師譯出《佛臨涅槃記法住經》紀念日

時間:2019-08-14 16:55:0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農歷四月初四 玄奘法師譯出《佛臨涅槃記法住經》紀念日

農歷四月初四,是玄奘法師譯出《佛臨涅槃記法住經》的紀念日。

佛教經錄記載,唐高宗永徽三年四月初四,玄奘法師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出此經,由沙門大乘光筆受。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全一卷,唐玄奘譯。收錄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 12 冊。

該經主要講述釋迦牟尼佛涅槃前,懸記涅槃之後最初一百年乃至第十個一百年內之事。如預計第一個百年之事:“我涅槃後第一百年,吾聖教中聖法堅固,我諸弟子聰慧多聞,無畏辯才能伏邪論,具大神力,於諸有情多所饒益。由是義故,天龍歡喜勤加守護,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亦復如是,善識福田,於佛法僧深生凈信,供養恭敬,尊重贊嘆。一百年末,有大國王,名阿輸迦,出現於世,具大威力,王贍部洲,建窣堵波,高廣嚴飾,其數滿足八萬四千,供養吾身所留舍利,令無量眾見聞歡喜,皆樹生天解脫之業。”

玄奘大師(600年~664年),唐朝高僧,中國佛教史上四大譯經傢之一。姓陳,俗名褘,偃師人。玄奘法師於唐太宗貞觀年間西行,跋涉萬裡,於貞觀七年至印度,在印遊學多年,深受戒日王之敬重,戒日王曾為法師設大會,敕使諸國義解之徒於曲女城匯集,玄奘法師受請登床,專揚大乘論意,被尊為“大乘天”。法師於貞觀十九年回到長安,以所獲梵本六百五十七部獻於朝,太宗使於弘福寺傳譯之。高宗永徽三年,於慈恩寺以西域之法建大塔。顯慶四年,高宗以玉華宮為寺,次年法師於該寺譯《大般若經》。麟德元年二月,命弟子普光抄錄所譯之經論,凡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同月五日示寂,壽六十五。玄奘法師一生事跡,詳見《大唐西域記》《廣弘明集》《續高僧傳》《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佛祖通載》諸書。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