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隨法師:地藏菩薩與阿彌陀佛有什麼關系?
地藏菩薩和阿彌陀佛,這一菩薩一佛,在中國的影響都很大。像每年七月的這段時間,絕大多數念佛的人,或者學佛的人,都會誦《地藏經》、打地藏七,或者參加超度法會,這幾乎成瞭一個慣例。阿彌陀佛在民間更為普及,幾乎傢傢都知道有阿彌陀佛,當然念佛人就更不用說瞭。
地藏菩薩和阿彌陀佛兩者之間有沒有關聯,有沒有什麼交集的地方?大多數人好像不太去想這個問題。
地藏信仰與彌陀信仰,經典不同,理念不同,相對應的行法也不同。
從表面看,這兩種信仰沒有什麼關聯性,實質上有非常重要的關聯。我們就以《地藏經》與《無量壽經》為代表,對這兩種信仰作一些探討。這兩部經典可以算是代表瞭地藏菩薩與阿彌陀佛這兩種信仰的核心經典。
《地藏經》和《無量壽經》流通都非常廣泛。學佛人幾乎沒有不知道《地藏經》的,凈土行人則沒有不知道《無量壽經》的,這是佛門普遍的現象。
《地藏經》主要是講地藏菩薩的願力和因果輪回真實不虛。為什麼很多人喜歡地藏菩薩,喜歡讀《地藏經》,就是覺得地藏菩薩的願力特別殊勝。地藏菩薩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很多人感動於地藏菩薩的宏偉大願,自然會崇仰、歸命、依靠地藏菩薩,萬一墮到地獄去瞭,還能得到地藏菩薩的救度。
但是,我們可能從來沒有想過,地藏菩薩這個大願,在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裡面包不包含?為什麼我們會想到地藏菩薩,沒想到阿彌陀佛呢?這兩者之間,看似好像沒有關聯,實質上是有非常密切的關系的。
當然,《地藏經》講的內容不僅僅是地藏願力和因果輪回,還有其它方面。有些人說《地藏經》是一部孝經,小到孝養父母,大到孝養一切眾生,都算是孝。
但是從《地藏經》的內容來講,有三個方面是比較重要的:
一是顯示因果的一部經典,講地獄的來源、起因,講眾生為什麼會墮地獄。
二是顯示地藏菩薩的悲願無盡。
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這是釋迦佛“托孤”的一部經典。
就像父母親要離開人世瞭,有個孩子很小,還沒有長大,這是父母心中唯一的牽掛,小孩子怎麼辦?誰來把他撫養成人?父母會在臨終前找最可靠的朋友、親人,把這個小孩托付給他。因為信任對方,就完全交給對方,讓他代為撫養自己的小孩,這叫“托孤”。
《地藏經》實際上就是釋迦佛托孤的一部經典。父母是把自己的子女托付給親戚朋友,而釋迦佛是把自己滅度以後到未來彌勒佛出世中間的這些眾生,都托付給地藏菩薩瞭。
這個“孤”是誰呢?就是我們。這個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可能沒有仔細去想過這些問題。懂得這一點,才知道釋迦佛講地藏菩薩、講《地藏經》的用意在哪裡。
再來看《無量壽經》,《無量壽經》跟《地藏經》有類似的地方,它是講阿彌陀佛的願力。
兩部經典都是講願力的,這是一個共性。《地藏經》是講菩薩願力,《無量壽經》是講佛的願力。一個是因地的菩薩,一個是果地的佛,這是有差異的地方。
《地藏經》重點講因果輪回,菩薩願力。
《無量壽經》則講念佛往生,是大悲普度的經典,不分凡聖、不分善惡、不分好壞,所有眾生都可以念佛往生西方凈土。
《無量壽經》也是講凡夫成佛的一部經典,普通凡夫、造罪凡夫、生死凡夫,依此經可以即生解脫成佛。這是《無量壽經》最大的一個特點,但很多人讀《無壽壽經》可能都沒讀出這一層意思。
同時,《無量壽經》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地方,它是釋迦佛特留住世的一部經典。特留,就是特別留在人世間,釋迦佛以神力特別讓《無量壽經》長久住世。
佛法在人世間住世,有正法時代、像法時代、末法時代,三個時間段總共是一萬多年。末法時代是一萬年,現在已經過入末法時代一千多年瞭,還剩下七八千年左右。末法一萬年之後所有經典都會消失,最後剩下的一部經就是《無量壽經》。
釋迦佛為什麼要特留《無量壽經》?這跟釋迦佛托孤有關聯。所以,《地藏經》和《無量壽經》看起來好像是兩個方向,實質上關系非常密切。
釋迦佛把眾生托付給地藏菩薩,但是釋迦佛最後給我們留下的教法不是《地藏經》,而是《無量壽經》。為什麼呢?這裡面的關系就非常大瞭。
雖然誦持這兩部經的人很多,但是明瞭這兩部經要義的人,卻遠遠不如誦持的人這麼多。
對這兩部經的關聯性,一般人沒有太註意,幾乎不會想到這方面來。絕大多數人要麼專讀《地藏經》,學凈土的就專讀《無量壽經》。兩部經都誦的也有一部分,如果凈土的信仰不很深入,對《無量壽經》瞭解不夠的人,可能會兩者兼顧。比如業障深重的時候,感覺修行無力的時候,或者想超度父母先亡,甚至覺得臨終萬一沒有往生,到地獄去瞭怎麼辦,先跟地藏菩薩結個緣,把這個關系攀上,希望地藏菩薩能夠救度我,很多人都有這個想法。
如果能夠深入對比這兩部經就知道,兩部經與凈土法門有太多相關之處。我們選擇凈土,選擇念佛,實際上跟這兩部經都有很大的關系。這兩部經有很多經文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生在末法時代的眾生,要念佛往生西方。
越讀《地藏經》,就越會信凈土法門;越相信地藏菩薩的願力,反過來也會相信阿彌陀佛的願力,兩者有相輔相成的作用。
所以,如果把兩部經典真正讀明白的人,可能是越讀《地藏經》越信凈土法門,越讀《無量壽經》就越慶幸自己被阿彌陀佛光明救度。
我們生在末法時代,《地藏經》講,我們是剛強眾生,難調難伏,我們是業障深重的凡夫,我們是釋迦佛要托付給地藏菩薩的人,我們在哪裡見地藏菩薩呢?不是在讀經的時候見,是在地獄裡面相見,這是一個很悲慘的結局。一想到這樣的結局,你就自然會來念阿彌陀佛。
越讀《無量壽經》,對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救度,也就會生起真正的慶幸、歡喜、感恩。我們生在末法時代還能遇到凈土法門,還能夠念佛往生西方,還能夠即生成佛,還可以“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內心自然就非常歡喜感恩,慶喜自己終於遇到凈土法門,生死可以解脫。
如果這兩部經典都讀不懂,看不明白,那我們凡夫眾生的下場是什麼呢?地獄是必定的故鄉,一定會墮地獄去。釋迦佛托孤,實際上就暗示我們,我們的出路是在地獄,如果不往生西方的話,眾生都要歸向地獄。
印光大師有一段開示,來說明這個道理:
“既有此因緣,當勸其認真念佛,求生西方,以期永離眾苦,但受諸樂也。若猶不肯發心念佛,求生西方,則民斯為下矣,佛也不能救。縱此生不即墮地獄,而後一二三四生墮地獄,乃決定無可逃避之事。”
如果今世不念佛往生西方,即使這一生不墮地獄,下一世,再下一世,再下下世,一二三四世,這中間肯定會墮地獄,這是決定無疑的道理。
為什麼呢?因為眾生一輪回一轉世就迷惑顛倒,就會造業。我們念佛的人都覺得自己有善根有福報,今世讀瞭很多經典,做瞭很多善事。但是,大傢聽過“三世佛冤”嗎?今世如果不能解脫,不能往生西方,來世繼續得人身,或者升天道,因為這世有修行,下世有福報,享福的同時,又造業去瞭。
通過這兩部經的學習,可以讓我們明白凈土法門是一個契理契機的微妙法門。佛法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契理契機,當然佛經從某種角度講都是契理的:講因果,契理;講往生,也是契理。契機就不一樣,佛法講的這個理論,適合什麼樣的眾生的根機來修持,這叫契機。如果講的理論很高,眾生做不到,修不來,就不契機瞭。所以學佛要機理雙契,凈土法門就有這個微妙功德。念佛,契成佛之理;念佛,契十方眾生的根機。
通過這兩部經典,我們也可以明白釋迦佛的深切悲願和出世本懷。釋迦佛懷大悲心來到人世間,度化眾生,四十九年說法,他深切的悲願在哪裡?佛最終要說的法,最希望眾生接受的法是什麼?就憑這兩部經典就可以瞭解釋迦佛的悲心願力,可以瞭解釋迦佛的出世本懷。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凈宗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