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達照法師:福德與智慧是相互的

達照法師:福德與智慧是相互的

時間:2019-08-24 16:54:1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福德與智慧是相互的

佛陀是兩足尊,福德、智慧具足。福德具足表現在有相的行為上,智慧具足則是沒有形象的。一個人的福德與智慧是互動的,有福德的人需要智慧來指導,所謂“智目行足”,智慧是眼睛,修行是雙腳。雙腳走路一步一個腳印,有跡可循,但眼睛看到一個東西,卻毫無痕跡。就像我們登山一樣,你抬眼一望,就能看到山頂,中間似乎沒有留下任何痕跡;但真正走上山頂的話,一步一個腳印,你的生命境界就一點點呈現出來。在智慧的引導下,一個人的福德會慢慢具足起來。

佛的福德就是《華嚴經》中所講的“萬德莊嚴”,這才是真正的最吉祥處。和佛的凈土相比,世間凈土都是相對的小吉祥,唯有佛的萬德莊嚴,才是真正的大吉祥處。佛之所以能夠成就大吉祥處,展現出萬德莊嚴的氣象,是因為他累生累劫以萬行為因,自然以萬德為果。《華嚴經》中的“華”字,就是指菩薩萬行。《楞嚴經》的全稱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瞭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這裡的萬行就是佛陀的因行,在修因的時候以一萬種行為來莊嚴自己的生命,感召的結果就是佛的萬德莊嚴。《吉祥經》中的“往昔有德行”,可以包括這種最圓滿的佛的大吉祥--以萬行為因的修行,成就瞭佛陀的萬德莊嚴。而從佛以下,直到菩薩、羅漢、天人直至我們凡夫眾生,也是過去有德行才能感召到今天的吉祥。你不要小看我們現在坐在這裡,平安無事,這種無災無難、衣食具足的生活,也是過去的德行感召來的。如果你過去沒有德行,沒有修因,也不會有當下平安吉祥的生命狀態。

佛陀的萬行從哪裡開始修起呢?佛經中告訴我們,佛的百福莊嚴相是“三祇修百福,百劫修相好”,所以才能得到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佛有三十二相,從頭頂的無見頂相到腳下的千福輪相,每一個相都來之不易,要修一百個福才能獲得一個相的莊嚴。百福的修行,要從十善業道中的不殺生開始。不殺生,能夠得到健康的福報;不偷盜,能夠得到富有的福報;不邪淫,能夠得到眷屬尊重的福報。這些是身業層面的修行,在口業上,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能夠得到誠信的福報。在意業上,更要改正貪嗔癡的習氣。

貪、嗔、癡三毒會對我們的心靈造成嚴重的腐蝕,無論你是貪色、貪財、貪名、貪利、貪享受,甚至冬天冷的時候貪戀被窩的溫暖,都會破壞你的修行。魯迅說:溫暖的被窩是年輕人的墳墓。我看不止是年輕人,也是老人的墳墓。歲數大的人貪圖這種暖洋洋的感覺,不想用功,不能更加精進,就是在消受自己的福報啊。在我們寺廟的齋堂裡有句話叫“五觀若明金易化,三心未瞭水難消。”什麼意思呢?三心就是貪嗔癡之心,碰到好吃的起貪心,不好吃的眉頭一皺就不吃瞭,有些人更嚴重,碗筷往旁邊一推,表現出很生氣的樣子,起瞭嗔心,實際上,這都是要消除你的福報的!如果一個人貪嗔癡三心具足,喝一滴水都消受不瞭。在你喝的這一滴水中,有別人付出的辛勞、汗水,你內心不凈,就會損害自己的福報。而如果你內心中沒有貪嗔癡的念頭,無論好吃不好吃,都能保持自己清凈的念頭,一切飲食的安養都是為瞭自己用功辦道,那麼,即使是黃金般貴重的食物,你也能消受自如。因為你心中沒有世俗的高下分別,無論是黃金還是糞土,你的感覺都是差不多的。

因此,當我們享有福報、生活環境好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要沉迷在那種高貴的、享樂的感覺,這就是貪心的萌芽哦!當你感到快樂、安詳的時候,要立刻生起感恩的心,或者提起正念,念阿彌陀佛。那麼,即便你在享受之中,你的福報仍然沒有減少。我們要懂得享受啊,在享受快樂的同時內心保持瞭覺醒,不要被貪婪之心所腐蝕,這樣就不會消磨自己的福報。

十善業還可以進一步分析為五品,就是下品、中品、上品、上勝品和上極品,稱為五品十善。以不殺生為例,你不殺害眾生,是下品。不僅不殺害它,也不吃它的肉,是中品。不僅不生,而且還要放生,這是上品。不僅放生,而且很尊重它,按照放生的儀軌,勸它發菩提心,好好用功,把它當做自己的生命一樣來看待,這叫上勝品。不僅尊重它,而且把它當佛來看待,在每個眾生身上看到生命無盡的莊嚴。隻有把眾生當佛看的時候,才是上極品,如果達到不瞭這種高度,不算極品,頂多算是做一件好事而已。在十善業中,每一種善都具備五品,一共是五十個善,對應瞭五十個福報。

我們修行先要從自身開始,把自己修好,才能利益眾生。自己根據五品十善逐一修行,品品遞進,自己修好瞭之後還要圓滿十善。怎麼樣才叫圓滿呢?就是你自己修好之後,還要去幫助別人,讓你身邊的人同樣圓滿起來。比如你自己不殺生,要看到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發自內心地尊重、救護一切眾生。如果你產生瞭這樣的覺照,在你的行為中充分尊敬瞭這些眾生,那你不殺生的善業福報就達到瞭極致。然後你再把這種道理告訴別人,盡力教化你身邊所有的人。這個教化的過程是很漫長的,等你把五十個品的福報全部傳播給你身邊的有緣眾生,這才叫百福。這裡面的道理很簡單,一個人的幸福不是真幸福,隻有你周圍的人全部幸福瞭,你才能真正幸福。但如果人類全幸福,動物都死光瞭,人類沒有瞭朋友,能叫幸福嗎?所以我們要救助動物,救助一切眾生,眾生都開心幸福,活蹦亂跳,我們才是真正的幸福。換言之,隻有正報、依報都圓滿瞭,才是你真正的福報。

百福莊嚴是很不容易的,你要把十善從下品一直修到上極品,體現出圓滿平等的智慧覺照,同時還要讓身邊的人也成為上極品,這才是百福莊嚴。哇,這個難度很大啊!佛能夠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真的是非常偉大!非常不容易!西方極樂世界“但受諸樂無有眾苦”,實際上就是具足瞭百福莊嚴。我們修行百福,要從五戒十善一點點做起,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言、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不貪、不嗔、不癡。根據經典記載,修行百福難度很大,要經歷很長的時間,不要說十善,就是做好五戒都很難。佛在《法華經》中講:“我觀此土眾,貧窮無福慧。”我們是很貧窮的人啊,沒有福德智慧,也不知道怎樣來莊嚴自己的德行。因此,百福莊嚴是佛指點給我們的一個方向!在世間修行十善業,不僅自己做到極致,也幫助別人成為極致。接下來還要針對十法界修百福,看到地獄、餓鬼的眾生,也要幫助他們成就百福。

因此,佛陀才是三界導師,是九法界眾生的皈依指處,因為佛對一切眾生的生命,都是完全平等的福德圓滿。佛陀從內心中用百福來針對十法界,從地獄一直到佛法界,就有一千個福。因此,佛腳下有千福輪相,輪指圓滿。千福輪的意思是佛對十法界眾生都能圓滿實踐百福莊嚴,佛走過的每一步路都是圓滿的,沒有缺憾。在佛經裡介紹瞭佛的種種相好,其中佛的足下是平足,踩下去是一個完整的腳印。我們的腳印歪歪扭扭,從不平整,這就像我們的人生一樣,缺憾太多瞭!顧瞭東邊顧不瞭西邊,顧瞭自己顧不瞭別人,顧前不顧後,永遠都是局限的、遺憾的。而佛的腳印每一步都沒有缺漏,就像佛的生命一樣,是圓滿的、完美的。除此之外,佛頭頂的肉髻、眉間的白毫,每一個相都要用一百個劫來修。百福莊嚴的修行不是一劫、兩劫的事情,而是要修一百劫,才能夠得到三十二相中的一個相。

“百劫修相好,三祇修百福”,三十二相修完瞭以後,還要在千福輪相的基礎上實踐大乘般若法門。《般若經》裡說有“十波羅蜜”,就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願、力和後得分別智。施、戒、忍、進、禪、慧、方、願、力、智,十個波羅蜜每個都要實踐千福輪相,這樣才構成瞭一萬個德行的萬德莊嚴,沒有這樣的德行,就成就不瞭佛的福德。

原文標題:佛陀是兩足尊,福德、智慧具足。福德具足表現在有相的行為上,智慧具足則是沒有形象的。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大千界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