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達照法師:持好戒德去修行,是可以生到天上的

達照法師:持好戒德去修行,是可以生到天上的

時間:2019-08-24 16:54:5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持好戒德去修行,是可以生到天上的

聞思·悟

有些人觀身他就可以進入四禪。有些人觀受,觀感受。你一觀身、受、心,你的心就從對外面的執著回到你的生命裡面來,就註意自己的身體,不是外界。那個時候其實他已經進入瞭色界的狀態,隻是我們自己不知道,所以覺受生不起來。欲界基本上是跟外界的關系,就是戒律啊,所以戒律好是可以生到天上的。戒律好的人,人品好,他人際關系沒有傷害,他就可以生到天上去。所以欲界天是跟身外的關系處理得很恰當,跟外界不會讓別人傷害,也不會讓自己傷害,所以持戒好的人,他就有戒德。

戒德就是你跟誰在一起都能很和諧,內心很安定,讓別人也很安定,讓別人也不難受。說話、做事、走路都是很在意別人的感受,這樣子就是戒德莊嚴。然後定德莊嚴就是你的身心協調。不管別人,管不過來瞭,隻要別人不惹我就行。惹也沒關系,反正你持戒嘛,有慈悲,所以他第二個階段就是身心協調。身心協調就產生瞭觸覺,接觸的觸。觸覺,就十六觸。四禪八定,四禪就是色界,色界就是身心協調。就你的心思要從你的身體外面回來,比如說這裡不要在意別人,你在意自己,回光返照,隻在意自己的身體。動作啊,狀態啊,呼吸啊,身心一協調,你發現下雨也沒關系,晴天也沒有關系,身心越來越清晰,那麼這個四禪好瞭以後,再往上開智慧。智慧就是你頭腦裡面的思想,自己協調,身體也不管瞭。

所以欲界,色界,無色界,無色界他沒身體瞭。沒身體,隻有思想。這思想也協調瞭。我們很多人都是思想不協調,學這個學那個,想這個想那個,想得很矛盾。有時候想得很好,有時候想得很壞,有時候很恐怖,有時候又很開心。這個腦子裡面經常是自己在那裡打仗,戰來戰去,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能看到,其實什麼想法都沒有意義。他知道這個想法有這個原因,這個種子冒出來,那個想法是那個種子冒出來,都在阿賴耶識裡面。

無色界就是這四種狀態:識無邊處,空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這思想就很開心,但是它跟身體已經沒關系瞭。這個我們凡夫修的戒定慧,達到無色界的頂瞭,我執還沒破。修禪定破不瞭我執的,禪定功夫好瞭以後,靠這個抓住一念相應,一下子見到無我,就靠智慧。一下子見到瞭無我,是靠智慧破我執,定力是破不瞭我執的。

但是你沒定力,心散散亂亂的,那貪嗔癡很重,就沒機會瞭,連機會都沒有瞭。貪嗔癡沒有瞭,禪定有瞭,然後智慧又很高明瞭,那個時候還要一念相應。一念相應,就是你人還在此岸,還在三界以內,你突然就是你的註意力一下子看到瞭你內心深處的那個“我”,根本不存在,不存在的那個就是無我。就沒有那個“我”,就已經在彼岸瞭,所以它叫相應。就類似打手機,我的號碼撥出去,你那邊就響起來瞭。就有點類似這樣的,什麼叫相應的,其實有兩個才叫相應,他一念相應,就是我念是在這裡的,但是我所念的境界一下子看到無我,原來是這樣。但是哪怕有一個灰塵也不行。很現實,很殘酷。對。因為你留一點,那一點其實就是輪回的根啊。你舍不得,那你沒辦法,你舍不得。你那一點放下不是很殘忍嗎?是吧?但是那一點放下,你才真解脫,從此就不會有繩子在拽著你回來。所以很多解悟的人道理聽瞭很懂,他就是那個偷心不死,背後就那個自我舍不得。所以這富貴學道難,你看多少人,他這一輩子生活過得好,他覺得:我日子過得比你還好,你還跟我講。但到最後臨終的時候,沒轍瞭,他來生繼續輪回。

你過去這些種子你種在你的心裡面,然後現在又碰到緣就冒出來。沒有這個緣不會冒出來的,比如說你看到別人不好,或者你看到一些佛教的現象,你覺得不理解,甚至有些人看到,比如說學佛的人,你對他很好卻被他坑瞭,或者看到這個師父好,就你看這個師父也不行,你腦子留下很多不好的種子冒出來。或者是外道誹謗佛法的書,你看到瞭,種子種下去,然後實際上我們每天的的阿賴耶識種子種下去,都會冒出來。那麼唯識的修法就是就是要轉識成智,就是阿賴耶識不良的種子一冒出來,我把它弄成好的種子,熏下去,這樣修行,壞的種子一直冒,我一直把它轉成好的種子種,到最後全是好的。你悟不到,你也隻能先如來禪,一步步來。

——2019.7.27江南彌陀村

原文標題:達照法師|2019.7.27隨緣開示(11)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大千界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