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什麼是比丘?有什麼意義?

什麼是比丘?有什麼意義?

時間:2019-09-02 16:54:5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什麼是比丘?有什麼意義?

什麼是比丘?

佛教指出傢受具足戒的出傢人。出傢沙門又稱比丘,比丘是梵語,一般意譯為“乞士”,俗稱“比丘師父”。佛傢指年滿二十歲,受過具足戒的男性出傢人。

比丘有什麼意義?(1)乞士

就是要托缽。在我們中國因國情、風俗、環境的差異而不出去托缽,人傢是送到常住來,這也是受人傢的供養。要知因中乞食,果上才能感得受天人之供養。

(2)怖魔

在受戒的時候,三番羯摩:“人間有某某出傢瞭。”天上的魔宮就震動,魔王就會害怕,因出傢就是要出離三界,有人出傢,他的魔子魔孫就會少瞭,所以魔王就會感到恐怖。

(3)破惡

因比丘持戒能破心中的種種煩惱惡業。身為出傢人,要知道比丘的意義。那麼做居士的供養時,要不要分別這個師父有沒有修行,才來供養呢?“有修行就供養他;沒修行,就不要供養他瞭。”

若有這種分別心,就算你供養到菩薩、供養到佛,那樣功德還是很小的,因為你有分別心。若能無分別心的供養,“修行不修行是他的事,我一律平等供養。”能平等供養福德是很大的。

佛陀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無相而佈施,功德和供養佛是一樣的,所以你們要會平等供養。供養主要是在求福,所以不用去分別。但假如你是要請開示求智慧,那當然就不同,他要是不會講,不明道理的,你就不必請問他;要問,當然就要請問過來人,有修行的人,有正知正見的。不好的就敬而遠之,因為他既無慧,行為又不好,若跟著他,會學壞的。

猶世間人並不是每個都是好的,以我們自己傢裡的父親、老祖父等長輩們來說,好的,我們就要學;不好的當然就不能學。但不管他們如何的不對,他們總是你的長輩,對他們還是要尊敬的。不過他講的話你不能聽就是瞭,他們的壞行為你也千萬不能夠學的。

世俗的儒者都知對“長上”的禮,不可違逆犯上,即使父母有過失,也應婉言勸諫,不能當面數落。若父母不接受,那麼隻能將其不明理的地方放在自己心中愁憂。同樣的,我們在傢佛弟子對“僧寶”也不能失瞭恭敬,雖然有些出傢師父,其言行確實是不值得親近,你或可抱持恭敬的心私下勸諫,但絕不可隨便批評。學佛是要修慧培福的,切莫在三寶門中造口業。慎之!慎之!

說到頂禮,不僅比丘能受得起人頂禮,就是小沙彌也一樣堪受頂禮。佛陀說:“三子不可輕:沙彌雖小不可輕,王子雖小不可輕,龍子雖小不可輕。”沙彌雖然小但未來是大比丘,能住持佛法,宏范三界;王子雖小,墜地貴壓群臣,大臣一樣的要三拜九叩首;不要看龍子小,他大時就能呼風喚雨。所以對沙彌也一樣要恭敬,不可看輕。剛才說居士要恭敬三寶,其實出傢人對居士也是不可輕視的,居士們頭發一落,那不也是出傢人瞭嗎?未來也是會成佛道的呢!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