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改變心行去面對所有的舍得與不舍

改變心行去面對所有的舍得與不舍

時間:2019-09-03 16:57:1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改變心行去面對所有的舍得與不舍

下班路上,聽蔣勛先生的《舍得,舍不得》,講的是學生為他刻的一方印:舍得,舍不得。我還有蔣勛先生的這本書。先生說,當初設計,大概有許多舍不得--許多東西舍不得,許多地方舍不得,許多時間舍不得,許多人舍不得。有時候也討厭自己這麼多舍不得。過瞭中年,讀一讀佛經,知道一切難舍,最終還是都要舍得;即便多麼的舍不得,還留不住,也一定要舍得。又說一個朋友因喪偶,哀痛叫道:“舍不得啊!”這也引起瞭我的共鳴。

中年是一生的分水嶺,明白瞭哪些要舍得,哪些舍不得也得要舍得。中年前,為瞭舍不得的東西,會拼盡全力去爭取;中年後,已經沒有瞭那種銳氣,變得沒有脾氣瞭,隨遇而安,隨性生活。而發生這麼大的變化,還是要從進入三級修學開始。

記得爸爸離開我們的那些年,一想起他便獨自垂淚,想自己曾經對不起他的地方,常常自責。七年後公公離開我們的時候,心中很是安慰,他沒有一點痛苦地離開瞭,為他的善終而欣慰。在《心靈創造幸福》這一課裡,我們學過五福臨門,其中“善終”是五福之一,所以我不但不悲傷,還為公公祝福。

對舍得的東西容易舍得,對舍不得的東西要去舍得,那種復雜的心情很煎熬。但如今我能坦然待之,給我帶來的是簡單的幸福,這一切也都歸功於修學。修學讓我看到世界的無常,讓我看到貪欲所帶來的痛苦和煩惱。貪嗔癡是一切痛苦、煩惱的根源,如果沒有進入三級修學,我對佛教還沉浸在迷信的層次上。如今,當對境來臨時,我能用佛法的正見處理。雖然不能應用自如,至少比以前的我明智瞭很多。

要學會舍得和舍不得的正確選擇,關鍵還是看我們的心行。就如這幾天,妹妹訴說晚上睡不好,原因是賣掉的房子怕人傢反悔,她沒有錢買新房瞭。我笑她杞人憂天,開玩笑說要不要問問買房者(是親戚的親戚),會不會反悔?告訴她即便人傢反悔瞭,你晚上睡不著又有什麼用。世界是無常的,一切都有可能發生。

不能說妹妹貪心,但至少她的心是焦慮不安的,糾結著才失眠,最終還是貪嗔癡在作怪。要是她能看到事情的兩面性和真實面目,正確對待,就不會睡不著瞭。違約瞭,自己大不瞭不買新房,因為新房也是閑置著的,說不定以後房價跌瞭;守約是最好的安排,一切如她所願。經我這麼一說,似乎她心放寬瞭一些。但我想這也是暫時的,最終要放下心中的焦慮、不安和糾結,還是要靠修行,徹底改變自己的心行。

舍得,一念天堂;舍不得,一念地獄。舍得與舍不得,在於我們的心行。心行改變瞭,當面對舍得和舍不得的選擇時,心都是淡定從容的。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