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波法師:《羯臘摩經》的十個原則,是堅實的防線
“《羯臘摩經》的十個原則,是堅實的防線。”
如果別人再來遊說你:“哎呀,那兒來一位高僧,你看那可真是個兒很高哇……”告訴你,請千萬別信,個矮的你也不一定信啊!“你看那個活佛,那個兒頭很大呀……”沒用的!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因為我們要有標準!如果你掌握瞭我們之前所討論的十個標準的話,那你就不會再輕信;否則你就會陷入誤區:“哎呀,如果我把這個機會浪費瞭,百千萬劫難遭遇啊!或者我真的沒有去,那場面讓我向往,萬一有好處呢?”如果堅守標準,就沒有什麼遺憾!如果沒有標準,就難免盲修瞎煉!
“避免知識依賴。”
它不僅僅是一個堅實的防線,同時也讓我們避免瞭知識上的一種依賴!“啊!他真懂!”他懂,你就依賴他?我們不是依靠,是依賴!依賴是錯誤的,你都交給別人瞭,那你自己幹什麼?“哎,我把自己交給佛瞭,聽老佛爺安排瞭……”那你幹什麼?你想幹什麼,你能幹什麼?你什麼都不幹瞭,你不成瞭依賴瞭嗎?依靠,我皈依住持三寶,依靠這種佛法僧的覺正凈,然後改變我自己的不覺、不正、不凈!這樣一種修改,就是一種訓練,就是一種修行!
“或個人的不成自我:意即個人於聽聞時,忽略(原文:忽視)瞭自己的智慧與知識。”
搞個人崇拜,隻是暫時的風光和榮耀,乃至安慰,搞來搞去,最後就麻煩瞭!
“在佛法的語言中,這叫作‘他人之聲’。”
是他人的聲音,不是你的!佛教講數他人的財寶,一個人在路上撿瞭一個別人財寶的單據,是人傢丟的;他就數啊,數啊,說:“哎呀!我發財啦!”這是人傢的,不是你的!可見,無論誦多少經,念多少咒,如果沒有影響和改變自己心中的糾結與煩惱,無異於又還給佛陀瞭!更何況,我們誦念的不是佛菩薩的證悟經驗呢?差之毫厘,謬以千裡!不可不慎!
就像有人說:“我讀《心經》,能一天讀一百遍,讀一千遍。”其實沒用!因為沒有解決問題,等於還給釋迦牟尼佛瞭!如果一點點都沒有成為你自己的話!如果它成為你自己的,就改變瞭你自己;如果它沒有成為你自己的,你就等於還是還給佛瞭!向佛陀學習!那還是學佛的人嗎?不是的!但是我們一直是這樣做的!但也不是完全地還,算是結瞭緣,留那麼一點點痕跡,也許有一天突然間想起來,“哎呀,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當下自在也未可知;但是我們要知道,需要訓練改變自己!
原標題:堅實的防線——哈爾濱極樂寺靜波法師開示節選
轉自微信公眾號:點一盞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