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達照法師:六度分理六度和事六度

達照法師:六度分理六度和事六度

時間:2019-09-11 17:01:1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六度分理六度和事六度

本次法語學修重點

△修大乘佛法,首先要把心量放大。

△發菩提心所緣的境是一切眾生,在發願的時候,“願以此功德,普及與一切。”

△一切代表十法界,功德是遍滿十法界的,觀想的這個心,一下子就擴大開來。“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要與九法界的眾生一起成佛,包括“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四弘誓願,都是沒有邊際的廣大。

△理上佈施是內心要認識到,能夠心甘情願地佈施,把自己生命都可以奉獻給眾生,這些不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

△六度以佈施為第一,向外行佈施的時候,能夠付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因果規律即是如此。“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修大乘佛法,首先要把心量放大。發菩提心的心量就很大,觀修菩提心的時候,就要感覺自己是這個世界的救世主,要救這個世界,救九法界的眾生!不單是救這個世界、人道的眾生,九法界的一切眾生都應該救。發菩提心所緣的境是一切眾生,在發願的時候,“願以此功德,普及與一切。”

自己所修行的功德,要讓一切眾生都得到利益。不是嘴巴念完就過去瞭,心裡要真的這麼想的。一切代表十法界,功德是遍滿十法界的,觀想的這個心,一下子就擴大開來。“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要與九法界的眾生一起成佛,包括“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四弘誓願,都是沒有邊際的廣大。

發瞭心後,要去實踐。大乘佛法中菩薩所修的法門,屬於六度法門。六度分理六度和事六度。理六度從理上徹底通達,相對的要難一些。內心中的一切情緒、一切觀念,通通都要佈施掉,是理上的佈施。理上可以傾傢蕩產,像禪師所說:“去年窮不算窮,去年窮沒有立錐之地,今年窮才真窮,今年窮的連錐都沒有瞭。”

徹底佈施,才能跟真如相應。觀想自己的身心世界全部都奉獻瞭,理上也要有這種認知,體會到瞭修行就很舒服。隨時把自己的感冒、發燒、煩惱、痛苦……甚至做的壞事、惡業全佈施掉不要瞭,善惡好壞都不要,成佛證菩提也不要,全佈施掉!

理上佈施難度比較大,事上佈施相對容易些。事上佈施的所緣的境,包括自己以外的其他的人,對自己的父母親、兄弟姐妹、親人朋友等。隻要是為別人做瞭一點事情,就是事上在修佈施。理上佈施是內心要認識到,能夠心甘情願地佈施,把自己生命都可以奉獻給眾生,這些不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

六度以佈施為第一,向外行佈施的時候,能夠付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因果規律即是如此。“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整個世界就是我們的倉庫。阿賴耶識就是一個大倉庫,“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自己的世界存在的這一切,都在阿賴耶識這個大倉庫裡面。

在這個倉庫裡面,我們的第七識——我執,是倉庫的守門員。七識有時候也會變成守財奴。我執很可憐,天天守在那裡,說他享受吧,他也沒的享受;痛苦吧,他困在那裡死死的,自由都沒有。隻要有我,就不自由。第七識就是守門員,守著這個倉庫。

第六識就是采購員,天天把外面的東西往倉庫裡拉。看你的起心動念,你今天起的好的念頭多,你的倉庫整理幹凈一點舒服一點瞭。你今天把外面的垃圾往裡面拉,你的倉庫就臭死瞭,睡也不安吃也不香。前五識,是制造源,到處去制造。眼睛看見瞭,分別一下,這個是好東西!心裡就想要。第六識就把它收回來瞭;眼睛一看這個不好,不好就不要,討厭!把討厭的的印象也收進來。第六識簡直是傻乎乎的什麼都不知道,亂來!“妄想顛倒”該拿的、不該拿的全盤都收進來。

每天修道用功的過程,就是人生實踐的過程,這些過程都成為一種程序。業力就安裝在阿賴耶識當中,遇到什麼樣的緣什麼樣的條件,這個程序就被激活瞭。這一生修行,來生再遇到修行的情況,就異常活躍。因為安裝瞭這個程序,一激就活瞭。我們說這個人很有善根,善根的深厚淺薄、人生的態度跟這些都有關系。

原標題:達照法師|六度分理六度和事六度

轉自微信公眾號:大千界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