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達照法師:佛法是要用身心行為去衡量、去測量、觀察世界

達照法師:佛法是要用身心行為去衡量、去測量、觀察世界

時間:2019-12-03 08:56:45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佛法是要用身心行為去衡量、去測量、觀察世界

本次法語學修重點

△佛在《阿含經》說:有信行比丘,有法行比丘。信行比丘,就是信心具足,聽到善知識告訴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絕對沒有任何的懷疑,隻管做,做到瞭,他就證到瞭,這種信行比丘信心非常堅固。而法行比丘,往往是道理不明白,他就無法起修。

△中國漢傳佛教的八大宗派,每一個宗派都有修行的路徑,都有從出發點到最後圓滿成佛的地方。

△總體來說,整個佛法就是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證道位,這五個位次是所有的南傳佛教、漢傳佛教、藏傳佛教,隻要是佛法,隻要是修行方面的佛法,這五個次第必須要有。

△沒有資糧,沒有加行,沒有見道,沒有修道,那不可能證道,所以必須要有前面的這四個步驟,到最後圓滿證道。

△佛法告訴我們的證道,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就是你要用自己的生命去證實。所以,《阿含經》裡面有個詞叫做身證,以身作證。

△佛法不是靠別人講一套理論來印證你,也不是拿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而是要用你自己的身心行為去衡量,去測量、觀察你的世界。

△佛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可以看到圓滿的世界的眼睛,那就是佛眼。每個人都有,但是我們現在卻看不到一個圓滿的世界。

佛在《阿含經》說:有信行比丘,有法行比丘。信行比丘,就是信心具足,聽到善知識告訴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絕對沒有任何的懷疑,隻管做,做到瞭,他就證到瞭,這種信行比丘信心非常堅固。而法行比丘,往往是道理不明白,他就無法起修。就像我們很多知識分子,他要學習佛法,如果你不給他道理講清楚,讓他去修啊,他做不到,他一定要自己想清楚、想明白瞭,才能去修。所以對大部分的人來說,看見道路再邁開腳往前走是正常的。而也有一些人呢,瞎子不是自己看見道路,而是拽著別人的衣服,或者拽著別人的手,直接就往前走的,那麼這個就是不正常的現象。

我們很多人學佛如果不懂教理就想去修,藕益大師說:“遠行不問路徑,必定有誤”。就你要走遠路,路徑都不問,這事一定會搞錯掉的。就錯誤的誤啊,必定有誤,不是可能有誤,必定有誤,就是盲修瞎練一定會搞錯掉。當然如果他有機會能遇到善知識,給他指導的道路是正確的,即便自己無知也可能走上去。就像我們有很多修凈土法門的人道理並不懂,但是他知道求生凈土,知道一心念佛,知道妄想來瞭、煩惱來瞭,他直接把心轉到阿彌陀佛上,這個修著修著,內心就光明起來瞭,煩惱自然就是降伏住,就少掉瞭。到最後,還能夠念佛,念到能念所念都空掉,證念佛三昧,那麼這種人,是特殊法門,要例外的,三根普被的人。

中國漢傳佛教的八大宗派,每一個宗派都有修行的路徑,都有從出發點到最後圓滿成佛的地方。總體來說,整個佛法就是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證道位,這五個位次是所有的南傳佛教、漢傳佛教、藏傳佛教,隻要是佛法,隻要是修行方面的佛法,這五個次第必須要有。

沒有資糧,沒有加行,沒有見道,沒有修道,那不可能證道,所以必須要有前面的這四個步驟,到最後圓滿證道。而佛法告訴我們的證道,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就是你要用自己的生命去證實。所以,《阿含經》裡面有個詞叫做身證,以身作證。佛法不是靠別人講一套理論來印證你,也不是拿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而是要用你自己的身心行為去衡量,去測量、觀察你的世界。佛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可以看到圓滿的世界的眼睛,那就是佛眼。每個人都有,但是我們現在卻看不到一個圓滿的世界。我們看見的是娑婆世界充滿瞭各種鬥爭、各種煩惱、各種糾結、各種缺陷,尤其是充滿瞭各種無知,就生死不能自在。

原標題:達照法師|佛法是要用你自己的身心行為去衡量,去測量、觀察你的世界。

轉自微信公眾號:大千界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