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照法師:“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裡的如來是什麼?
△《金剛經》的中道正見的思想叫“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若見諸相”就是身外之物、身體和你的內心這一切相,要認識到它背後的無我是非相,非相就是無我。所以當你從相上一下子看到無相,然後你看到的是如來。
△如來是什麼呢?是“乘如實之道而來成正覺”,他既是如如不動,同時又是來去自在。
△要學佛的正見,一定要達到“如”。什麼是如?身外之物不是“如”,身體不是“如”,思想不是“如”,我執不是“如”,四禪全部參透瞭,你就達到如的境界瞭。
△然後“如”瞭以後,隻是如,那叫小乘,小乘是不見佛性,隻取涅槃。
△但是大乘法就告訴你,不對,你“如”瞭以後還不行,你還要“來”,還要來到這個世界,所以還要度一切眾生,不舍一個眾生。所有的眾生、所有生命當中的十法界來去都自在瞭,那才叫佛。
△生命當中所有的物質精神、色法、心法都包含在實相當中,這是佛所悟的境界,這是大乘的中道正見。
△你不來的那是小乘,隻是“如”;你隻“來”而不“如”的,那是凡夫,來瞭就得去,來瞭就得去,所以我們來來去去在輪回路上已經走瞭很多次瞭;那你隻有“如”和“來”兩個同時瞭,你才是既能“來”又能“如”,既能“如”又能“來”,兩邊都不執著,兩邊都不舍棄。圓融一切,這才是中道。所以明悟瞭中道實相,這個正知見就有瞭。
《金剛經》的中道正見的思想叫“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若見諸相”就是身外之物、身體和你的內心這一切相,要認識到它背後的無我是非相,非相就是無我。所以當你從相上一下子看到無相,然後你看到的是如來。“如”就是你內在的無我,無我是不動。諸位如果體會到無我,你的心就再也不動瞭,沒有動搖、隻有妄想在動,心怎麼會動呢?妄心會動啊,真心哪裡有動啊?從來就沒有動,所以叫真如。因為真心就是真實不虛,如如不動,它從來不會動,不管你是凡夫還是聖人,它就不會動。這叫真如,真實不虛,如如不動。
如來是什麼呢?是“乘如實之道而來成正覺”,他既是如如不動,同時又是來去自在。心是無我的,是如如不動的。然後我現在能講能說的,就是來去自在,你能聽,我能說,你還能走路吃飯,這一切又那麼現成。所以現成的這一切跟你內在的無我沒有矛盾,它是一個東西,或者是一體兩面,一是如如不動,一是自由自在,所以叫如來。大傢知道如來,釋迦如來,阿彌陀如來,所有的佛都叫如來,就是佛證到瞭如如不動,同時他又來去自在。我們大傢隻有來去,也不自在,也沒有不動,我們就流浪生死。因為我們隻有來,隻有來,你就得去,沒有辦法,來就是生,去就是去死,來生去死,沒辦法,我們隻有來,我們沒有“如”。所以要學佛的正見,一定要達到“如”。什麼是如?身外之物不是“如”,身體不是“如”,思想不是“如”,我執不是“如”,四禪全部參透瞭,你就達到如的境界瞭。
然後“如”瞭以後,隻是如,那叫小乘,小乘是不見佛性,隻取涅槃。因為小乘人,大傢看到小乘的解脫法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他證得“如”的涅槃寂靜,他已經覺得生命已經解決問題瞭,因為不再流浪生死瞭,已經逃離瞭生死苦海,已經不得瞭瞭。他逃回去瞭,但是大乘法就告訴你,不對,你“如”瞭以後還不行,你還要“來”,還要來到這個世界,所以還要度一切眾生,不舍一個眾生。所有的眾生、所有生命當中的十法界來去都自在瞭,那才叫佛。那生命當中所有的物質精神、色法、心法都包含在實相當中,這是佛所悟的境界,這是大乘的中道正見。既是“如”,又是“來”。你不來的那是小乘,隻是“如”;你隻“來”而不“如”的,那是凡夫,來瞭就得去,來瞭就得去,所以我們來來去去在輪回路上已經走瞭很多次瞭;那你隻有“如”和“來”兩個同時瞭,你才是既能“來”又能“如”,既能“如”又能“來”,兩邊都不執著,兩邊都不舍棄。圓融一切,這才是中道。所以明悟瞭中道實相,這個正知見就有瞭。
我們的邪見——貪、嗔、癡、慢、疑,這叫五鈍使。五鈍使啊,就是貪、嗔、癡、慢、疑是驅使著我們在輪回路上走的。我們是被誰驅使著?是被自己的貪欲、嗔恨、愚癡、傲慢和懷疑這五種心態,就把我們像趕鴨子一樣,趕在輪回的路上,跑得非常辛苦,一點自由都沒有,都是後面這五種東西在推著我們走。
五利使是哪五個呢?叫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利使就是我見,我見它生起來是那個迅速啊,那個麻利啊,是不容分說、不容思考。我們的我執是無所不在的。你如果不去修行的話,你的起心動念都是伴隨著我執生起來的。五利使要斷除的時候也快,一斷永斷,一刀砍下去我執就永遠斷掉瞭。但是貪、嗔、癡、慢、疑啊,你想一下子砍掉,砍不掉的。
身見就是我見,大部分的人把身體當成“我”。第二個,邊見就是常是一邊,斷是一邊。佛法要“離是二邊行於中道”,常見也是外道,斷見也是外道,這叫邊見。第三個邪見,邪見是什麼呢?就是不正見啊,知見不正。知見不正最重要的表現就是非因即因。邪見的人就是非因即因,不是這個原因非說是這個原因,明明自己修養不夠、道德不夠,自己生氣,老是說別人,怪別人。第四個,是戒禁取見。戒禁取見是什麼呢?就是不應該禁止的,非得要禁止。
最後一個是見取見。見取見就是自以為是。自以為是的人太多瞭,就是你看到的你的觀念,你就以為自己的觀念是對的,你就不接受更正確的觀念,沒有去比較,你也不去接受,固執己見,而且你的固執己見對自己、對他人都造成傷害瞭,你還固執己見,這就叫見取見。這種錯誤的知見牢牢抓住不放的,所以人類有很多的宗教之間互相戰爭,甚至大打出手、引發瞭國與國的戰爭,這些都是有見取見的,都是有邪見的人。
五利使是一斷永斷,五鈍使是以後慢慢斷。當你無我正見有瞭以後,你在以後的修行當中就是以戒定慧、佛的要求來改變自己,通過你的定力、通過你的智慧,把自己的那些貪欲、嗔恨、愚癡啊,所有的二十六種煩惱一種一種地慢慢地化解。化解到最後,所有的煩惱斷盡瞭,然後我們的知見才跟佛一樣,那才是真正的正知正見。
原標題:達照法師|如來是什麼呢?
轉自微信公眾號:大千界
-
2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