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持念珠誦經咒的方法

持念珠誦經咒的方法

時間:2019-12-05 17:04:0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持念珠誦經咒的方法

念珠,又名數珠、誦珠、咒珠、佛珠,是佛教徒誦經時用來計算次數的成串的珠子,以108顆為基本,另有54顆、27顆、14顆、也有42顆、21顆。最初是印度的毗琉璃王請釋迦牟尼佛開示消除煩惱的法門,佛陀就教他用木槵子樹(菩提樹的一種)的種子穿成珠串,持佛名號消除煩惱。佛教徒為欲除去煩惱,安定心念,或稱頌西方阿彌陀佛,而用念珠誦念佛號,是功德、佛性、慈悲、善良、吉祥、圓滿、佛心的表征。念珠除瞭有計數的功用以外,還有惕勵的作用,學道的人見到它,就曉得要精進修行。

一般持念珠念佛是由母珠旁的念珠開始,每念佛號、經文或咒語一遍即用心捻掐一顆念珠,間珠不算,如有記子每捻珠念佛滿一串珠時即撥動一記子,而捻珠至母珠時多不越過,而逆向而回,因為據金剛頂瑜伽念珠經所戴,各念珠表示觀音,母珠表示無量壽或修行成滿之佛果,故捻珠至母珠時要逆向而還,否則即犯越法罪。除瞭一些宗派如密宗對持念珠有一定規定外,其它的記載大多沒有嚴格的規定,如對持珠及念珠有個別問題,可請示經常出入的道場出傢人或前輩同修。

念珠乃身外之物,我們念佛誦經主要是內心,不要被物所系,被物所礙。更不要被困在手上的念珠是什麼質料,要多少顆數,要如何掐捻,要拿在左手還是右手,放高拿還是垂下。我們持珠但求方便及自在,也不必要強求庸人自擾的持珠方法,如「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念珠也是相之一,所以我們使用時不要過份計較它。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