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波法師:不要成為別人知識的奴隸
“如果一個人遵循《羯臘摩經》的原則,將擁有獨立的知識和推理能力,用以瞭解初次聽聞之概念和假定的意義,以及其內在的真理。”
如果你真的是掌握瞭《羯臘摩經》的十個原則(1、不因傳說而輕信;2、不因傳統而輕信;3、不因謠言而輕信;4、不因經典記載而輕信;5、不因邏輯推理而輕信;6、不因學說推論而輕信;7、不因符合常識判斷而輕信;8、不因預設成見而輕信;9、不因說者外表而輕信;10、不因師長所言而輕信。),那麼你的知識、推斷能力、智慧,將是獨立的,不會受到別人的影響。不然的話,別人給你一個建議,你就蒙瞭,你就不知道北在哪裡瞭。
我是獨立的,所以我就會瞭解別人最初跟我說的,乃至跟我說瞭很長時間的一些個概念、所謂的真理和建議,或者是一些個他認為是能夠解脫的標準。對於這些東西,我就會去推理,並按照我自己獨立的知識去消化,然後得出一個結論,最後我會發現它適不適和我。而這個標準,我們說,它可能就是三法印,它可能就是四依。
它可能就是這樣一個標準,請問我們有過這個標準嗎?當我們一旦遇到煩惱、遇到各種各樣邪魔外道侵擾的時候,我們什麼都忘瞭,就發現人傢有本事:“你看,他比佛厲害。”誰是佛啊?我可以這樣講,如果你不能在你的心裡把它作為道場、作為一個正知見固定下來的時候,你永遠跟佛法無緣,因為你沒有面對你自己的問題,解決你自己的問題。佛經就是這樣一條路,恰恰解決的是這樣一個問題,所以我希望大傢都能夠面對《羯臘摩經》,給自己一個定位。
“例如,當一個人聽說貪婪、怨恨和妄想是危險的和罪惡的,他會完全地且立即地理解。”
一個人,當他聽說貪(貪心)嗔(怨恨)癡是非常危險的,也是有罪惡的,他會完全地立即理解,因為貪嗔癡很簡單嘛!
“因為此人早經由個人經驗而知道這些事情的相狀。”
他有經驗,他知道貪心很麻煩。你貪心會怎麼樣?如果你去搶銀行,搶銀行前面有經驗,被人抓住瞭,我告訴你,你知道那些經驗都不是白白地得來的,然後你就覺得非常危險;即使不被抓,你整天提心吊膽地活著,最後你崩潰瞭,受不瞭,趕緊自首去瞭,你可能就會這樣。你會發現,那個成功並不容易,你要付出一種代價。這種代價,那就是折磨自己。所以說,這樣的形式,大傢或許都能夠非常容易理解。
“一個人會相信自己甚於相信講說的(原文:之)人。”
他有經驗。你對佛法有經驗嗎?請問你有過嗎?你沒有,隻不過說句實在的,你相信我,我說什麼你就信什麼。當然,這個位子換瞭別人,你也照樣相信他,因為你知道坐在這個位子上的人就應該有權威性。但是,如果你沒有經驗,那對不起,你非常危險。《羯臘摩經》告訴我們的其實就是這樣一個原理,就是不論他有多高的名望、多高的身份,沒用!一點用都沒有!
他如果沒有佛法的理論和經驗,我告訴你,那非常危險。你也一樣,你也要有理論,有經驗,那你走路才能夠是踏踏實實的,才不會走到邪路上去。我想這是《羯臘摩經》的最根本的出發點。
“在其他情況下也是一樣,當一個人聽聞到描述自己從未見過或所不知事物的言論時,他會先嘗試著去瞭解它。”
當一個人聽到有人說“這個人看到鬼瞭,那個人看到佛菩薩瞭”時,他就在想,他會先嘗試著去瞭解它。因為我們有瞭《羯臘摩經》,所以我們先去瞭解它。當別人看到墻上有佛菩薩的時候,當別人說這個東西他看到瞭而我看不到的時候,我就在想:這是因為我自己的業障,我看不到嗎?我曾經努力地去問過別人,好多人也沒有看到。最後我發現,我沒有必要看到,因為如果我看到瞭,那就恰恰說明我很不正常。我要是要求自己做一個非常正常的人,那我就不需要看到,恰恰是這樣的。我覺得,這種信仰就顯得更為理智一些。
不然的話,你會著急啊,上火啊,煩惱啊,自怨自艾:“我怎麼這麼笨呢?”你怎麼這麼笨呢?你最正常瞭,你笨什麼!其實你不笨,就是因為你自己老是把別人看得非常神聖,於是你自己就笨瞭。當你理性地按照這個標準去做的時候,你會覺得,你不再笨瞭,你會非常驕傲。當然,這種驕傲不是我執,是因為你終於知道:“我不再被這些東西所誘惑,所左右。”那你就有瞭足夠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那誰能把你怎麼樣啊?
有人說:“一個東西老跟我說話,老去打擾我。”我跟你說,那你就在上當,如果你不理它,我告訴你,什麼事都不會發生;就是因為你越理它,它這遊戲就玩得越來越有意思,不然的話,這連續劇不會再發生瞭,事實上是這樣的。所以我們捫心自問,其實敵人不是別人,是我們自己。
“再決定是否接受此新聽聞的教導或勸言。”
在你瞭解瞭之後,你才知道:“我是不是要聽?如果我聽,有什麼理由來聽:它是關於智慧的嗎?它是關於解脫的嗎?它是能夠改變我原來的執著和煩惱的嗎?如果能,我可以嘗試著去聽;如果不能,那對不起,我跟它說再見。”我覺得非常安全。如果你說:“很難得。”那你就跟他湊和吧!你知道,當傻子遇到騙子的時候,肯定這個交易就成功瞭,所以我隻能說,大傢需要提高警惕,因為這十個原則恰恰是告訴我們這個的。
“一個人不應該隻因為相信講說者就接受某事。”
一個人呢,不應該因為相信講說者,就接受某一件事情。不可以!那是輕信。
“一個人應該給自己一些時間。”
你給自己一些時間,慢慢地來接受它。包括有些人說:“我要信佛。”沒關系,你先瞭解,瞭解之後,你再說你信不信的問題。如果你沒有瞭解,我希望你現在不要信,因為你一旦沒瞭解就信,那你就瞎信,亂信,那個結果就很悲慘。
“即使即將死去時也是一樣。”
一個人呢,一旦要死瞭,手忙腳亂,這個給出一個主意,那個給講一個什麼方法,其實在這個時候,這些都非常荒唐。當我們面對死亡的時候,我覺得,關鍵的問題是你得敢於面對死亡。你不能說:“我一旦面對死亡的時候,手忙腳亂,害怕,最後讓大師給加持一下,我再活幾百年。”那可能嗎?這樣的事情沒有。你說你讓他多活十天,十天之後還不得死嗎?這是沒有價值的。所以即使你面對死亡這樣急迫的事情,你也不要輕易地相信別人,要符合法的定義,然後你才來接受它。
“《羯臘摩經》護衛我們不成為他人知識上的奴隸。”
它保護我們什麼?不應該成為他人知識上的奴隸。人傢說什麼你就信什麼;人傢拿著指揮棒一晃,你就跟著去晃,我告訴你,你是什麼?你就是奴隸——人傢知識上的奴隸。
“即使其人為最高的覺悟者。”
哪怕他是佛(覺悟者),那我也不輕信。有人說:“哎呀,佛來瞭,聽你安排。”那不一定,我憑什麼聽你安排?我要安排我自己。如果是真理,它能夠左右我,它能夠改變我,我覺得,這才是關鍵。你一定要充滿自信,改變你自己,不要成為別人知識的奴隸。
原標題:不成為他人知識上的奴隸——哈爾濱極樂寺靜波法師開示節選
轉自微信公眾號:點一盞明燈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