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覺法師:如何避免善良被利用?
中國儒傢講,人的心性在最初階段大多是善良的,所以講“人之初,性本善”。向後人說明世間很多人的內心是懷有善良的。而作為學佛人,更是在世間之善良上,以“無我大慈,同體大悲”的成佛偉願,去利濟世間一切苦難的眾生,這是善良的最高境界。
但在有些時候,當有些相識的人聽說你學佛瞭,於是就會以慈悲的名義向你提出各種要求,希望得到你的幫助。可隨著你的幫助越多,他們提出的要求就可能也越多,要是你有一件做不到,他們就會以“你是學佛人,要慈悲利他”來責難你、譏諷你。可是,如果你繼續幫助他,又會覺得善良被人利用瞭,雖心有不甘,卻也不知如何應對。
從佛教而言,善良是我們內在發心的純正,是善心理在起作用的表現,在幫助眾生的過程中成就自己的福慧功德。但是,如佛在《地藏經》中所說:“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也就是世間眾生總是會隨順貪嗔煩惱而造種種罪。所以,我們在幫助他人時,需要用緣起智慧去觀察對方所提需要幫助的事項,是否符合佛教因果、五戒十善的要求,是否與世間倫理道德或佛教教義相違背,是否可能因為你的幫助讓他犯錯,或可能因此給其它人帶來傷害。
比如,一個人希望你捐助一些救急的生活物質幫助貧困者,或希望你一起去放生、佈施,或幫助解決一些生活、工作中存在困難,隻要力所能及就應該積極幫助。但是,如果一個人讓你幫助說謊騙人,幫助做一些殺生害命的事,或讓你陪同飲酒吸毒,就應當及時制止並遠離這些人。曾經,有一位好心人在國外旅行到機場乘機時,一個不認識的人希望他幫忙把行李送到行李檢查處,在過機檢查時發現裡面存放有毒品,馬上就被警察以運送毒品罪控制起來,落得有口難辯。
所以,當有人希望得到你的幫助,或在你付出善良前,應該先要瞭解清楚,用智慧觀察,該幫助的就幫,不該幫助的就要拒絕,這與信仰無關,反而可以讓人少犯錯誤。隻有這樣才不至於被人利用瞭善良,而帶來種種煩惱痛苦!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法海甘露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