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照法師:身心怎麼協調?
△色界十八層天,除瞭三果羅漢往生到五凈居天以外,還有一個就是無想定---外道的定,它也有四禪這種覺受,這六層天除外,十八層天當中還有十二層天。(即十八層天,除去第四禪中的無想天,此為外道所居,以及三果羅漢居住的五凈居天,也叫五不還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除去這六層天還有十二層天。)
△身心怎麼協調?它的原理跟個人與外在世界的協調的原理是一樣的。我們跟這個世界協調的唯一的出路,就是你對身外之物的要求越來越低。
△色界的四禪,初禪叫尋、伺、喜、樂、舍,有五支功德(離生喜樂地)。到瞭二禪呢,它隻有喜、樂、舍,就沒有尋、伺瞭(定生喜樂地)。到瞭三禪呢,隻有樂和舍,沒有喜瞭(離喜妙樂地)。到瞭四禪隻有舍,心一境性,專註在這一個境上(舍念清凈地)。
△修四禪八定最直接、最快的方法就是觀身。觀身,怎麼觀?不是觀身不凈,是觀身如身。(《四念處經》中寫道:“行者須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意思是說,你不要站在事物之外去觀察它,你必須與它成為一體,沒有能觀和所觀的分別;你不應該把你的身體當作你的觀察對象,你必須與它一體不二。)
△如果你再仔細觀呢,你發現身體就會產生瞭觸覺,觸就接觸的觸,觸覺。就是地水火風這四大會產生:地大有四觸,水大、火大、風大分別有四觸,就初禪有十六觸產生。這十六種感覺就是你身上的地水火風的這個性質。當你這四觸產生的時候,你初禪的覺受就產生瞭。
△在色界之後,你發現隻有你的身心高度協調,才是最快樂的。所以南傳有句話叫“寂靜乃人生之至樂”,就你的身心都變得非常的清靜,而心知道身,身也知道心,身心統一,高度統一。統一到最後就是第四禪,叫心一境性,心隻專註在身體的這麼一個境上。
△這個境包括很多境,其中一個最直接的,就觀身的這個境就隻在身體上。當然它有身、受、心法,觀法也可以觀一個法上,觀受也可以觀一個受上。但觀這個身的時候呢,身心隻在協調。所以我們大傢如果想修行提高一點,你看第一步是身外跟身心的協調,第二步就身和心的協調。
△我們的心起心動念,每一個心念都是一種氣,心會動。大傢知道地、水、火、風是我們人體的四大,這四大不協調就會生病。
色界十八層天,除瞭三果羅漢往生到五凈居天以外,還有一個就是無想定---外道的定,它也有四禪這種覺受,這六層天除外,十八層天當中還有十二層天。這十二層天裡面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每一禪三層天加起來十二層天,這十二層天都是禪修。身心怎麼協調?它的原理跟個人與外在世界的協調的原理是一樣的。我們跟這個世界協調的唯一的出路,就是你對身外之物的要求越來越低。這個要求不要誤會噢,是依賴越來越低。這個要求,有時候我們說這個房子蓋好一點吧,環境打造得漂亮一點,是不是要求高瞭,是不是欲望呢?不一定。你是對它的依賴越來越低,你的境界才提高。而創造這個好的環境,不一定是依賴。你發現瞭人生有美好的這種自然環境,或者把自己的環境、房間裡面、教室,打扮得結實漂亮一點、美感一點、親近一點,這個是一種境界,跟你內在的欲望不一樣。有境界的人,他不會依賴它。
禪定也同樣,我們大傢要坐禪,禪修。禪修,“為學日增,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就是你學的時候,知識越豐富越好,學的記著越多,考試分數考得越高,知識越豐富。但是你想把這個知識轉換成智慧的時候,那這個知識要越簡單越好,知識不是越豐富越好,就是十句話講清楚的,你能夠把它一句話能講清楚,你就講一句話最好。所以禪宗到最後直指人心,一句話也不用講,直接一棒子就過來,解決問題瞭。什麼原因?把它徹底地簡化。
我們的心起心動念,每一個心念都是一種氣,心會動。大傢知道地、水、火、風是我們人體的四大,這四大不協調就會生病。而地、水、火、風的風大有兩種狀況,一種狀況就是外風大,就是你的呼吸。還有一個叫做內風大。內風大是什麼呢?內風大就是我們的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如果有問題,你的身體的氣血就不會通暢。
色界的四禪,初禪叫尋、伺、喜、樂、舍,有五支功德。到瞭二禪呢,它隻有喜、樂、舍,就沒有尋、伺瞭。到瞭三禪呢,隻有樂和舍,沒有喜瞭。到瞭四禪隻有舍,心一境性,專註在這一個境上。就是你的身心能否完全的協調,如果你的註意力都在身上,觀察身體。
像南傳解脫道,喜歡修四禪八定,修四禪八定最直接、最快的方法就是觀身。觀身,怎麼觀?不是觀身不凈,是觀身如身。觀察身體,什麼是觀察身體?就是讓你的心跟你的身體完全吻合統一,一個整體。不管身外之物,隻管身體、完整的一個身體,哪怕你的呼吸是快是慢也清清楚楚,所以這個時候他是觀身開始有受用。如果你再仔細觀呢,你發現身體就會產生瞭觸覺,觸就接觸的觸,觸覺。就是地水火風這四大會產生:地大有四觸,水大、火大、風大分別有四觸,就初禪有十六觸產生。這十六種感覺就是你身上的地水火風的這個性質。當你這四觸產生的時候,你初禪的覺受就產生瞭。
在色界之後,你發現隻有你的身心高度協調,才是最快樂的。所以南傳有句話叫“寂靜乃人生之至樂”,就你的身心都變得非常的清靜,而心知道身,身也知道心,身心統一,高度統一。統一到最後就是第四禪,叫心一境性,心隻專註在身體的這麼一個境上。這個境包括很多境,其中一個最直接的,就觀身的這個境就隻在身體上。當然它有身、受、心法,觀法也可以觀一個法上,觀受也可以觀一個受上。但觀這個身的時候呢,身心隻在協調。所以我們大傢如果想修行提高一點,你看第一步是身外跟身心的協調,第二步就身和心的協調。
原標題:達照法師|身心怎麼協調?
轉自微信公眾號:大千界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