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迪達尊者:用正確的方法來掙脫煩惱的束縛
首先我們有提到解脫,巴利文叫做是“ Vimutti ”,它的意思是從煩惱當中解脫,從煩惱的束縛當中解脫,想要解脫的人,絕對不是靜靜坐著就能解脫的,必需要掙紮,必需要掙脫,這些掙紮與掙脫就好比如說我們必需要有正確的方法來掙脫。各位行者現在用四念處禪法來掙脫宿世煩惱的束縛,現在都在掙脫,而不是被煩惱束縛的,我們是掙脫,從煩惱中解脫。
前幾天,我也向各位行者說明到,當我們觀照腹部起伏的時候,我們的心必需要準確地落實在所緣目標上面,所以必然要有正念,正念是我們觀照的心牢牢地跟貼在所緣目標。為瞭要提起正念,必然我們也要培育,我們要用熱忱的精進力來培育自己的正念,熱忱的精進力好比推動力,推動力和精進力也不能變得很強烈,往往精進力提升到很強烈時,我們沒有辦法瞄準所緣目標,會有一種偏離的現象。
假如精進力提起不足的時候,精進力不足的時候,自己也來不及觀照所緣目標。要如何讓自己的精進力達到最中適的?這就要靠各位的依自己的方式來調整適中的精進力,當我們調整到適中的精進力後,我們如實觀照所緣目標,在觀照的時候也必需要有準確的瞄準的現象,我們必然要有瞄準到所緣目標,觀照的心牢牢地生起於當下生起的所緣的目標上面,當下才能提起正念。
正念生起的時候,過去也向各位行者提到的,正念有兩種作用,第一種是有守護心路過程,第二種是能防止心路過程,在我們的心路過程當中不令生起煩惱,它有守護與防止的作用。我們的觀照的心能夠可以專註當下生起的所緣的目標的時候,能生起所謂的“剎那定”,剎那定的巴利文叫做是“ khanika-samadhi ”。是短時間的集中的一種狀態,而心短時間培育到定力的時候,我們的心就不會散亂,當下的心是不會有煩惱,當下也不會有想要獲得他人物品的貪欲心,也不會有嗔恨心,因為你的心完全導入或導向於對境所緣目標上,或者是你的心完全投入於所緣目標上。為瞭要達到這個階段,我們必然要靠著自己的精進力,不斷地去練習,去觀照,因此之下,我們的心變得非常的活躍,敏捷又迅速,我們的內心有受到瞭一種保障,我們的心路過程變得安全,安全的巴利文叫做是“gutti ”。
我們心路過程受到安全的時候,也就等於說我們從煩惱當中解脫瞭,我們從煩惱的束縛當中解脫瞭。這個叫做是所謂的解脫,不受任何煩惱的束縛。解脫的同時,我們有寂靜,寂靜巴利文叫做是“ santi ”。寂靜什麼呢?寂靜自己的染心,貪心,嗔恨心和嫉妒心。這些煩惱開始被束縛瞭,由我們的正念束縛它的情況下,它是沒有任何作用的。我們的行者當下也沒有想要看到好的色所緣,聽到好的聲所緣,我們一般人假如沒有培育正念,沒有修行的人,都會需求想要看到美好的景色,想要聽到美好的聲音,因為他內心裡面沒有一種正念的規范。
沒有正念束縛這些煩惱的情況之下呢,他的內心是一種散亂的狀態,而不是一種寂靜的狀態,所以各位行者在觀照的當下,是處在不與煩惱接觸的快樂,離欲煩惱接觸的快樂,這種的快樂逐漸的增強,行者漸次繼續觀照修習的情況之下,假如證得聖果的情況下,就可以獲得所謂的寂滅之樂。寂滅之樂的巴利文叫做是“santi-sukha ”。現在每位行者不斷地在培育寂靜煩惱的一個過程,逐漸逐漸達到寂滅的目的地。
-
2
-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