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迪達尊者:提起正念防護我們的內心
我們在世間裡面就可以看到,比如一傢公司,或是一傢工廠,或是一個店面,凡是重要的出入場所,都是要有警衛人沒,凡是沒有警衛人員的話,往往會有許多的歹徒進到裡面,會搶走許多的重要財物,會使裡面的現象變得很凌亂,凡是重要的機關安排的警衛人員是更多的,因為是非常重要,閑雜人員是沒有辦法進出的,隻有相關人員才能進出,所以我們也是同樣的就以正念當做我們的警衛,時時刻刻守護我們的六門,在守護的過程當中絕對不能忘失,一旦忘失,就會生起愚癡,巴利文叫做“moha”,因為一旦忘失的時候,六門就是開著的,外面的很多賊就進入瞭我們裡面,也就是說外面的許多歹徒進入裡面,會失去很多的財產,我們失去很多的功德財產就失去瞭許多的一切的財產,不在乎代表這個人是無慚無愧,對自己的失去沒有感到羞愧,沒有感到害怕,所以一旦沒有正念的情況之下,無明愚癡生起,就緊接著生起無慚無愧的心所。
除此之外,因為我們提不起正念,我們就沒有辦法如實瞭知當下生起的所緣目標,因此之下也不知道因果的關系,因為沒有辦法確切的知道,反過來說就是所知道的都是偏差的,偏離的,錯誤的,我們沒有辦法確切的知道,正確的知道名法與色法,所以我們所知道的都是男生,或是女生,我們不知道有名法和色法的因果之下,卻誤以為我們整個人的身體是由梵神創造出來的,因為我們不知道正確的道理,所以所知道的都是偏差錯誤的道理。導致我們的內心都是有散亂,不穩定。
沒有瞭正念,當下生起的是無明,無慚,無愧以及掉舉。這些的不善法,絕對不會在乎對方,無論對方是出傢人,出傢人漏失瞭正念,這些不善法就生起瞭,如果對方是在傢人,如果也漏失瞭正念,他也同樣的這些不善法會生起,這些不善心所,或是不善法絕對不會有偏袒的現象,凡是沒有正念的人遇到瞭跟貪欲相應的境界時候,立刻生起的是貪心,凡是沒有正念的人遇到瞭跟嗔恚對境的時候,立刻會生起嗔恨的心。這些不善法不會偏袒說因為他是善良的人我姑且不亂它生起不善法,絕對不會有這樣的事。我們時時刻刻要不斷地提起正念,一旦沒有正念的時候,他都會失去許多,敗壞瞭許多。沒有正念的時候,首先破壞瞭也是自己,自己的身體或是自己的世界。
當所緣境生起的當下,裡面包含瞭許多的現象,當你腹部起,而腹部起是當下生起的所緣境,而腹部伏也是當下生起的所緣境,甚至我們站起來的時候,坐下去的時候,腳在提起的時候,腳推前的時候,腳放下的時候,或者是站著不動的時候,這些都是當下生起的所緣目標,對於當下生起的所緣的目標,我們就要迅速去觀照,迅速的巴利文叫做“javana”,它是快速地意思,極速的意思,過程當中,絕對不能冰冰冷冷地去看待它,絕對不能有沉滯的,不活躍的狀態去看待它,我們必然要有迅速,敏捷,活躍去觀照,這種才能達到迅速觀照,也就是所謂的念處禪法。
現在自己的正念非常地快速,及速,迅速的情況之下,自己就不會有所謂的妄想,自己的心會直直地落實在當下生起的所緣目標,把當下生起的所緣目標看成是主要的,重要的,因此不會有雜念,所以我們以迅速的觀念觀照到腹部起伏,也就等於說再次地跟煩惱搶奪回來瞭自己的所緣目標。因此之下,自己就擁有瞭所緣的目標,這種的禪法才可以說是修四念處禪法。念處禪法的巴利文叫做“satipatthana”,它的意思是正念是以迅速地依住於所緣目標,正念以近距離地依住於所緣目標,正念以快速敏捷地依住於所緣目標,正念就可以捕捉到當下生起的所緣目標,因此正念就可以防止我們生起煩惱,它有防止的作用,才能夠成就四念處禪法。
有瞭正念的話,就有守護與防止,正念有兩種作用,第一種作用是守護,巴利文叫做“rakkha”,就是它有守護著不令這些貪婪的不善的煩惱進入到我們的內心裡面,所以正念有守護的作用。第二種是有防止堵塞的作用,就好象是說警衛人員在下面一一檢查,它就是檢查進出的人員,有一種防止堵塞的作用,防止堵塞的巴利文叫做“avarana”,因此之下,我們就會有得到一種利益,安全的利益,安全的巴利文叫做“gutti”,我們整個的心路過程都是做到保證與安全,不受這些煩惱的逼迫,不受煩惱的逼迫叫做是安全。比如說我們一次的正念的提起,在心路過程當中就獲得瞭一次的安全,一分鐘提起正念,我們不受煩惱的逼迫是六十次,我們得到的安全的次數也是六十次,當下我們的染心,貪婪的心或者是貪欲的心是寂滅的狀態,所以一次的提起正念就有獲得許多的功德利益。
原文標題:正念是一種防護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 維安正念小站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