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茶是什麼茶_黃茶是寒性還是溫性
黃茶是產於湖南嶽陽的輕微發酵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很多人以為黃茶是綠茶放黃瞭以後的狀態,總將兩者混淆瞭,但其實不是,黃茶最開始的出現,是因為綠茶殺完青後不小心放的時間比較久一點,之後再幹燥的時候發現與綠茶不一樣瞭,從而衍生出瞭黃茶這一茶葉品種。但黃茶有自己獨特的品質,其味厚爽口,醇和香濃,這是其它茶類難以媲美的。黃茶屬於性涼微寒的茶類,適合胃熱者飲用,其與綠茶的清涼性和紅茶的溫熱性相比,居於兩者中間,所以大多數普通人都適飲。
黃茶是分寸感極強的茶葉,即保持瞭綠茶的鮮香,又多瞭一份柔和的特質,口感是偏甜偏柔和的;優質的黃茶沖泡出來的茶湯色呈明亮黃的,入口有玉米的香甜味,回甘性強;頂級的黃茶選料要求不低,需采摘芽頭長度在1.5厘米到2厘米的,這樣珍貴的原料用於制作綠茶也是上等的原料,價格也是極高的。黃茶的分類與白茶相似,都是以采摘標準來分的,有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大類。
黃茶的制作工藝分別是采摘鮮葉、殺青、揉捻、悶黃和幹燥;殺青鍋的溫度要在160度以上,茶葉在高溫的鐵鍋內用手翻炒4到5分鐘,脫水殺青,經過殺青後的鮮葉去掉瞭青草味,煥發出芳香的味道,殺青完的茶葉要用草紙包起來,紙是透氣的,在包的時候不會把茶悶壞,茶葉要發酵36個小時後再進行烘焙;黃茶的發酵主要是悶黃,把茶堆成一堆,比渥堆時間短,由於濕熱引起醇化,此時多酚氧化酶不發生作用,發酵程度不超過10%,輕微發酵的黃茶更加溫厚平和。
黃茶的主要特點是“黃葉黃湯”,也正是因為這一點,黃茶需要掌握好“度”,如果它悶的時間不夠的話,就無法跟綠茶加以區別,而口感可能會有綠茶的苦澀味;但如果悶的時間過久的話,它可能會產生紅變,這樣會使黃茶的葉底沒有那麼美觀,可能會帶有紅點、紅邊或是紅梗,就不是金黃色瞭,所以黃茶是一種要非常掌握度的茶類。現在的黃茶將“悶黃”作為其特有的工藝,必須恰到好處,即使是有經驗的老師傅也很難做到每次都成功,稍不留神就功虧一簣,因此市場上的黃茶比較少,並沒有像其它茶類一樣普及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