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照法師:道理上明白的人,事相上不一定能證得
△出世到底有難度沒有呢?三十個賢位分三部分走,第一部分沒有難度,就是初住菩薩。別教的初住是幹嘛呢?破見惑。隻要是初果羅漢破見惑瞭,他就證初住。破見惑是什麼?叫理上的惑。(“藏通別圓”即是天臺宗“化法四教”,因世尊一代時教的教理有內容深淺不同,故分為藏、通、別、圓四種。)
△有時候很多居士也會說:“師父啊,道理上我都知道無我,就是做不到”。我要聽到人傢這麼說,我基本上都會說:“你吹牛,你哪裡道理上真明白瞭?”道理上基本上不明白。因為道理上真明白的是見道!
△按照佛在《阿含經》裡面所講的那些場景,我們看很多時候,佛一堂課講完,一部經講完,無數的弟子都得法眼凈,那些得法眼凈的人都是證初果羅漢的人,因為隻有初果羅漢,他才能得法眼凈。
△為什麼說初果羅漢才能夠法眼凈?他見到瞭一切法都是不生不滅的法,這才叫法眼凈。初果漢他一旦看到瞭這個無我,他看真切瞭,他就知道天下沒有事瞭,輪回已經結束瞭!這個道理他一下子就徹底到位瞭。
△理上明白的人,事相上不一定能證得。但是如果你按前面的二十八個位次已經到頂瞭,到瞭非想非非想處的時候,突然有人指導你一下子見道瞭,那你就馬上證入四果羅漢,一下子證四果,而不是證初果。
△所以凡夫位你用功修行修得很高,如果沒有見道,到時候還掉下來,還是凡夫,隻是你多一次六道輪回。可是如果你見道瞭,你現在四禪八定什麼功夫都沒有,二十八層天一層都沒爬,還是在人道,但是你見道瞭,你已經從二十八層的天跳出去瞭,那就是說初住位的位置已經屬於你瞭。
△初果羅漢這個見地啊,他打破瞭我見,破瞭見惑以後,才能稱為發心住。天臺宗專門解釋發心住是什麼?發明心地!你發明瞭你的心地,不是發明你的妄想執著,而是發明瞭你的心地,就是三界的這一切都在妄想的執我,以為有我---這個我執上建立起來三界九地,然後你看到瞭無我瞭,三界已經跟你無關。第一步是理上透過去。
△那麼第二步呢?事上要過去。所以二住到七住是屬於事相上的修行,事相上。
出世到底有難度沒有呢?三十個賢位分三部分走,第一部分沒有難度,就是初住菩薩。別教的初住是幹嘛呢?破見惑。隻要是初果羅漢破見惑瞭,他就證初住。破見惑是什麼?叫理上的惑。我們在道理上不明白無我,道理上不明白,盡管我們佛學學瞭很多。有時候很多居士也會說:“師父啊,道理上我都知道無我,就是做不到”。我要聽到人傢這麼說,我基本上都會說:“你吹牛,你哪裡道理上真明白瞭?”道理上基本上不明白。因為道理上真明白的是見道!初果羅漢他道理上明白瞭,我們一般的人都是靠自己的大腦想像一下,理解一下,再模仿比擬一下,模擬比較一下,然後說這個是空啊,這個是無我。那個不是真明白,你自己心都沒靜下來,你哪裡知道是無我瞭?
按照佛在《阿含經》裡面所講的那些場景,我們看很多時候,佛一堂課講完,一部經講完,無數的弟子都得法眼凈,那些得法眼凈的人都是證初果羅漢的人,因為隻有初果羅漢,他才能得法眼凈。為什麼說初果羅漢才能夠法眼凈?他見到瞭一切法都是不生不滅的法,這才叫法眼凈。初果漢他一旦看到瞭這個無我,他看真切瞭,他就知道天下沒有事瞭,輪回已經結束瞭!這個道理他一下子就徹底到位瞭。到位瞭之後,但是在生活當中還不行。生活當中,初果羅漢甚至連欲界的禪定都沒有,甚至連做人還有很多的瑕疵,初果羅漢啊。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哦,理上明白的人,事相上不一定能證得。但是如果你按前面的二十八個位次已經到頂瞭,到瞭非想非非想處的時候,突然有人指導你一下子見道瞭,那你就馬上證入四果羅漢,一下子證四果,而不是證初果。
所以凡夫位你用功修行修得很高,如果沒有見道,到時候還掉下來,還是凡夫,隻是你多一次六道輪回。可是如果你見道瞭,你現在四禪八定什麼功夫都沒有,二十八層天一層都沒爬,還是在人道,但是你見道瞭,你已經從二十八層的天跳出去瞭,那就是說初住位的位置已經屬於你瞭。那麼這個初住位,就是生命真正已經有站得住腳的地方。《金剛經》說:無住生心,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不住眼耳鼻舌身意生心。六根六塵六識生滅的世界不可能再住,所以《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個五蘊——色受想行識,必須用你自己內在的這個智慧觀照,一下子就把它看透瞭。
所以初果羅漢這個見地啊,他打破瞭我見,破瞭見惑以後,才能稱為發心住。天臺宗專門解釋發心住是什麼?發明心地!你發明瞭你的心地,不是發明你的妄想執著,而是發明瞭你的心地,就是三界的這一切都在妄想的執我,以為有我---這個我執上建立起來三界九地,然後你看到瞭無我瞭,三界已經跟你無關。第一步是理上透過去。
那麼第二步呢?事上要過去。所以二住到七住是屬於事相上的修行,事相上。因為你理上已經知道無我瞭,但是你一碰到好吃的東西馬上想吃,一遇到名利財色馬上想占點便宜。什麼原因?無始劫來的習氣太重!四果羅漢都有習氣,初果羅漢所有的習氣毛病都沒斷,隻是見地他透徹瞭。
原標題:達照法師|道理上真明白的是見道!
轉自微信公眾號:大千界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