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靜波法師:什麼是“思不可妄”?

靜波法師:什麼是“思不可妄”?

時間:2019-12-16 16:59:3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什麼是“思不可妄”?

憨山大師的箴言類開示,以其哲理深刻發人深思,備受世人尊崇喜愛。他的《座右箴示黃生》是其中最好的一篇。這是憨山大師為警示弟子黃生而作的一篇座右銘,其要義就是教導黃生修養身心,要做一個平淡自居、品德高尚、行為端正的人。

思不可妄

“思不可妄”:在論及“理不可蔽”的同時,不可以心生妄念,不可以被自以為是所蒙蔽。什麼叫自以為是?自己突然間有個故事,說:“我上地獄瞭,我看到你前生是什麼……”這種思想是最可怕的。曾經有人問我關於因果的問題,我說:“因果就是因緣,它不是定法,但也不是沒有規則。你做瞭,將來就要承受一個結果。”如果你心理比較強大,承受的時候也有抵抗力,因為你有智慧。如果沒有這個智慧,隻是害怕,不但不思進取,而且天天恐懼,那大概就是惡性循環,把你毀瞭!

佛法,它告訴人們,要把握當下,無所畏懼,為什麼還要糾纏過去呢?就像說前生父母的事,如果對今生的父母都不孝順,而前生父母的因緣早就散瞭,那麼還折騰什麼?我們要有理性,這很重要!

不可以心生妄念,妄念紛飛害己害人。打個妄想就以為有什麼神通瞭,那是害人害己。人一旦喜心向外,向外去攀緣,心被外境所轉,失去定力,會煩惱重重,苦不堪言。現在開光的時候,不都向外看嗎?能有幾人說“我去內觀”的?一說開光,大傢都把手舉起來瞭,都說:“開!”我看就是開玩笑,哪裡是開光呢?所以長此以往,形成瞭一種執著表相的模式,這種模式是不能解脫的。

對於一個禪者、一個有智慧的人而言,始終要把握自己,反觀自省,反聞自性。自省呢,開光就是這樣的,修行也是這樣,問自己,不要問別人。無論什麼境界來考驗,你都會做到“語默動靜體安然”的自在。過眼雲煙,萬物皆流,什麼東西都在變化,都沒有實在性、沒有主宰性,你不執著,馬上就自在。如果你明白這個道理,就是有智慧,就能解脫;你不明白這個道理,你就隨境所轉,隨境所轉就是輪回。若能轉物,那就是解脫,就是佛法;如果被外境所迷惑和掛礙,就無法自在!所以我們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

原標題:​思不可妄《座右箴示黃生》——哈爾濱極樂寺靜波法師開示節選

轉自微信公眾號:點一盞明燈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