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佛教>修福德應該以不求福報的心來修嗎?

修福德應該以不求福報的心來修嗎?

時間:2019-12-16 17:00:0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佛教

法量大和尚:修福德應該以不求福報的心來修嗎?

法量大和尚指引“榕蔭讀書會”的學員學習《阿含經故事選》經典選篇《作福不嫌多,但用於解脫》,並就學員們在學習討論中提出的問題作瞭智慧的開示。

學員說:我們修福德,是不是應該以不求福報的心,這樣來修福德?

所作不失,未作不得。我們修福德,隻管做就好瞭,不用求回報,時間到瞭,就一定會得到回報的。

但如果我們修福德不是趣向解脫,隻是想求現在和未來的享受,這樣的回報很有限。我們看文章中佛陀的這句話:“正是因為,生死輪回長遠得難以計算,以致在那麼長的時間中,再多的福報都會被耗盡,不留一絲一毫。”

我們哪個記得自己無始以來,曾經在哪些道受過哪些苦?在哪些道享哪些福?因為貪嗔癡慢疑不正見等煩惱障礙,我們都缺少憶持不忘的智慧,常常容易健忘。因為我們沒有觀察生死輪回之苦,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從無始以來生死死生沉溺於苦海中所受的無量無數苦難。

如果我們一旦失去瞭人身,不論是畜生道、餓鬼道,還是地獄道,墮在三惡道都是極為苦痛的,受苦的時間都是極為漫長的。之前我曾把最輕的地獄之苦跟四天王天之樂,作瞭個比喻,那隻是個小小的比喻,是最輕的。

比如一個眾生沒有墮到地獄,墮到瞭畜生道,大傢想想,哪一個畜生懂得修行?畜生沒有修行的概念,不懂分別什麼是善惡,把善惡當是平等的。愚癡就會墮落畜生道,它沒有很強的智力、沒有決擇力,沒辦法造作很大的善業,就很難出離瞭。動物本來就是弱肉強食,它就隨順著本能,不斷地造業。再加上它無始以來所造的惡業,那就不斷地沉淪。隻有遇到非常善的因緣,有非常強的意願,才能上升。好一點的畜生,可能下一輩子還是畜生,弄不好,馬上就墮到地獄瞭。

墮落三惡道是很可怕、很受苦的。眾生在苦道極為漫長的時間裡不斷地受苦,等這些苦都受盡瞭,它的一點點善根可能突然在那一輩子成熟瞭,在惡道的生死瞭瞭之後,因為善根成熟,它的善根又將它升到人間。

來到人間,如果有福報,可能會接觸到佛法;沒有福報的,可能連什麼是佛法都不知道。不知道佛法,肯定就不會修解脫。我們修有漏的福報,要是不修解脫行,福報大的充其量生於人天享福,若是缺少福報,少微善業的可能感得人身,但因缺少福報,可能貧窮孤苦,種種不如意;若是不善業所感則墮到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去瞭,這樣的生死流轉,無量無邊。

如果我們的骨頭是堅實不壞的,那整個宇宙都堆不下我們的骨頭;如果我們的血是真實不壞的,那這個世間所有海水的總量,都比不上我們在生死長河當中流過的血。

因為這些都是無常、生滅如幻,所以我們常常不覺其漫長,迷惑顛倒,無明健忘。哪個人知道自己的生死是什麼時候開始的?無始,沒有開始。在這個無限的空間裡,即使我們有多大的福報,也隻是杯水車薪而已。我們想滅掉生死的痛苦、煩惱的火焰,是滅不掉的,因為我們這些有限的福報,終會耗盡。所以,佛陀說對福報不要滿足。

我們在這個世間修行,其實很簡單,老實就能修行。可我們就是不老實,所以我們無法修行。我常奉勸大傢,要想修行,從老實開始。要真誠、老實,老實地斷一切惡、修一切善、無我利他。

老實,就是老實聽佛的話。佛說無我就是無我,我們就相信無我。雖然我們還沒有見到無我,但是我們相信無我。這種信,是依著對佛的信心而建立的。我們以這種對佛的信心,以無我的信心,去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利益一切眾生,這就是佛法。

不要說我都還沒有證到無我。我們不需要證到,我們一定會證到的。我們現在能否證到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否相信佛的話,能否依教奉行。如果我們能信佛的話,依著佛說的去做,我們一定能證到無我。

我們的本心都是清凈光明的,因一念無明而起障礙,才會生死相續。我們無始以來的生死無邊、痛苦無量,都是因為無明。

我們現在就要依著佛的教導,轉無明為智慧。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我們相信佛的話,就要去老老實實地做: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利益一切眾生。我們就做好這三件事,這就叫老實,就叫“平常心是道”。

我們能信自己具有佛性,隻是因為一念無明而起惑造業妄成凡夫,我人本具的清凈不變的佛性起作用,這就是平常心。我們依這個平常心,老實地去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利益一切眾生,這就是跟平常心相應的修行。

平常心,不是平平常常的心。平常心是永恒不變的心,不會有高有低,不會有進有退,而是持之以恒、持續不斷地: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利益一切眾生。

我們若能這樣去做,就是真實修行人。我們一定要勉勵自己,要求自己這樣去學、這樣去做。

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要好好地照顧自己的身口意。嘴巴講的話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我們講話的時候,盡可能要保持覺知,什麼話應當講,什麼話不應當講,應當講的怎麼樣講?語氣等各方面都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既要講有智慧、有正見的話,又要語氣柔和、表達恰當,這些都需要不斷地學習。

我們雖然知道這些是好的,但不學就做不到。所以我們一定要學,天天學、時刻學。我們要時刻訓練,時刻行持,永無厭足,直到惡法不生,善法不滅,就是成佛。

當我們的生命實現瞭惡法不生,善法不滅,這就是佛的境界。我們要想知道佛境界,從這裡就能知道。當我們的惡法還會生起來的時候,就永遠不知道什麼是佛境界;當一切惡法不生,一切善法不滅,就是佛境界。

我們就向這裡去努力:“作福不嫌多,但用於解脫”。我們所做的一切善法,都為瞭成就佛菩提,或者最起碼成就聲聞乘聖道涅槃解脫,這對我們的生死是有保障的。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六榕書院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