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波法師:真正理解和感悟無常
無常誰都會說!隻是我們講完瞭,誰都清楚,卻無法感悟。我們真的感悟瞭嗎?不一定!我們會把自己的習氣毛病、我執牢牢地保護起來,雖然我們嘴上說著無常,但心裡卻一直自以為是,覺得自己比別人優越,這是不行的。所以我們不能解決煩惱,也不能解決生死,更沒有辦法真正地去解脫。
“知道‘無常’僅僅是個名詞、是個知識、是個概念,但並不一定真正地去感悟,去解決自己的實際困擾。”
概念之所以成為概念,本身沒有任何意義!正如大傢知道,我後面的是佛像,前面的也是佛像……而概念的佛像,如果不能為你所用,那麼它沒有意義!這個佛像它是幹什麼的?不是你天天給它上一點供品,上一點水,然後就開始跟他討價還價:你幫幫我吧,幫我中大獎,幫我沒有病吧……行不行?不行!這是誤區!而且一定是誤區!雖然有人有經驗,確實好過……因為這僅僅是方便,而不是根本!
我們一些人天天對著佛像叨咕,乞求……這當然也是一種誤區!還有的人,把佛像放在那兒,就永遠讓他休息瞭,這還是一種誤區!佛像放在那兒和不放在那兒是一樣的!而有些人,當佛像放在那裡的時候,會同他討價還價:你看我已經給你上供瞭,還給你上這麼多水哪,還有水果,什麼都有,你總應該幫我瞭吧?這是什麼?這是在跟佛做買賣……這更是一種誤區,所以他跟佛教信仰幾乎是沒有什麼關系的……
“所以,概念的佛像,如果不為你所用,沒有意義,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如果概念錯誤瞭,會引發誤導。”
就是我們現在大凡說“你有佛緣,你必須得供佛”,那是在忽悠你!而被說的人雲裡霧裡,最後拐彎抹角地就問我:“他們說我有佛緣?”
我說:“你瞭解佛教嗎?”
他說:“不瞭解。”
我說:“不瞭解你哪有佛緣呢?不瞭解你沒有佛緣。”
當然,它不是定法。你可以去聽幾次講經,聽完瞭之後自己明白瞭一些道理……你就有瞭佛緣……那個時候你再供佛也不遲!當然,每個人的因緣是不一樣的,從來沒有定法!
有人傻乎乎地就請來幾尊佛像,然後天天就害怕:哎呀,我對這個佛像不恭敬啊!哎呀,我忘瞭燒香瞭,我忘瞭上供瞭……於是別人就開始嚇唬他瞭:哎呦,你現在怎樣怎樣……這個佛成瞭什麼瞭呢?佛成瞭一些搶劫或者做買賣的瞭……“你要是不給我磕頭,我告訴你,我就不保佑你,甚至我還要懲罰你……”這不是佛教!這絕對不是佛教的信仰!
所以概念的錯誤會引發很多誤導!希望佛教徒要明白:佛菩薩並不需要我們給他頂禮、上供、恭敬……但是我們需要這個方式來改變我們自己!所以佛菩薩隻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而不是單純的偶像或者神祗!因為他們是:不增不減,不垢不凈,不生不滅的!而我們是患得患失的煩惱者!如果要改變,請真正向佛菩薩學習!
這應該是誤導!這應該是可怕的!無論恐懼還是歡喜。剛開始看見佛像,有人說:我歡喜,我落眼淚……應當說,最初的感覺應該是好事!但是如果時間久瞭,還一直沉迷在這個層面上,肯定是不對的!因為歡喜也會成為障礙,恐懼更是障礙。所以看到佛像時,應捫心自問:佛是無所得,我也無所謂;佛什麼都沒說,我也應少說;佛不執著,我不應在乎;佛能“照見五蘊皆空”,我也“照見五蘊皆空”……我們應該去對照自己,向佛學習!跟他學得一模一樣,這才是有說服力的!
“如果是誤解的話,那麼佛像對我們來說不但沒有意義,甚至可能還有負面的作用。”
所以我們應當真正地理解和感悟無常!才能夠在佛像面前,找到反省和改變自己心理糾結的智慧,那就是無常!所以我們今天有幸、有緣學習《出曜經》中的無常品,其實就是跟那七個老人,共同分享佛開示他們的智慧,這是有特殊意義的!
原標題:不要誤解,佛菩薩並不需要我們給他頂禮、上供……——哈爾濱極樂寺靜波法師開示節選
轉自微信公眾號:聞法
-
6